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机内部主要设备的介绍

主机内部主要设备的介绍

1.主板的主要品牌有哪些?主要参数有哪些?答:主板的品牌有:华硕、技嘉、微星、建碁、精英。

答:主要的参数有:BIOS芯片、南北桥芯片、RAOD控制芯片、插拔接口、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CNR插槽、IDE接口、软驱接口、COM串口、PS/2接口、USB接口、LPT并口、MIDI接口、CPU插槽、电子元件、电影插槽。

2.CPU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主要参数有哪些?答:CPU的主要生产厂家有:Tntel、AMD、VIA、IBM、IDT、RISE 等答:CPU的主要参数有:时钟和频率、主频和外频、超频、前端总线频率、缓存(Cache)、制造工艺、接口类型、封装技术。

3.硬盘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主要参数有哪些答:硬盘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希捷(Seagate)、迈拓(Maxtor)、西部数据(WD)、三星(SAMSUNG)、日立(Hitachi)等。

答:1.硬盘的容量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它表示了硬盘中能存储的数据量,单位是byte(字节),常以Gbyte表示。

如存储容量为120 000 000 000字节,表示方法为120Gbyte。

2.硬盘的转速硬盘转速也叫做“主轴转速”。

转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提高主轴马达转速也是提高硬盘速度的一种手段,目前市场上IDE硬盘的转速类型有5 4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转/每分钟)、7 200rpm、10 000rpm,而最主流的硬盘转速就是7 200rpm。

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磁头转动盘片一周的时间缩短,使平均等待时间以及寻道时间缩短,更快到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使读/写速度加快。

3.硬盘的缓存硬盘的缓存和主板的缓存一样,都是为了暂时保存数据。

当计算机工作时,硬盘上的相关数据都将读到内存中区,但硬盘的读取速度比内存的读取速度要慢得多,内存是以毫微秒级(1/1 000 000 000秒)计算的,而硬盘是以毫秒(1/1 000秒)来计算的,这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冲突,通过硬盘的缓存就能缓解这种时间矛盾。

4.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时间和平均访问时间1.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磁头移到数据所在磁道平均需要的时间,单位是ms(毫秒)。

平均寻道时间是硬盘机械能力的表现。

如今的硬盘基本是都具有10ms以下的平均寻道时间,有许多甚至达到了6ms。

2.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Time)是指相应数据所在的扇区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2~6ms之间。

3.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要的时间,它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的总和。

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18ms之间。

5.可靠运行时间可靠运行时间指硬盘从使用到出现故障的平均时间,通常也称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计算单位为小事,硬盘运行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越大,说明硬盘的使用寿命也就越长,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

(ps:为嘛我就不理解呢)6.数据传输速率1.数据传输速率(Dam Transfer Rate,又是简称“传输速率“)说明了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比特/每秒(Mbit/s),它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Inremal Transfer Rate)和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mal Transfer Rate)两种值。

2.内部传输率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用于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该值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eansfer Rare)”或接口传输率,标称的时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4.内存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主要参数有哪些答:内存的主要生产厂家有:金士顿、金邦、宇瞻、微刚、胜创、现代、三星等。

答:1.容量每个时期的内存条的容量都多种规格、例如,早期的30线内存条有256KB、1MB、4MB等容量,后来72线的EDD内存有4MB、8MB、16MB等容量,目前流行的168线SDRAM内存常见的内存容量有32MB、64MB、128MB、256MB、512MB、1GB等。

2.数据带宽数据带宽指内存的数据传输速度,是衡量内存性能的重要指标。

PCI00 SDRAM在额定频率(100MHz)下工作时,其峰值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800MB/s。

而PCI33SDRAM其峰值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06GB/s,比PCI00内存提高了200MB/s。

对于DDR DRAM,由于在同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所以工作在133MHz 时,实际传输速度可达2.1GB/s。

3.时钟周期时钟周期代表了SDRAM所能运行的最大频率。

显然,这个数字越小,说明SDRAM芯片所能运行的频率越高。

对于一普通的PC 100 SDRAM来说,它芯片上的标识“-10”代表了它运行的时钟周期为10ns,即可以在100MHz的外频下正常工作。

为什么说SDRAM 的时钟周期代表可它能运行的最大频率呢?SDRAM时钟周期的单位是ns(纳秒),而其最大工作频率则为MHz(兆赫兹),这两者有何关联呢?两者的关系其实很简单,遵循了“频率=1/周期”的原理。

