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态课堂教学要求

常态课堂教学要求

常态课堂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出发,灵活使用教材,注意内容的有效整合。

二、教学过程要求:
1、做好新课的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提供了最佳生长点,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并把重点知识在不同时段、以不同形式出现。

3、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真正的转变。

4、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效的开展。

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组内交流讨论——小组到讲台上汇报——形成结论——根据结论运用。

5、结合课型的实际情况,将讲台和黑板开放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6、一个教学环节结束要归纳小结知识点,让学生有着整体的认识。

7、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

8、精讲善练,练习设计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富有层次性、应用性,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9、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分配合理,不拖堂。

三、教学基本功要求: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教态自然、端庄、大方。

2、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美观。

3、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能较好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练中学,学中练,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删除无效的教学环节,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3、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注重数理的讲述,使数理与图形,数理与文字得到有机的结合。

4、问题的设计严谨、合理;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5、评价学生形式多样,包括显性的评价(一般指用语言和动作评价)和隐性的评价(指的用眼神评价),手段多样化,例如生生互评、自我表现评,师生互评。

五、教学效果要求:
1、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面向全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知识面上都得到的提高,对新知识掌握,获得成功的体验技能的增长。

曹范镇教育办
2012年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