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15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15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2015年是电视广告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一季度电视广告刊例同比下滑5.5%,形势萎靡。

电视广告品牌持有量同样不足,自2013年1季度高点以后,规模以上品牌逐年递减,2015年一季度刊例花费在500万以上品牌数量已跌回5年以前水准。

2015年各级媒体市场竞争态势来看,央视、卫视仍然是收视主体,卫视仍占据第一位,省、市台上涨明显,各级媒体竞争加剧。

央视方面,央视一套、三套、四套、新闻频道同比下滑,央视六套、八套收视上涨,优秀电视剧目及受热捧电视的推出都是频道收视提升的源动力。

卫视方面,湖南卫视政策巧妙应对,错位编排赢得较好收视;浙江卫视依赖《奔跑吧兄弟》白天晚间轮回播出,拉动收视上扬;江苏卫视晚间综艺栏目表现较好,但是难以弥补三集剧的差距,略有下滑。

一、2015年电视媒体行业市场基本数据
近五年来人均收看时长不断下降。

2015上半年观众收看时间为156分钟,相比2011上半的168分钟,下降了12分钟,下降较为明显。

2011-2014年上半年每个实际电视观众的收看时长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实际观众每日收看时长由2011年上半年的240分钟提升2014年的至253分钟。

2015年上半年观众结构特征表明,45岁及以上的观众是电视的重度观众,其中45-54岁观众占比最高,而且收看倾向性较强。

25-64岁的观众是整体电视市场的主力收视群体,其收视量占到了总量的69.8%。

2015年上半年不同年龄段电视观众特征(所有调查城市)
4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电视消费时长逐年下降,这类观众在远离传统电视,而新媒体在这类观众群中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45岁及以上的观众人均收看分钟数相比也略有下降,而这类观众正是电视收视的主力军,尤其是45-54岁的观众收看时间下降幅度较大,这部分电视观众收看时长的萎缩是造成2015年上半年人均收看分钟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65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在今年上半年一改以往持续增加的势头,出现小幅下降。

2011-2015年各年龄段观众人均日收视时长(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相关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市场评估及发展趋势报告》
二、多元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内容的收看习惯呈现两大变化
1、终端多屏化
根据对2014年全球55000名互联网用户的调查,25%的受调查者每天都会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终端上收看视频节目内容。

2、收视社交化
据据对2014年全球55000名互联网用户的调查,48%的受调查者在晚间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会参与社交媒体、查看邮件或网上购物等活动。

2015年电视广告收入下降,省卫视综艺广告增11%
2015年上半年,电视广告花费同比减少3.4%,时段广告资源量也同比减少1成。

一方面,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中,能够胜出的媒体凤毛麟角,多数电视台的平淡成绩对整体的影响更大。

另外,省级卫视的广告一线卫视广告空间有限,且价格高企,一些品牌逐渐游离。

2015上半年省级卫视花费TOP20品牌,最近4年同期在一线卫视的花费占比,多数都在减少,康师傅、伊利、清扬、欧莱雅、肯德基都表现明显。

2014-2015年上半年电视广告刊例收入变化
2014-2015年上半年电视广告时长变化
三、2015年前三季度电视媒体收视竞争格局
就内容来看,综艺节目仍是各大卫视的宠儿,“一剧两星”政策又催生出“920节目带”+“22点综艺档”。

但物盛则衰,综艺节目的同质化使观众一定程度上视觉疲劳,势头不及前两年那般迅猛,收视甚至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

而电视剧表现持续低迷,在综艺大潮的挤占下,2015上半年卫视电视剧收视率中超过3%的只有的《武媚娘传奇》,其他收视率多集中于1%左右,且多集中在湖南卫视的独播剧中。

在如此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电视剧市场也在寻求突破,找到前路。

1、TOP3频道占卫视综艺节目60.9%受众市场
从各省级卫视频道综艺节目收视分布上看,观众更加集中于个别强势频道。

从频道数量观察,2014上半年收视份额超过3%的频道有9个,2015年上半年只有7个频道。

收视量排名前三位的频道占据了卫视综艺节目60.9%的受众市场,相比去年同期的52.2%有明显增长,与第二集团的差距逐步被拉开。

2015上半年省卫视综艺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分布(71城市)
收视贡献排名前七的卫视频道整体贡献超过了80%,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卫视频道综艺节目资源使用效率为正值,表明综艺节目资源供不应求,受到观众的认可。

2、TOP30综艺榜:浙江成大赢家,东方高产
从2015上半年卫视综艺收视TOP30榜单来看,浙江卫视整体综艺上榜量最多,但节目之间跨度较大,表现不稳定。

湖南卫视综艺表现稳定,六档节目均位于前20,老牌节目是其顶梁柱,新节目表现一般。

江苏卫视老牌节目进入瓶颈期,新节目收视平平。

东方卫视上榜节目六档,占据排行榜中后,但节目中不乏黑马,后劲十足。

2015上半年卫视综艺收视
3、三季度综艺卫视三足鼎立,季播节目仍为收视主力
湖南、浙江、东方三大卫视三足鼎立。

湖南卫视进入榜单的6个节目中,有3个是常规综艺节目。

而浙江卫视的5个节目全是季播类节目。

《中国好声音4》以超过5%的平均收视率占据榜首,远远超过第二位的《爸爸去哪儿3》。

东方卫视第三季度的综艺表现也相当不错,《极限挑战》收获了较高收视率。

注:泡泡大小代表了节目的平均收视率
季播类节目仍然是收视主力,占20强中的75%。

在入榜的季播类节目中,新节目占60%。

卫视三季度前20强综艺节目类型
四、电视媒体市场呈现出的新特征发展趋势
电视版权内容,在视频优质内容库中的占比,估计依旧超过80%,甚至90%,也是视频流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视频网站上的内容,仍然依赖电视。

整个舆论环境都是属于年轻人的,网络上的‘舆论场’尤其几乎被年轻人包揽,并对电视节目收视率形成影响。

2014微博电视报告显示:电视观众占比较小的15-24岁群体,创造了电视节目最大声量,凸显年轻群体的战略价值。

一)以电视台为核心,构建覆盖受众生活圈的整个传播网络,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湖南卫视为例,与其说是个电视媒体,还不如说是互联网媒体更为确切。

首先,凭借强用户关系,构建庞大粉丝群。

其次,强内容支撑,开放平台构建生态圈。

最后,创新互动体验,多终端多平台联动。

二)电视平台的营销创新:超越广告,迈入4.0时代
1.0时代以时长为导向的硬广时代;
2.0时代以内容为导向的软广时代;
3.0时代以事件为导向的IP时代;
4.0时代以互动为导向的所见即所买的时代。

三)电视媒体正在构建电视+互联网的媒体生态圈
电视本身具备内容+受众+平台的强势基础。

逐步互联网化也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电视媒体正在优化产业链,创新行业发展新模式。

在内容、营销、渠道和终端方面进行互联网化的转变。

以互联网化的路径和思维进行电视媒体重塑,以谋求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