由于ns时10-9秒,而MHz是106Hz,因为以ns为单位的周期数值与以MHz为单位的频率数值的乘积应为1 000。

所以说时钟周期为10ns 的SDRAM可以在100MHz的外频下工作。

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算出各个时钟周期下的SDRAM的最大工作频率。

4.存取周期内存的速度应存取周期来表示。

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出与写入,时指将信息在存储单元与存储寄存器(MDR)之间进行读写。

存储器从接受读出命令到被读出消息稳定在MDR的输出端位置的时间间隔,称为取数时间TA;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TMC,单位为ns(纳秒),这个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也就标志着内存的性能越高。

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一般为100~600ns。

5. ECC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检验时在原来的数据位上外加位来实现的。

如8位数据,则需1位用于奇偶检验,5位用于ECC,这额外的5位时用来重建错误数据的。

当数据的位数增加一倍时,奇偶检验也增加一倍,而ECC只需要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和奇偶检验位数相同(都为8)。

奇偶检验只能检测到错误所在,并不能进行纠正,而ECC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

因为只有经过内存的纠错后,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继续执行,所以在使用ECC纠错内存时,系统的性能会明显降低,但这种纠错对服务器等要求苛刻的环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内存出错的情况不会经常发生,所以一般的家用计算机不必采用ECC内存。

5.显卡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主要参数有哪些答:显卡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双敏(Unika)、七彩虹(Colorful)、艾尔莎(ELSA)、昂达(Onda)、翔升(ASL)、丽台(WinFast)、盈通(YESTON)、小影霸(HASEE)等。

答:1.显示芯片显示芯片自然是显示卡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对其进行构建。

渲染、等工作。

显示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该显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其价格差别也很大。

目前市面流行的显示卡太多事使用3D图形芯片的AGP显示卡。

显示芯片通常是显示卡上最大的芯片,中高档芯片一般都有散热片或散热风扇。

显示芯片上有商标、生产日期、编号和厂商名称。

显卡的显示芯片是它的核心,是影响性能的只要关键因素,常见的显卡芯片有NVIDIA(GeForee2、GeForee3、GeForee4、Quadro4、GeForee FX、、Quadro FX等系列)、ATI、SiS、Matorix等。

2.接口技术显示卡的接口用于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接,如位于显示卡一端的金属板面上有一个形状为梯形插座,一般的插座上共有十五个插孔。

目前,与主板的连接时AGP、PCI-E接口。

AGP是为显示图形而设计的,早期的工作频率为66MHz,AGP 4X的最高传送率达1066MHz,使用100MHz的总线时内存的最大数据交换率可以达到800MHz。

PCI-E全称为PCI Express,是Intel公司2001年推出的,其上、下行传输数率均高达4 Gbit/s。

用于取代AGP 接口的PCI-E接口位宽为X16,双向数据传输率带宽达8 Gbit/s。

用于取代的2.1Gbit/s的带宽。

PCI-E相比AGP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传输率,目前PCI-E显卡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迅猛发展,是中高端装机用户的首选。

3.显示内存与主板上的内存功能一样,显存(Video RAM)也是用于存放数据的。

只不过是存放的是显示芯片处理后的数据。

3D显示卡的显存教一般显示卡的显存不同之处于:3D显示卡上设有专门存放纹理数据或Z-Buffer(用于保存物体z轴坐标)数据的显存。

3D显示卡的显存主要分为两部分:帧缓存和纹理缓存。

帧缓存与显示芯片中的帧处理单元相连,负责存储像素的明暗、alpha混合比例、Z轴深度等参数;纹理缓存与芯片中的纹理映射单元相连,负责存储各种像素的纹理映射数据。

帧缓存的容量决定了显卡的最大分辨率。

在2D显示时,4MB的显存可以提供1024×768×24bit色分辨率,而在3D显示时,4MB的帧缓存却只能达到800×600,这是因为3D处理比2D处理多了一组z轴数据,用于存放z轴数据的缓存就叫z缓存。

帧缓存和分辨率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2MB,640×480;4MB,800×600;8MB,1024×768;16MB;1600×1280。

现在的显存大多使用DDRII和DDRIII,比一般内存的存取时间快,这是为了应对图形图像处理的大数据量而设计的。

大多数集成显卡因为没有独立的显存(其显存是从系统内存中分得的),所以其性能不如独立显卡。

目前显存的容量越来越大,从64MB到128MB再到256MB。

显存位宽是指显卡一次能处理的bit(比特)数,目前显存的位宽为64bit 和128bit两种。

一般来说,位宽也是越大越好。

4.刷新率刷新率用于描述指显示器每秒钟对整个画面重复更新的次数。

例如,次数为100I—Iz,表示显示卡每秒将送出100张画面讯号给显示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