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课堂小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步珍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6期
【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阶段,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生数学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将来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只有当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往后越来越深入的数学学习中提高效率,更快掌握数学知识点。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万万马虎不得。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把握学习数学的规律与节奏。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及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只有培养了学生善于总结规律的良好习惯,学习起数学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由此,课堂小结的数学教学方法就诞生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运用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小结旨在培养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温故知新的同时根据知识点的分类与不同,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寻找共性、化繁为简的能力。
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于当前章节的掌握,在更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储备前提下开始新章节的学习。
课堂小结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再现,也是对既往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章节的理解与记忆。
除此之外,课堂小结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提炼中开发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如果说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的“鱼”的话,那么帮助养成自主归纳总结则是其中的“渔”,其对学生长远学习的帮助更大,意义更加深远。
本文结合本人的日常教学实际,浅谈几种课堂小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趣味口诀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会涉及到各式各样的公式、定律及法则,这些干涩的数学公式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往往会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学生对这些公式提不起兴趣,记忆起来的效率自然高不了。
教师在教学这些公式、定律的时候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形式,这些有趣的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如顺口溜,言简意赅、趣味生动、方便记忆。
这样一来,首先学生就会出于对这些有趣的口诀的兴趣进而记住这些原本死板的公式定律;其次,学生在对这些有趣的口诀的研究与记忆中获得了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记忆公式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质数的学习与记忆”时,教师可以编出如下口诀:“一位质数2、3、5和7,两位1、3、7、9前加1,4后3,7前有9,7后1,3、4、6后加7、1,2、5、7、8后添9、3,二十五个质数要记全。
”这样的口诀对于学生而言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有了这些简单的口诀帮助后,学生就可以更快的记住老师教授的公式定律,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