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拆装实验
板的厚度、齿轮端面(蜗轮轮毂)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
(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 离等; 4、 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厢体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蜗杆的轴承盖外 圆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的结构特 点; 5、 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 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 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 绘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 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观察孔 和通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妥当,大小是否 合适。 (3)、拆卸厢盖 (a)、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固螺钉。 (b)、用扳手或套筒扳手拆卸上、下厢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 销钉。将螺钉、螺栓、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在塑料盘中,以免丢失。 然后拧动启盖螺钉卸下厢盖。 (c)、仔细观察厢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 题: ①对轴向游隙可调的轴承应如何进行调整?轴的热膨胀如何进行补 偿? ②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如厢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厢盖应采 取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厢盖上的油进入油沟?油沟有几种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不同时,油沟的形状有何不同? ③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进入轴承,轴承盖的结构应如何设计?在 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作用原理、构造和 安装位置如何? (d)、测量实验内容之3所列的有关尺寸,并记录于表。
实验二 减速器拆装实验
1, 目的要求 1. 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 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
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 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 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 量
备注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1
两级三轴线圆柱齿轮
1
减速器
两级圆锥——圆柱齿
1
轮减速器
单级蜗杆减速器
2、拆装工具和测Βιβλιοθήκη 工具(每组)名称型号或规格
1 数量
备注
活扳手
呆扳手
拔轮器
榔头
内外卡钳
游标卡尺
钢皮尺
三、实验内容 1、 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 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3、 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
(e)、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从箱座取出,按合理的 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
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拆装方
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前
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有关减速器装配图。 2、文明拆装、切忌盲目。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 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放好,避免丢失和
损坏。禁止用铁器直接打击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3、注意安全,轻拿轻放。爱护工具和设备,操作要认真,特别要 注意手脚安全。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六、拆装实验报告
1、将测得的数据添如下表
名称
符号
数 据(mm)
a1 中心矩
a2
中心高
H
箱座上凸缘的厚度
b
箱座上凸缘的宽度
k
箱座下凸缘的厚度
p
箱座下凸缘的宽度
k1
上筋板厚度
m1
下筋板厚度
m2
齿轮端面(蜗轮轮
毂)
a
与箱体内壁的间距
大齿轮顶圆(蜗轮
外圆)
Δ
与箱体内壁的间隙
轴承内端面至箱内 壁的距离
l2
2、测绘减速器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A4),并标注相关尺寸; 3、写出减速器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用途,润滑和密封方式,轴 系部件的调整方法; 4、画出齿轮轴的受力、剪力、弯矩和扭矩简图; 5、对拆装的减速器,指出那些地方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