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法院、检察院招录书记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法院、检察院招录书记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A .概括性特征 B .普遍性特征 C .规范性特征 D .严谨性特征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
中( )。
D
A .委托性法律规范 B .命令性法律规范
C .禁止性法律规范 D .授权性法律规范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是( )。 D
BCDE
A .《个人所得税法》 B .《反不正当竞争法》
C .《价格法》 D .《广告法》
E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 .按照征税对象可把我国税收分为( )。
ABCDE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资源税
E .特定行为税
8 .共同犯罪的形式,可以分为( )。
ABCDE
A .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A .适用于民法法系国家
B .适用于普通法法系国家
C .源于古罗马法
D .首倡者是乌尔比安
AE BCD ABCDE ABCDE
ABCDE
ABCD BD
ABCE
E .盛行于英美国家
20 .《工业企业法》规定国有企业的组织体制是( )。
BCE
A .股东代表大会 B .厂长经理负责制
C .职工代表大会 D .监事会
A
A .国家需要法律 B .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 C .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
D .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
5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
B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法的历史类型
6 .普通法法系国家通常适用的一种法的分类是( )。
D
A .公法和私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E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将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下[√]涂黑; 错误的
]涂黑;如果考生对[ √]和[ ]选择错误或都不涂均不得分。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中最为活跃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2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实施领导。(
9 法律规范依行为模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
C
A.确定性规范和委托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和准用性规定
10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 .国内法和国际法 D .实体法和程序法
11 .提出“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基本方略的是在( )。C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五大 D .1982 年宪法
12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 )适用我国法律。
A
A .原则上 B .一律 C .可以 D .不能
13 .对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的宣告( )。 A
E .经济服务法律
10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下列哪项负责并报告工作( )。
A 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 B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C.地方行政首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 E.上级人民检察院
11 .行政合理性要求( )。
A .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规范 B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
C .行政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 D .行政行为应考虑相关的因素
A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B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C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D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
E .公民的债权、有价证券
18 .以下各项,在犯罪的主体方面,必须是特殊主体的有( )。 ACD
A.贪污罪
B.非法行医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滥用职权罪
19 .下列各项关于公法与私法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CD
(2)理由:①爆炸罪属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危险犯罪。刑法规定,只要实施爆炸的
B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6 .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 )。
B
A .指引作用 B .强制作用 C .教育作用 D .预测作用
法院、检察院招录书记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客 观 题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多
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法是由国家创制或认可并具有( )的社会规范。B
A .国家强制力 B .普遍约束力
编制成更加完善并具有特色结构的、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法律编篡属于( )。A
A .立法活动 B .执法活动 C .司法活动 D .宣传活动
29 .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违法者实施的措施。某人因过失伤害致人
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
B
A .违宪制裁 B .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 D .民事制裁
A .格 B .式 C .比 D .宪法
20 .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 D
A .适用范围不同
B .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C .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 .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21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是法律的( )。
A
A .强制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指引作用 D .教育作用
复杀人的念头。秦通过各种渠道买来雷管和烈性炸药,夜晚来到章居住的住宅楼下,填埋好炸
,点燃了雷管的导火索,秦正要离开时,想到一栋楼的居民都会或死或伤,自己被抓后有可能被
刑,突然感到害怕,急忙返回弄熄了导火索。
:秦的行为构成何罪,处于何种犯罪形态? 说明理由。
1 .答:(1)秦的行为构成爆炸罪,属于既遂。
27 .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 )。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28 .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查、修改和补充,
1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D .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E .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15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
A .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 .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C .成文法和习惯法 D .普通法和衡平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 )。
C
A .基本法律 B .行政法规 C .行政规章 D .自治条例
8 .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 )。A
A .部门法 B .法律洲源
C .法律体系 D .法律历史类型
B .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 .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
D .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E .事后有默契的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
9 .以下关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CD
A .经济决定法律 B .法律决定经济
C .经济是法律的源泉和诞生地 D .法律服务经济
A .必须公开进行 B .可以不公开进行
C .是否公开由法院决定 D .是否公开由审判长决定
14 .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这是我国
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 )。
D
A .有法可依的要求 B .违法必究的要求
C .执法必严的要求 D .有法必依的要求
15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其通过时间是()。
C .普遍约束力 D .国家强制性
2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D
A .个人 B .组织 C .公民 D .主体
3 .从( )上讲,法学体系属于意识的范畴,法的体系属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畴。A
A .性质 B .范围 C .具体的存在形式 D .范畴
4 .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24 .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 )。A
A .公开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 .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25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二者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C
A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30 .我国的政体是( )。 C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
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答、漏答或错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3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二要素构成。(
√
4 .公司股份是股东权存在的基础及计算股东权利义务的最小单位。(
√
5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X
6 .破坏草原的行为严重、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