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版本号:A/0 编号:ZS/CX—7.8—12/04 天津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煤气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写:审核:批准:2013-9-30改编 2013-9-30实施目录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1 事故类型 (1)1.2 煤气物质危险特性参见各物质的危险特性表 (1)1.3 煤气系统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3)1.4 危害程度分析 (5)1.5 煤气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 (5)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6)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6)4 预防与预警 (10)4.1 危险源监控 (10)4.2 预防管理措施 (11)4.3 预警行动 (16)5 信息报告程序 (16)5.1 报告程序 (16)5.2 信息上报 (17)6 应急处置 (19)6.1 响应分级 (19)6.2 响应程序 (19)6.3现场处置措施 (20)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4)7.1 物资保障 (24)7.2 经费保障 (25)煤气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事故类型根据公司煤气使用及储存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人员中毒事故,编制此应急预案。
事故类型:泄漏、火灾、爆炸、人员中毒。
事故原因:外力损坏、静电、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等。
事故场所:煤气输送管道及附属设备设施、煤气柜、使用煤气加热炉窑等。
1.2 煤气物质危险特性参见各物质的危险特性表各种煤气的主要成份(表1)1.3 煤气系统常见事故原因分析1.3.1 煤气中毒事故原因分析1.3.1.1 煤气设备老化造成煤气泄漏;1.3.1.2 煤气管道腐蚀严重造成煤气泄漏;1.3.1.3 煤气设备损坏造成煤气泄漏;1.3.1.4 煤气设备运行不当造成煤气泄漏;1.3.1.5 煤气系统瞬时超压造成煤气泄漏;1.3.1.6 煤气设备密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1.3.1.7 煤气泄漏未及时发现;1.3.1.8 进入煤气区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1.3.1.9 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设备进行抢救;1.3.1.10 救护设备使用不当或救护设备损坏;1.3.1.11 违章进行煤气作业;1.3.1.12 煤气放散清场不彻底或警戒距离不够;1.3.1.13 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将气源盲死;1.3.1.14 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进行吹扫化验;1.3.1.15 煤气管道、泄爆板等爆裂造成大量煤气外溢;1.3.2 煤气着火事故原因分析1.3.2.1 煤气管道、水封泄漏遇明火;1.3.2.2 违章进行煤气设备动火;1.3.2.3 带煤气作业使用不合格的工具;1.3.2.4 煤气设备动火未进行置换清扫;1.3.2.5 转炉煤气管道内含硫、磷过高;1.3.2.6 带火种进入煤气区域;1.3.2.7 带煤气作业未穿防静电服;1.3.2.8 煤气放散警戒距离不够且有明火;1.3.2.9 雷雨天气抽、堵盲板作业;1.3.3 煤气爆炸事故原因分析1.3.3.1 煤气管道内进入空气且有且有激发能源;1.3.3.2 煤气回收系统、煤气柜、电除尘器、管道内氧气超标且有激发能源;1.3.3.3 煤气柜、管道动火未吹扫置换合格就动火;1.3.3.4 直径大于100 毫米煤气管道着火直接关阀门;1.3.3.5 使用煤气的窑炉未严格执行点火程序;1.3.3.6 使用煤气的窑炉没有低压报警和快切装置;1.3.3.7 烧煤气的窑炉熄火后未吹扫化验就点火;1.3.3.8 引煤气作业时未用蒸汽或氮气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或者吹扫不和格就引煤气;1.3.3.9 煤气设备、管道停产检修动火吹扫不彻底,有吹扫死角;1.4 危害程度分析按照事故后果危害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事故:因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等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下重伤,或者严重中毒,或者5百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二级事故:因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1人重伤,或者1人严重中毒,或者3人轻微中毒,或者1百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三级事故: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很小,但威胁周围人员生命和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必须组织人力物力处理的事故。
1.5 煤气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煤气泄漏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污染,煤气火灾、爆炸可能波及周边公司区域,造成人员中毒,必要时要进行人员预警和紧急疏散。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煤气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公司各单位生产工艺特点,合理采用救援策略,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生产设备的安全,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见图1)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煤气系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负责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副指挥:负责能源、设备、保卫、生活的副总经理成员:动力厂、安全部、动力部、保卫部、生产计划部、能环部、经理办公室、综合部、工会及有关单位领导。
图1、煤气系统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图图示管理流程走向技术支持走向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动力厂:每日做好日常巡查和设备维护工作。
安全部: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确保煤防设施的有效动力部定期对煤气设备组织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保卫部:加强煤气设施的巡查保卫。
经理办公室:做好车辆的保养工作。
综合部:做好应急食品储备。
3.2.2 煤气系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3.2.2.1 组建公司事故救援、医疗救护、车辆运输、治安执勤等救援队伍,组织队伍和职工定期进行演练,并督促检查各项救援和救援物资的准备工作。
