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要求:(一)采用 MATLAB 仿真;所有仿真,都需要做出以下结果:(1) 超调里(2)峰值时间(3)过渡过程时间(4) 余差(5) 第一个波峰值 (6)第二个波峰值(7) 衰减比(8)衰减率(9) 振荡频率(10 ) 全部P 、1、D 的参数(11 ) PID 的模型(二)每人一个题目,自己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报告的格式如图论文格式一.液氨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液氨蒸发器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 1G 01 (s), G )2 (s)e(20 s 1)(30s 1)0.2s 1主、副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分别为:试分别采用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G f i (s)1 0.2s 1Gf2(S ) 1(1)分别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2)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包括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3)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二•炉温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任务:某加热炉的数学模型为G(s) 7 e150s,试设计大时延控制系统,具体要求320s 1如下:(1 ) 仿真分析以下控制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PID、微分先行、中间微分、Smith预估、增益自适应预估;给出相应的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2 ) 在不同控制方式下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

三.锅炉夹套与被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1. 设计任务(可2人选此题)了解、熟悉锅炉夹套与内胆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静态、动态特性,根据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所提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实现温度的控制。

2. 设计要求(1 ) 从组成、工作原理上对工业型传感器、执行机构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 分析控制系统各环节动态特性,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选定被控规律、正定调节器参数。

(3) 在Matlab上进行仿真,调节控制器参数,获得最佳控制效果。

四.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任务(可2人选此题)设计供水水箱的液位控制系统,系统使用PID调节器,设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确定控制器参数,实现当系统在上下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能快速恢复到设定值的功能。

2. 设计要求(1) 设计水箱液位控制的系统方案。

(2) 设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PID参数。

(3) 实现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4) 分析不同控制规律和不同参数下系统的特点。

五、升降膜式蒸发器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升降膜式蒸发器的控制通道特性为W0(s) 1.67*8.22e8s,扰动通道特性为(4.05 s 1)(s 1)2W f(s) - e10s。

试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0s 1(1)仿真分析不同形式前馈控制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仿真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4)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六.隧道窑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任务:某隧道窑炉系统,考虑将燃烧室温度作为副变量,烧成温度作为主变量,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试分别采用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2.具体要求如下:(1) 分别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2) 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包括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3) 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七•化学反应釜控制系统设计化学反应釜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主、副测量变送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主、副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分别为:试分别采用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 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2) 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包括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八.冷凝水温控制的前馈-反馈控制设计83sG o's)訂,GM10 (s 2)(2s 1)G 01 (s)7 2s e 8s 1G 02 (s) 5 2s e3s 1G m1 (s)1 2s 1G m2 (s)G f 1(s)2.5 4s 1G f2(s)1.5 5s 11. 设计任务:冷凝器的控制通道特性为W o(s) -°^e6s,扰动通道特性为55s 11 05W f(s)——e8s。

试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41s 1(1)仿真分析不同形式前馈控制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仿真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4)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九•啤酒发酵过程的控制1. 设计任务(可2人选此题)设计一啤酒发酵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对发酵温度的控制,同时监测麦芽汁浓度变化2. 设计要求(1 )了解熟悉啤酒工业生产过程,查找啤酒发酵过程典型的温度控制曲线,建立数学模型。

(2 )控制罐温在特定阶段时标准的工业生产曲线相符合。

(3 )控制罐内气体的有效排放,使罐内压力符合不同阶段的需要。

十•流量的滞后控制1. 设计任务(2个人可选)了解、熟悉盘管流量的滞后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静态、动态特性,根据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所提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实现温度的控制。

1. 设计要求(4 )从组成、工作原理上对工业型传感器、执行机构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 5 )分析控制系统各环节动态特性,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选定被控规律、正定调节器参数。

(6)在Matlab 上进行仿真,调节控制器参数,获得最佳控制效果。

十一.流量比值控制系统1. 设计任务已知在硝酸生产中有个氧化工序,将氨气氧化为一氧化氮。

氨气和氧气最大进行量分别为12000 方/ 小时和5000 方/ 小时,调节阀前后压差分别为10Mpa 和5Mpa ,监控并分析其流量比值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数据。

为提高氧化率,则要求达到的氨气氧气比例为2:1.2. 设计要求(1 )建立起已确定比值控制系统方案的控制流程图和系统框图。

(2 )根据已知、各种资料和计算获得主动控制量控制系统和从动控制量控制系统的广义传递函数,选择非延时系统,建立仿真模型。

(3)采用理论分析法,结合仿真实验对K 参数进行整定,绘出仿真结果曲线。

十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1. 设计任务对三容水箱液位、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参数要求:液位控制精度位± 5 %,压力控制精度为± 3 %。

2. 设计要求(1 )测试对象获得数学模型,进行仿真。

(2 )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选择所有系统部件,并说明选择依据。

(3 )画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和系统框图。

(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三. 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设计1.设计任务:锅炉汽包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表所示,控制量阶跃变化Uu = 5。

试根据实验数据2. 设计要求: (1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四•干燥系统2 1 5干燥器的实际数学模型为G p(s) -^e30s,辨识出的数学模型为G p(s) 丄Je20s,试30s 1 30s 1设计大时延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仿真分析以下控制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PID、微分先行、中间微分、Smith预估、增益自适应预估;给出相应的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2)在不同控制方式下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3)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卜五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测取温度对象的过程为:当系统稳定时,在温度调节阀上做p 25%(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六其中,矩形脉冲幅值为阶跃响应稳态值的10%,脉冲宽度t 20min。

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p 25%的无差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七(可2人选此题)某液位对象,在阶跃扰动量u 20%时,其阶跃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p 25%:(1)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八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p 25%的无差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十九p 25%(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二十p 25%(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p 25%(1)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二十二某温度过程在阶跃扰动q 1t/h作用下,其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p 25%的无差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 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二十三管式加热炉系统,考虑将燃烧室温度作为副变量,烧成温度作为主变量,主、副对象的传 递函数分别为:试分别采用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 分别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 环系统原理图;(2) 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包括一次扰动和二次 扰动);(3) 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