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第二届网络文化节总结

湖北第二届网络文化节总结

魅力新网络精彩文化节
——我省第二届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综述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成功举办湖北省第二届网络文化节5+1+X系列活动。

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定位,打造网络文化建设新标杆
举办湖北省第二届网络文化节是省委宣传部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原宣传部部长李春明同志批示要“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打造品牌,多出精品”。

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联合16家省直单位,多方征求意见后制定活动方案,力求将第二届网络文化节办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市场检验、经得起群众评判的品牌文化活动。

1、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第二届网络文化节本着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承办、市场化运作的原则,5项主体活动(网络小说大赛、网络歌手大赛、手机绿色短信大赛、四格漫画创作大赛、网络摄影视频大赛)和3G无线新媒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分别由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长江出版集团三大集团具体承办;X系列则突出互动特色,将各单位已有的、成熟的活动纳入文化节的范围。

此次网络文化节5+1+X共计13项活动,所有经费全部由承办单位
通过市场自筹。

如:中国电信在网络歌手上的投入近400万;长江出版集团更是拿出百万大奖求网络小说大赛佳作。

2、更加突出网民的互动参与。

第二届网络文化节的各项活动都设置了网民互动参与环节,力求突出网民的主体地位。

今年3月,组委会办公室通过各大网站开展了征集第二届网络文化节金点子的活动,共收到热心网民几千条建议。

4月,组委会开展了网络文化节吉祥物社会征名活动,活动接到征名近千个,最终由网民投票确定“点点”作为吉祥物的名字,寓意上网“点击”。

6月,举办了网络文化节校园行,网络小说大赛走进武大,作家与学生共同探讨网络文学的发展之路。

9月,举办了网络文化节基层行,组织网络歌手和漫画家与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共庆中秋。

3、更加注重赛程赛制设置的科学合理,突出导向和格调。

我们认真总结首届网络文化节的经验和不足、注重吸收国内权威赛事的成熟经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组织原则,力求第二届网络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赛程赛制设置的科学、合理,经得起大众评判和检验。

如在网络小说、网络歌手等赛事上,我们很好的平衡了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分值比例,既尊重网民投票的结果,又突出专家评审的分量,通过评审的指挥棒来提升网络作品的质量和品味,杜绝格调低俗之作。

4、更加突出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理念。

在整个网络文化节的组织上,我们特别突出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理念,将网络小说大赛交给长江出版集团承办,引入湖北音乐广播、A8集团等专业音
乐制作方与湖北电信共同承办网络歌手大赛。

同时,在与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合作中,我们注重引入企业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先进的市场开发手段、多样的市场营销渠道,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推行市场,既收获了优秀作品,又让优秀作品有市场,让运营商通过传播优秀作品获得利润,保持了网络文化节的可持续发展。

5、更加注重广泛宣传发动造势。

通过制作网络文化节动漫宣传短片、视频宣传短片,举办新闻发布会、户外大屏展播宣传短片、制作网络文化节官网、开通网络文化节官方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为本届文化节宣传造势。

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则利用短信、彩信平台向全省3000多万手机用户持续推介网络文化节各项活动。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腾讯等网站都推出了我省网络文化节视频宣传短片和以吉祥物“点点”形象为内容的动漫宣传短片。

人民网、光明网还制作了我省网络文化节专题。

通过百度、谷歌以“湖北省第二届网络文化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得到324000和267000条结果。

二、硕果累累,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成绩喜人
自第二届网络文化节启动以来,网民的参与热情高涨,优秀选手不断涌现,精彩作品不断推出,网络文化节成为本年度我省最具亮点、最具看点的网络文化盛事之一。

1、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热情。

网民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网络小说共收到参赛作品6000余部,刷新了我
省同类赛事的最高纪录,产生了《和谁较劲》、《背着电台去延安》、《1938武汉保卫战》、《五月槐花香》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网络歌手大赛参赛选手近万,收录歌曲2万余首,网络歌手专题上线19天就获得19万用户点播。

