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准时间测量及分析
11% 14% 0% 2% 0% 18% 21%
13% 16% 0% 2% 0% 20% 23% 11% 14% 2% 2% 0% 20% 23% 13% 16% 2% 2% 0% 22% 25%
时间研究步骤
• 划分操作单元 : • 原则 :
– 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 ,终点 – 单元时间愈短愈好 ,但一般不小于0.04 MIN – 人工操作单元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 – 尽可能使每一单元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 – 由于操作的时间标准仅用于特定的操作 ,所以每单元应有完整而详
•
評估和制定生產能力時是以作
業時間最長的工序或加工點所完成的作
業時間為標准進行計算。
縮短瓶頸時間
1.分割作業 2.縮短時間 3.增加人員
作 業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標准作業時間制定方法
• 3. 预定时间系统(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 PTS法,它通过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而不 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的 时间。PTS法的结果即是正常时间,它排除了被研究个 体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而且它在研究时间上具有前瞻 性——它能够实现在新品小批试生产阶段同时完成时 间研究而不需要等到大量生产、工人熟练,在数据维 护方面简单易行,数据可重复利用程度高。
衣等。
• 疲劳宽放:
•
疲劳是指操作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或劳动
机能衰退的现象,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必须给予“宽放”时间
,以恢复疲劳。
• 程序宽放:
•
是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要的宽放时间,用来补偿操作
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的时间。
• 特别宽放:作宽放时间、干扰宽放时
確定寬放時間
要求每一工序组,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性质,针对不同的宽放时间种类分别给予 一定的宽放率。
• 1.私事宽放: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所需的宽放,如喝水、上厕所等 ;
• A、 对于轻松工作,一般为正常时间的2%~5%;
• B、 对于较重工作(或不良环境)则大于5%;
• C、 对于举重工作(或天气炎热)定为7%;
•
N=
4 0
n
n
n
n x i^ 2 ( x i)^ 2 ^ 2 / ( x i)^ 2
i 1
i 1
i 1
– xi --- 每次秒表读数
– n --- 试行观测的次数
– N --- 应该观测的次数
• 计算观测结果
• 评比 :将观测到的结果与观测者的理想速度作比较
时间研究步骤
• 制定标准时间
• STD Time = 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 (1 + 宽放率 )
• Unit-time ( stdndard man-hour ) 的确定
– Unit-time =
ST/T of each station / Line balance
时间研究步骤
• 決定生產能力時間
•
第一阶次——动作阶次:指人的基本的肢体活动,是最小的研究阶次,
•
如:“伸手”、“ 抓取”;
•
第二阶次——单元阶次:指几个连续动作的集合,如:“伸手抓取硬盘
”、
•
“放置硬盘”;
•
第三阶次——作业阶次:指由二、三个操作集合而成,且该些单元却不
•
能分给两个以上的操作者完成,如“插硬盘线”、“拔硬盘线”;
– 标准偏差 S =SQR(( X1- X)^2+(X2-X)^2+?(Xn-X)^2)/(N-1))
– UCL = X + 3 S 。
LCL = X - 3S,将超出 UCL , LCL 的值剔除
时间研究步骤
• 决定观测次数 :
• 在误差为5% ,可靠度为 95% 情况下 ,所应观测的次数为 :
• D、 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时间的5%计。
• 2.疲劳宽放:这是考虑操作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或劳
•
动机能衰退的现象所需的宽放;
• 3. 程序宽放:是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要的宽放时间,也就是这种宽 放为补偿操作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的时间;
• 4. 特别宽放:按其发生的情形分成3类:
宽放时间
• 宽放时间:
•
指被研究对象——操作者,在工作周程当中用以处理私事(
喝水、上厕所等)、恢复疲劳、应付管理、少量的搬运、少量品
检、少量前后准备等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该些时间是在操作中少
量发生,但不可避免的,是制定的标准时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私事宽放:
•
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制定目的
• 规范标准时间的测算方法,为生产线平衡、均衡生产 、制造周期的估算、产能和工时利用率的计算、以及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正常時間
• 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正常情况下 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 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宽放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中的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PTS法中的计算时间
作業標准時間測量及研究培訓
Prepared By:yanqingeng Date:06/14/2005
裝配V~~0廠PIE小組
時間研究創始人
• 時間研究(time study)泰勒
时间研究及作业的标准时间制定:
• 标准时间的定義 • 標准時間制定目的 • 正常時間寬放時間 • 標准時間制定方法 • 確定寬放時間 • 寬放時間附表 • 时间研究步骤
标准时间的定義
• 定义:标准时间是指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方法 ,以普 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
•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宽放率 =正常时间×(1+宽放率)
观察时间
评比因数 观察时间
私事 疲劳 程序 特别 政策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
第四阶次——制程阶次:指为进行的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作业串联集合,
•
如:“装硬盘”.“装软驱”等。
• 2.秒表时间研究:使用秒表计时器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观测的一 种时间测定方法,它的结果被称作“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还要通过与标准 概念(比如正常速度概念等)进行比较,以衡量该观测值是否能合理严谨地 用以作为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正常时间。
细的说明
时间研究步骤
• 现场记录时间值
• 剔除异常值
–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对异常值定义: 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由于一些 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越
– 正常范围的数值 。剔除方法 ,通常采用 3倍标准偏差法: 假定 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x1, x2, x3 ?xn.
– 则: Average( X ) = ( X1+X2+X3+ …...+ X n ) / n
• A. 周期动作宽放时间:是指发生在一固定间隔或某一定周期之后的动作时 间,如清洁工作台;
• B. 干扰宽放时间: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当在这台机器操作时,另一台机器 已停止,等待来操作,称为干扰宽放;
• C. 临时宽放:对可能发生而不能确定会发生的事件发生时,给予临时宽放 时间,通常规定不能超过5%。
间、临时宽放。
• 政策宽放:
•
它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
標准作業時間制定方法
• 1.作业测定:
•
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
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包括“秒表时间研究
”和“PTS法”等。作业测定的研究阶次包括:动作、单元、作业、制程。
• 5.政策宽放:它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
寬放時間附表
私事 宽放
备料 5% 装配 5% 调试 5% 高温 5%
终检 5% 资料 5% 包装 5%
疲劳宽放
男
女
11% 14%
程序 宽放
2%
特别 宽放
2%
政策宽 宽放率
放
男
女
0% 20% 23%
12% 15% 0% 2% 0% 19% 22%
11% 14% 0% 2% 0% 1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