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伦兹力的应用—习题课

洛伦兹力的应用—习题课


N作OM的垂线,垂足为P,如图所示.由直角三角形OPN知,
电子的轨迹半径r=sind60°=2 3 3d① 由圆周运动知evB=mvr2②
解①②得m=2 33vdBe.
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子在无界磁场中运动周期为T=2eBπ·2 33vdBe=4 33vπd.
电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θ=60°,故电子在磁场
y v
O/
o
B
v a
r 2a mv ,得B 3mv
3 Bq
2aq
射出点的坐标为(0, 3a)
x
7.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 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正方 向成120°角,若粒子穿过y轴正半轴后在磁场中到x轴的最大距 离为a,则该粒子的比荷和所带电荷的正负是( ).
由上两式可得粒子的荷质比:
q/m=2vsinθ/BL
14.如图所示,分界面MN右侧是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 现由O点射入两个速度、电量、质量都相同的正、负粒子,重 力不计,射入方向与分界面成角,则 A、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的时间相同 B、它们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 C、它们到达分界面是的速度方向相同 D、它们到达分界面的位置与O的距离相同
O
15.如下图所示,长为L、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垂 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两板不带电, 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左 侧两极板的中心处以不同速率v水平射入,欲使粒子不打 在板上,求粒子速率v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设粒子刚好打在上极板左边缘时(如图所示). R1=d4,又由 Bqv=mvr2,得 R1=mBvq1,
中的运动时间为t=16T=16×4
33vπd=2
3πd 9v .
3.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度v0与x轴成θ 角射入磁感 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最后落在x轴上的P点,如图所示, 求: (1)的op长度; (2)电子由O点射入到落在P点所需的时间t.
【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 速圆周运动,应根据已知条件首先确 定圆心的位置,画出运动轨迹.所求距 离应和半径R相联系,所求时间应和粒 子转动的圆心角θ、周期T相联系.
[解析] 当带电粒子带正电时,轨迹如图中 OAC,对粒子,由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qv0B=mRv20,R=mqBv0, T=2qπBm 故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t1=234600°°T=43πqmB
粒子在 C 点离开磁场 OC=2R·sin60°=
3mv0 qB
故离开磁场的位置为(- 3qmBv0,0) 当带电粒子带负电时,轨迹如图中 ODE 所示,同理求
Bq
Bq
4.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2.0×10-9 C,质量为1.8×10-16 kg 的粒子,在直线上一点O沿30°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中,经过1.5×10-5 S后到达直线上另一点P.求: (1)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OP之间的距离为0.1 m,则粒子的运动速度多大?
(2)如图乙所示,图中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已知入射 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 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 弧轨道的圆心O。
确定下列圆心
v
v
v
(1)
(2)
(3)
A
B
A
B
A
3.圆心角和运动时间的确定
φ=α=2θ
t T T 2 360
A.1∶1 B.1∶2 C.1∶5 D.1∶6
解析: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可得: 解得圆轨道的半径: R mv0
ev0
B

m
v2 R
eB
由于正负电子的荷质比相同,
故它们的半径相同.
R mv0
由几何关系知,两个圆的圆
eB
心角也相等,都为60°,
三角形COB与C′OA全等,
故有
答案:A
11.如图直线MN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正、负电 子同时从同一点O以与MN成30°角的同样速度v射入磁场(电 子质量为m,电荷为e),它们从磁场中射出时相距多远?射 出的时间差是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可推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Q 点进入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最终由O点射出(轨迹如 图所示).(1)根据对称性可知,粒子在Q点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 与-y轴方向成45°,则有: vcos 45°=v0①
1.找圆心 带电粒子进入一个有界磁场后的轨道是一段圆弧,如 何确定圆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解题的关键。圆心一 定在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上。 2.算半径 画出入射点、出射点对应的半径,并作出相应的辅助 三角形,利用三角形,求出半径的大小。
在实际问题中,圆心位置的确定极为重要,通常有两个方法: (1)如图甲所示,图中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 方向时,可以通过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的直线, 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O。
(1)过O点和P点作速度方向的垂线,两线交点C即为电子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如图所示,
则可知 OP=2R·sinθ

Bqv0=
m
v02 R

由①②式可解得:OP= 2mv0 sin
Bq
(2) t= 2θ T= 2θ 2πm = 2θm 2π 2π qb qB
答案:(1) 2mv0 sin (2) 2m
Y
X . . . . . O. . . . . . . θ.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解: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设。P点为出射点。
粒子的运动半径:r=mv/qB 由几何知识: 粒子的运动半径:r=L/2sinθ
解析:作出轨迹,找出轨迹所对圆心角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t1=16T=13·πqmB,t2=13T=13·2qπBm,所以 t2∶t1= 2∶1,即 B 选项正确。
答案:B
10.如右图所示,正、负电子以 相同的速度v0垂直磁场方向在O点 沿与边界成θ =30°角的方向射 入只有下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则 正、负电子射出点到射入点的距 离之比为( )
10
(3) 106 m/s
9
5.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有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 为-q的的粒子,以速度v从O点射入磁场,角θ 已知,粒子重 力不计,求
(1)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2)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
6.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x轴上的P(a,0)点 以速度v,沿与x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的匀强磁 场中,并恰好垂直于y轴射出第一象限。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B和射出点的坐标。
【解析】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 关系可知OP弦的圆心夹角θ =60°.粒子从O点出发经历大圆 弧到达P点的时间已知,大圆弧所对圆心角为300°,则可求 粒子运动周期.由周期公式可求磁感应强度B,已知OP的长 度可求半径R,进而求粒子运动速度.
(1)1.8106 S
(2) T
(式中R为圆轨道的半径)
解得:
圆轨道的圆心位于OA的中垂 线上,由几何关系可得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
点评:已知速度的大小,一定要通过计算明确半径的大小, 这对正确作图,帮助理解轨迹的走向,应用几何知识计算 带电粒子的出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13、(2001年高考题)如图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 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应强度为B,一带正 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射入方向在xy平面内,与x轴正向夹角 为θ ,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L,求该粒子的比 荷q/m.
8.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y≥0的区域有垂直于xOy平面 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荷 量大小为q的粒子从原点O沿与x轴正方向成60°角方向以 v0射入,粒子的重力不计,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 间和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
[思路]确定粒子的电性→ 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画 运动轨迹→确定圆心、半 径、圆心角→确定运动时 间及离开磁场的位置。
Ov B θ P
S
qB t
2m
*18. 如图4所示,在xOy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沿-y方向的匀 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 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以初速度v0沿-x方向 从坐标为(3l,l)的P点开始运动,接着进入磁场后由坐标原点O 射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求: (1)粒子从O点射出时的速度v和电场强度E; (2)粒子从P点运动到O点过程所用的时间;
A.23avB,正电荷 C.23avB,负电荷
v B.2aB,正电荷 D.2avB,负电荷
解析 从“粒子穿过 y 轴正半轴后……”可知粒子向右侧偏 转,洛伦兹力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带负 电荷,作出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 r+rsin 30°=a,再结合半径表达式 r=mqBv可得mq =23avB,故 C 正确.
得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t2=132600°°T=23πqmB
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为( 3qmBv0,0)
[答案]
4πm 3qB
(- 3qmBv0,0)或23πqmB
( 3qmBv0,0)
9.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对正、负离子(质量相同)以相同速率沿与x轴成30°角的 方向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为( ) A.1∶2 B.2∶1 C.1∶3 D.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