全省参与短信大赛的人数129万,下载总量超过350余万条,投票量达到88万余次。

四格漫画大赛的短信投票1.7万人次,微博阅读转发量16万人次,手机彩信下载转发量41万人次。

网民的参与极大提升了网络文化节的人气和社会关注度,第二届网络文化节吸引了重庆等地的同行专程来我省考察学习,部分院校更是将我省网络文化节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湖北现象专题研究。

2、收获了一批网络文化人才和精品力作。

本届网络小说大赛不仅吸引了孙睿、久仰、海壁等一批优秀网络作家参与,也吸引了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等一批知名传统作家参加。

目前,孙睿的《和谁较劲》排名靠前,将获百万巨奖。

网络歌手大赛发掘了方三俊、王超、晓曦等一批优秀的原创网络歌手,其中方三俊的《信念在我心中》更是成为网上热门原创歌曲,网民下载量过万。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身患残疾和重病的网民也参与到网络文化节的活动中来,有两位盲人歌手进入了网络歌手大赛的复赛,四格漫画创作大赛真人影像作品《我爱中华》的作者‘简约之美’(新浪用户名:两江晨曦)因患骨癌卧床,生命垂危,年仅30岁。

X系列中的《湖北网民行为大调查》首次建立了我省网民情况的完备数据库;微型小说大赛探索了手机彩信传递文学作品的
新路;动漫大赛产生了一批深受年青人欢迎的优秀作品。

3、形成了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机制。

本着“闯路子、出特色、有影响”的办节思路,在总结首届网络文化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大胆尝试,通过网络文化节这个平台,聚集了一批热心网络文化建设的媒体集团、企业和网站,锻炼和成长了一批网络文化建设专门人才,初步形成了网络文化项目征集、运营、宣传推广、人才作品后续开发等完整的生产链,对我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改革创新,网络文化节向更高层次推进
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课题,我省网络文化节也仅仅走过了两个两头。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网络文化建设也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形成了一些思考。

1、网络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突破4.2亿,我省网民人数也超过1500万,庞大的网民群体决定了海量的网络文化需求。

而且,网络文化以其丰富性、便捷性和低廉性,吸引网民不仅消费网络文化,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文化的生产创作中来,如,知名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明朝那些事》的作者都是湖北人。

今年,第二届网络文化节网络小说的参赛数量从首届的1700部猛增到第二届的6000部,这是任何传统小说大赛都无法匹敌的。

网民惊人的创作力预示着网络文化建设美好的前途。

同样网络文化建设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省二届网络文化节的实践表明,网民欢迎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市场也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

2、网络文化产业亟待破题。

通过举办网络文化节,通过与运营商及网络文化企业的深入接触交流,我们感受到湖北蕴含着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发现湖北的新闻、出版、音乐、文学等传统文化优势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广阔前景。

如:仅仅一个生产手机彩铃的A8集团湖北分公司,每年的市场利润是上千万,今年我们尝试着在网络文化节中与A8公司合作,将网络歌手的作品制成彩铃上传,今后也可尝试湖北音乐创作新的推广之路。

如:手机小说阅读,今年我们也尝试着通过手机阅读推广首届网络文化节的获奖小说,通过手机彩信推广微型小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后,我省长江出版集团、知音传媒集团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版权的出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如:江通动漫,今年网络文化节的吉祥物及宣传短片均由他们专业设计制作,深受网民欢迎。

3、网络文化需要主管部门的主导、引导,需要优秀作品的示范效应,需要政府扶持的杠杆作用。

目前,互联网上的传播的内容,先进与腐朽并存。

挤压落后腐朽内容的生存空间,政府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主导网络文化的建设。

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最终找到了网络文化节这个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让一批企业看到网络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激活了他们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热情。

同时,通过网络文化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我
们最大限度的将网民团结到了我们身边。

随着活动的不断壮大,网络文化节的示范效应也不断凸显,一个企业带动其它企业,一个地市带动其它地市,一个网民带动其它网民,最终形成我省网络文化建设独特的“滚雪球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