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3/共3题)论述题
【材料】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组织帮扶单位派驻的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以及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等进行一场脱贫攻坚知识考试,考试成绩60分以下的干部被通报批评。
此举引起不少网友热议。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扶贫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组织各帮扶单位派驻的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共计275人进行了脱贫攻坚知识考试。
绝大多数单位和干部能够高度重视,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知识培训,整体成绩较好,但也有部分单位和干部对脱贫攻坚重视不够,学习不全面、不深入,对脱贫攻坚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业务不够精通,其中17名干部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
为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龙南县决定对这17名干部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同时要求各乡镇加强脱贫攻坚知识培训,帮助辖区内的扶贫干部提升脱贫攻坚知识水平。
有媒体评论称,将脱贫攻坚知识考试作为衡量干部扶贫工作实不实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表面看无可挑剔。
基层扶贫干部,的确需要了解、懂得相关业务知识和扶贫政策。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贫不是学生读书,背熟、理解透彻相关知识,考了高分就行,做好扶贫工作,仅仅熟知相关知识远远不够,最多只能算纸上谈兵;熟悉贫困户致贫原因,手里有对症下药的方子,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路,才是好干部、好作风。
扶贫工作的考核,更应侧重于扶贫的实际成效,比如贫困户的增收状况、满意度、获得感等。
以考试定优劣,对成绩在60分以下的进行通报批评,既有失规范,也不科学,其本身就是一种“作风病”。
哪怕是100分的考试成绩,也抵不过为贫困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认为龙南县对扶贫攻坚考试不合格的干部进行通报的做法,体现了其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心,这一举动的初衷是良好的,值得肯定与赞扬。
该举措通过对不合格者的通报批评,希望全省广大领导干部都能引以为戒,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扎实的功底、良好的作风,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举措还有不足之处。
正如材料中提到的,扶贫攻坚工作不是读书考试,更不是纸上谈兵,扶贫攻坚不仅体现在扶贫的数据表格等纸质资料上,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在老百姓的口碑上、心坎里。
即使考了满分,也不如切实为贫困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从这点来看,单纯以考试成绩高低来评论干部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不仅不客观,而且有失公允。
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各取所长。
对扶贫干部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更要看其具体的扶贫效果好坏,要看群众的评价、听百姓的心声。
干部能够掌握扎实的业务专业知识、熟练的扶贫工作方法,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那些扶贫攻坚考试不及格的干部也不能立即盖棺定论,以此就判定其工作能力不行、扶贫工作没做好。
说到底,我们要对扶贫干部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察。
对于那些考试不合格的干部,要看他们在具体扶贫工作中是否也不及格;另外,还要避免纸上谈兵的状况出现,对于那些考试成绩及格甚至高分的干部,要看其在扶贫实践工作中是否也干得风生水起,是否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