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工程防渗漏设计施工管理指引图文

住宅工程防渗漏设计施工管理指引图文

5
目录
1.0易渗漏部位的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 1.1、地下室 • 1.2、外墙 • 1.3、外门窗 • 1.4、楼地面 • 1.5、屋面
2.0其他主要内容
3.0 实测实量关于渗漏风险项展示
5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设计总体要求
总体原则----地下室应有完善可靠的防水设计,一般应多道设防 1、坚持结构自防水为主,立足于密实的防水混凝土达到永久防水的目标; 2、有可靠的附加防水层,宜优先考虑外包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设计做法; 3、考虑在地下室的底板内侧或特别易渗漏部位设置疏水层,采取以防为主、防排相结合的设计做法; 4、应重点关注细部节点的防水深化设计,在施工图的基础上,对底板基坑部位、外墙出入口部位、顶板标
在宜结露地区,穿过对水敏感区域的供水管,宜采取防结露的水管保温措施。
5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施工总体要求
防水层施工: 1. 基层含水率应小于9%; 2. 出顶板的管道管井、墙体与顶板相交的阴角处应使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3. 在铺贴卷材之前,热熔满粘部位的基层涂刷专用基层处理剂,处理剂应与防水卷材相配套; 4. 上下两层卷材和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 防水卷材搭接部位应满粘,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80mm,短边不小于100mm; 6. 底板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保护层
消防水池的布置:
消防水池尽量布置在地下室最底层及结构不易开裂的位置,避免水池渗水给地下室带来不良影响。
对水敏感房间的布置:
高低压变配电房、消控中心等对水敏感房间的布置应避开地下室顶板室外区域及内外墙分界结构或防
水复杂区域。
5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设计总体要求
设备层、结构空腔防排水: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设计总体要求
预应力形式选择:
地下室底板及侧壁采用预应力结构时,应尽量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管道本身 是一个渗水通道,应避免采用。
考虑施工荷载:
地下室顶板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运输、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荷载,防止施工荷载造成地下 室顶板裂缝。
电梯基坑抽排水:各层电梯、扶梯基坑都应考虑抽排水措施。电梯、扶梯基坑底面及四周侧面防水
做法应按底板防水5构造进行施工,不能出现渗漏水。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底板施工控制要点
裂缝预防
实例
制定预防底板结构裂缝的施工措施,如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采取降低 混凝土入模温度、覆盖保温层、埋设冷却循环水管、埋设测温管、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等措施。
高变化复杂部位进行深化设计。 防水混凝土结构: 地下室围护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在结构设计上应有消除大底板温度裂缝的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底
板应尽可能选择梁板体系。 防水附加层: 后浇带、施工缝、底板与外墙转接处、管道(井)穿墙板处、顶板与上部墙体交接处等防水薄弱部位应设
置水防平水 延附 伸加 各层 不小。于防5水 25附0 加m层m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或
混凝土浇筑
制定有水情况下浇筑混凝土的措施,如避开雷雨天气浇筑混凝土、及时抽排地下水等。
5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外墙设计控制要点
裂缝控制:
地下室外墙宜采取外墙防裂缝的设计措施,如采用钢筋直径小、 间距密的方式排布外墙钢筋,预拌混凝土中添加抗裂纤维等措施, 以增强外墙抗裂性。与地下室混凝土外墙重合的护壁柱宜采用与外 墙同标号的混凝土,不宜采用高强混凝土,否则高标号混凝土串浇, 极易产生裂缝。
5
混凝土养护要求:底板、外墙、顶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总体要求
1.1 地下室设计施工控制要点
底板
外墙
顶板
实例
底板设计控制要点
底板自防水:加强、控制钢筋直径和间距、合 理设置后浇带等,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后浇带间距可以加大。
国家和地方标准图集及施工规范有明确规定的内容未一 一涉及,未涉及部 分请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条件、构造要求等有所不同,对于某些防渗漏的具体做法, 各大区及城市公司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大区及城市公司还应在指引基 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 防渗漏作业指引和标准图集。
疏排水措施:在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的基础上,地下水丰富的地区还应做好疏排水措施: 地下室底板四周应设计排水沟、集水井及自动抽排系统,面积较大的地下室应每隔25~30m设置一 条排水沟。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从地下室内侧设置疏水层来排水。底板除了可选用 成品塑料排水板外,地下室底板也可用碎石或水泥碎石稳定层达到内侧疏排水的目的;
工控制要点及对各参建方的关键管控点,从而进行事前预
控、事中过程监控、事后严格检查的全过程控制,引导各
大区及城市公司抓住防渗漏关键控制点,进一步提升住宅
工程质量。
5
编制依据
• 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图集 • 行业标杆企业防渗漏成熟管理经验 • 华润置地内部各住宅工程防渗漏管理经验
前言
使用原则
防渗漏协调管理工作应从一次设计和深化设计着手,从对设计、监理、施工 等参建单位严格的防渗漏要求着手,通过防渗漏专项策划、样板先行、工序 交接、工作面移交、现场淋蓄水试验、质量问题整改等措施提高防渗漏管理 水平。
1. 结构空腔相邻部位存在渗漏隐患时,设计应考虑空腔内的排水及防水措施;如某项目曾出现设备 层顶部空腔进水后不能排走而渗漏至设备间的现象。
2. 涉水管井在所有楼层都应设检修门以便对管井进行渗漏维修;
在地下室结构顶板上有设备吊装洞口时,应在封堵洞口的预制盖板上现浇一层混凝土板,并应高出 周围板面,防止积水。
《住宅工程防渗漏设计施工管理指引》
2015年 1 0 月
前言
引言
渗漏一直是客户最为关心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 客户对产品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行 业调查结果反映,在所有住宅工程质量问题中,渗漏问题 的客户投诉率最高。
编制目的
为避免住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渗漏质量问题,构建
华润置地住宅工程高品质管理体系,明确防渗漏设计和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