3.2.2.2 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险,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2.2.3 在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迅速撤离和疏散周围人员。
设置警示标志,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防止事故引发次生事故。
3.2.2.4 立即调集煤气防护站救护员和临时医务人员,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调集车辆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3.2.2.5 随时掌握事故的发展情况,及时修订现场救援方案,补充救援力量。
3.2.2.6 组织或协助开展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
3.2.3 职责分工3.2.3.1 指挥: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3.2.3.2 副指挥:分别负责各自分管工作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相关部室的工作。
3.2.3.3 动力厂:3.2.3.3.1 协助公司领导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拿出处置措施或方案。
3.2.3.3.2 负责救援队伍(煤气防护站)的组织、训练,救援和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
3.2.3.3.3 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的实施或指导实施。
3.2.3.3.4 指导消防队灭火。
3.2.3.4 安全部:负责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并及时向上级通报事故的情况。
组织人员中毒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3.2.3.5 动力部:负责提出事故点相邻装置和设备的保护措施,组织被损坏的设备、设施的抢修。
组织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3.2.3.6 保卫部:负责消防扑救和确定警戒区域,做好职工疏散,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治安事件。
组织着火、爆炸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3.2.3.7 生产计划部:负责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和相关单位,组织好事故处置时其他生产系统的生产调度工作和煤气平衡。
3.2.3.8 能环部:环保事件的预防与评估。
3.2.3.9 经理办公室:负责调度公司的车辆。
3.2.3.10 综合部:负责运送抢险人员的食品、饮料。
3.2.3.11工会:负责参与事故救援处置和事故调查分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2.3.12 煤气事故相关单位:成立现场指挥部。
遵照指令止火或停炉,划定危险区域,组织职工疏散,积极配合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事故善后和协助事故调查分析。
3.2.3.13 专家组:对煤气事故应急救援制定技术方案并进行技术指导,参加事故原因分析、调查总结等。
3.2.4总调度室和各单位调度室:煤气事故的两级响应中心,上传下达(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示和报告。
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公司相关单位定期对煤气生产、使用、储存区域进行检查、评估,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方式逐级上报,分级管理。
负责煤气管道及附属设施运行的班组每日检查一次;负责煤气设备运行的班组每2小时配带煤气报警仪对煤气区域进行检查一次;作业区每个月对煤气设备设施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同时对固定煤气报警器进行检测;各生产厂每季度对煤气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公司每半年对煤气设备设施和煤气报警仪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公司在煤气区域内有人员值守的岗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示方法,设置警告、禁止、预警等信息(包括声光式固定报警器、安全标识)等。
4.2 预防管理措施4.2.1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4.2.1.1 加强煤气管道、设备检查和维护是否严密,防止煤气泄漏。
4.2.1.2 定期对煤气管道、煤气柜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测壁厚情况。
4.2.1.3 在煤气区和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的部位、岗位安装一氧化碳检测设备。
4.2.1.4 进入煤气区作业要有煤防人员监护,要佩戴防毒面具。
4.2.1.5 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处理人员要佩戴好防毒面具 有煤防人员监护。
4.2.1.6 新建、大修、检修后的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4.2.1.7 进入煤气设备内或管道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和允许工作的时间为30mg/m3国家规定卫生标准,50mg/m3不超过1 小时;100mg/m3不超过半小时,200 mg/m3不超过20 分钟。
4.2.1.8 停煤气作业检修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
而且盲板要经过试验,但是水封单独使用不能作为可靠切断装置。
4.2.1.9 煤气系统的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运行中的水封要经常保持溢流。
水封的有效高度,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mm 水柱,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 水柱。
4.2.1.10 煤气系统的水封、排水器溢流管不能直接插入下水管道,防止煤气击穿通过下水道穿入其它站、室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4.2.1.11 在煤气设备、管道内检修、清理等作业时,必须将残余煤气吹扫干净,经过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中每两小时必须重新化验分析。
如果工作中断超过半小时要重新进行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再行作业。
4.2.1.12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分析。
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4.2.1.13 进行煤气放散作业时要设好安全警戒,清理警戒区内的闲杂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