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材料基础知识综述

激光材料基础知识综述


一个诱发光子不仅能引起受激辐射,而 且它也能引起受激吸收,所以只有当处在高 能级的原子数目比处在低能级的还多时,受 激辐射跃迁才能超过受激吸收,而占优势。 由此可见,为使光源发射激光的关键是发光 原子处在高能级的数目比低能级上的多,这 种情况,称为粒子数反转。但在热平衡条件 下,原子几乎都处于最低能级(基态)。因 此,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粒子数反转则是产生 激光的必要条件。
3 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构成了当今信息技术的 两大支柱;
光子独特的优点:极大的响应速度、极大的频宽、 极大的信息容量; 美国:通信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未来世界属于 光 子学领域; 中国:国家863计划与973计划两个高科技计划 的重点是光电子产业;
5
中国的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4 光电子材料

含义:在光电子技术领域应用的,以光子、电子 为载体,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材料。

包含:固体激光材料、光纤材料、太阳能电池材
料、光显示材料等
20世纪四大发明:原子能 计算机
半导体 激光器
6
激光材料

激光的基本原理 激光材料 激光材料的应用
激光
英文名: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1
光纤
2
激光器
2 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1960年以前,光学与电子学仍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1960年,美国梅曼成功研制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 激光器,引起连锁反应。
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设计和建造了 一台小型的激光发生器。他将闪光灯线圈缠绕在指尖大小的红宝石棒上, 从而产生一条相当集中的纤细红色光柱,当它射向某一点时,可使这一点 达到比太阳还高的温度 ,激光时代由此开启,从此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Emission of Radiation) 受激辐射的光放大“镭射”、“莱塞”
中文名: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议将“光受
激发射”改称“激光”
“最快的刀”
“最准的尺”
“最亮的光” 《奇异的激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使激光技术成为一 门新兴科学发展起来,在光学发展史上翻开了崭 新的一页。激光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光学材料的 发展,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激光工作物质。
处于低能级态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的辐射场作用下,吸收 一个光子, 跃迁到高能级态;
宏观表现:光被吸收
(c):受激辐射
处于高能级态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的辐射场作用下,跃迁 到低能级态,并同时辐射出一个与入射光子完全一样的光子。
宏观表现:光被放大
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的区别:
原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完全是一种随机过程,各发光原子的发 光过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即所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 则的射向四面八方,另外位相、偏振状态也各不相同。由于激发 能级有一个宽度,所以发射光的频率也不是单一的,而有一个范 围。 受激辐射时, 原子可发出与诱发光子全同的光子,不仅频率 (能量)相同,而且发射方向、偏振方向以及光波的相位都完全 一样。


3、粒子数反转
要想使受激辐射占优势或者说占主导地位,就必须使 N2>N1。如果借助于外界的激励,破坏粒子的热平衡 分布,就可能使高能级E2的粒子数N2大于低能级E1的 粒子数N1。由于它同正常分布相反,所以叫粒子数反 转分布,见图4。
图4 粒子数的分布 (a)正常分布 (b)反转分布

粒子数反转分布的作用在于当外来光辐射时,受激辐射总 是大于受激吸收,因而产生了光的放大信号。实验证明, 许多物质给予一定激励后,能实现这种反转分布,它为激 光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各原子的自发发射是独自进行的,彼此无关。
图2 粒子的自发辐射

(3)受激发射:处于高能级的原子不仅可以自 发发射,而且可以在入射频率为ν21的光子感应下 受激发射,跃迁到E1能级上(图3)。
图3 粒子的受激发射
(a):自发辐射
处于高能级态的原子自发跃迁到低能级态,并同时向外辐
射出一个光子;
宏观表现:发光 (b):受激吸收
2 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1961年,第一台激光测距机问世,随后各种激光 武器相 继研制成功。
20世纪70年代,低损耗的光纤、半导体激光器的 成熟、 CCD图像传感器问世,导致光信息技术蓬 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对量子阱材料等其他材料的深入 研 究,导致一些新的光电子器件的产生与应用。 20世纪90年代,光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和光存储 4 方面 取得了极大成功。
绪:1 什么是光电子技术?
是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 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光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及其能量 相互转换的相关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真空电子技术、气体电子技术、固体
电子技术等,主要研究电子的特征与行为及其在真空 或物质中的运动与控制 光子技术:研究光子的特征与行为及其与物质的相互 作用以及光子在自由空间或物质中的运动和控制。
结论:受激辐射是产生激光的唯一渠道。
18
受激辐射占主导之必要条件;受激辐射>受激吸收
4 形成粒子数反转的结构-----原子能级系统
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的基本原理


一、激光材料的物理基础
1、波尔兹曼统计分布 根据统计力学原理,大量相同粒子(原子、离子、分子)集 合处于热平衡温度下,粒子数按能级的分布服从波耳兹曼 分布规律,即
N2 / N1 e

( E2 E1 ) / kT
N2、N1分别为能级E2和E1上的粒子数。 在热平衡条件下绝大部分粒子处于基态,即处于 低能级上的粒子数总多于高能级上的粒子数,这 叫粒子数正常分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光的吸收和发射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受激吸收、自发 辐射和受激发射。
(1)受激吸收:当一个频率为ν21的准单色光波通 过能隙hν21的二能级系数时,若能级满足辐射跃迁 选择定则,这时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吸收入射光 子,跃迁到高能级E2上(图1)。

图1 粒子的受激吸收

(2)自发辐射:跃迁到能级E2上的原子是不稳定 的,它会自发地通过辐射一个能量的光子返回到 E1能级上(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