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提要:本文在当前“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阐述的基础上,以温州市永嘉县村庄住宅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对村庄住宅建筑单体和空间群体现状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村庄住宅规划建设的原则对策,以达到引导村民合理修建住宅、合理利用居住用地的目的。
关键词:村庄住宅规划城乡一体化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the background to the wenzhou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yongjia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village residential building monomers and space group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the residence, the reasonable use reasonable of residence land purpose.key words: village residential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充满活力的“温州模式”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永嘉县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给城镇与农村带来了一个系列的社会、环境、景观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种种矛盾日益尖锐,成为永嘉县在建设和发展中无法回避且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城镇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规划的有效引导。
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搞好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一、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增速远低于城市消费,城乡之间消费相距较大。
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平均低5至8个百分点。
有8~9亿人口的落后的农村消费市场,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整体消费的增长。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新的历史时期,永嘉县要立足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主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力争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真正的内涵和目标,就是让所有居民,无论居住在城镇或农村,都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目前,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化’,不是让所有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镇。
它是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对经济生活不断进行整合、调节的结果,但想在短时间内消灭城乡差别,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农村规划建设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带动力;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把规划延伸到村庄,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村庄“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
永嘉县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工促农、培育现代农民。
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入手,搞好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调整、重组村庄空间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力度,以示范村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把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努力把永嘉县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三)打破低水平建设怪圈,高度重视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又是一个战术问题;既是一个宏观问题,又是一个微观问题。
在高屋建瓴地搞好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的同时,更应脚踏实地地搞好微观层面的具体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永嘉县农村居民点非常分散,并且缺乏规划的有效引导,农民住宅不出十年就要翻新,可谓劳民伤财,陷入低水平建设的怪圈。
因此,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在全县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大格局下,高起点地推进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使全县农村住宅建设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通过村庄整治改造,逐步形成县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
总之,只有加强规划建设,逐步缩小农村住宅与城镇住宅品质的差距,才有可能改变农村社会粗放型发展的旧格局,为永嘉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永嘉县农村住宅存在问题及分析(一)住宅建筑存在问题1、建筑户型单一,造型简单近年来,随着村镇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建房开始进入一个新高潮,但由于住宅建设大多是乡镇居民自发进行的,基本上没有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既使有通过设计的,也大多设计质量低下,或者没有按图施工,并且施工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村镇住宅在建筑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2、住宅面积普遍偏大居民目前的住房主要以私房为主,由于住宅功能的三合一,以及居民之间互相攀比住房条件,使得住房比较宽敞,人均住房面积较大,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建筑的联立式住宅。
如三口之家,住宅往往是一间开间3.5米,进宽13米的五层住宅,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
四层以上房屋除少数出租外,基本上处于空致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3、建筑功能混乱,“三合一”现象严重,安全性差“三合一”现象严重是指由于永嘉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而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住宅居住、生产和商业相混合或者是居住、生产与仓储混合。
这种传统的工业与居住混合的空间模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造成居住建筑功能混乱,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而且也带来了火灾隐患,其中1960-1970年代建造的顶立式住宅呈现的“三合一”现象更为甚。
4、住宅内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住宅多数属于私建建筑,所以其内部的配套设施,包括上下水、电气、煤气、电话、有线电视以及宽带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个问题在边远村落更为严重。
一些边远山区的村落,居民生活用水尚未解决。
5、旧房危房破损严重,缺少维修对于有保存价值的老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年久失修使得这此住宅失去了原有面貌。
如邵园村距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
古村落内保留有楠溪江风格民居30余栋,其中3栋列入县文保单位,但这些民居都年久失修,有的残破不全无人居住,有的被改建得面目全非。
古村的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二)住宅群体存在问题1、住宅群体缺少统一规划,排列无序早期住宅私建滥建情况严重,1980年代以前多数住宅缺少统一规划;1980年代以后,只有村里进行简单规划、没有经过专业规划设计的村镇住宅,排列无序,缺少群体空间的概念,缺少整体统一性。
2、新旧建筑的关系不协调新建住宅在建筑尺度、建筑材料、质感以及色彩上没有考虑原有住宅的存在,造成新旧建筑不协调,影响了村镇的整体景观。
3、缺少居住附属设施,居住环境不佳居住建筑缺少附属配套的公共设施,居民家庭存在较多的露天厕所和简易厕所,垃圾随处可见,缺乏管理,没有垃圾收集点。
绝大多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
多数家庭散放家禽家畜,人畜合居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
4、原有的局部宜人小气候没有保持原有部分住宅群体山墙间距较小,高墙窄巷增加了小弄堂的遮阴面积,使其比大的开敞空间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弄堂到开敞空间的穿堂风,形成了通风良好的局部小气候,是居民休息纳凉的主要场所。
新建住宅加大了住宅间距,虽然改善了交通及卫生条件,但却没有注意创造宜人的住宅空间。
(四)住宅及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1)地理环境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属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区,北部、西部括苍山脉盘踞,东部北雁荡山脉伸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
楠溪江自北向南纵贯,注入瓯江。
县境南部和楠溪江两岸为低丘宽谷盘地,冲积平原。
上塘、瓯北、乌牛、桥头、桥下等沿江平原是永嘉县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永嘉县全县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原有村落各得其所,择优而居,因而全县的建设用地比较分散。
地处沿江平原低丘的村庄各有自己大小不同规模的居用用地和小型工业用地,分散的住宅破坏了成片的农田,分散的工业用地也造成了用地的闲置和不经济,使永嘉县本来就缺乏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气象特征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
2、社会因素(1)人口和就业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永嘉县户均人口呈下降趋势,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人们对住宅面积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住宅从院落式演变到公寓式成为可能;另外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人们希望方便的生活,希望提高卫生条件良好以及完善的住宅附属设施,原来卫生条件差、附属设施不完善的院落式住宅和顶立式住宅即将被淘汰,而公寓式住宅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另据调查表明,永嘉县外来人口比例很高。
大量外来人口的出现带来了居住需求的增长,造成当地农民大量私建、扩建住宅用来出租给外来人员,这些住宅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单一、附属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居住管理混乱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