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一、营区选址及生活区管理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3类:无个人防护用具或护具不符合安全要求,护具主要包括:防 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 帽、安全鞋。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4类: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包括照明光线不够、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 窄、作业场地杂乱、操作工序设计或配制不安全、地面滑,环境温度不当等
归纳为五个方面:人员、机械、材料、环境、方法;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1)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作业资质,身体、精神状况; ——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违反规程的原因分析;(培训,
JCC) ——行走、休息、作业时的姿势、位置;(跳跃沟槽,在危险
地点休息停留,人体工效学) ——劳动纪律的遵守;(酒后上岗,嬉戏打闹,吸烟)
(MSDS),物质混合或危险物品的配伍、禁忌(化学反应)、储存、回收;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4)环境:
——自然环境;地质地貌、自然灾害、居民分布、周围环境、资源交通、抢险
救灾外部支持条件;
——作业环境:毒物、粉尘、噪声、高低温、通风不良、照明不良、易燃易爆
区域;空间狭窄、地面湿滑、烟雾弥漫、色彩等,以及野外作业可能存在的大 风、大雾、雷电、雨雪等不良天气。已建的生产设施;沟下,有限空间,高压 线;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2)设备机具:
——特种设备的检验;入场检验的合格证明;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 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用电机具的配电安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 漏、一箱、一锁;
——租用设备机具的管理;合同,检验,人员资质;
——设备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3)材料:
——材料的运输(水平、垂直)、存储、使用; ——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回收; ——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物理性质和相应的急救和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监督要点
经验分享
安全第一理念的提出
最早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 产事故迭发,濒临破产。董事长凯理在多方查照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 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 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4大类:
第1类: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如无防护装置,无报 警装置、无安全标志、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等,防护罩未在适应位置、电 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2类: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包含设计、强度、带病运 转、维修四种缺陷,如: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有锋利 毛刺、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转、年 久失修等。
天津有家拉法基铝酸盐(中国)有限公司,他们把所有不能上班的 “工作日损失”都叫事故。一名女员工去北京办事,由于穿的是高跟鞋,下 楼梯时崴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上班。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拉法基公 司的高度重视,在全公司开展了一次“高跟鞋危害”的宣传。拉法基一贯的 做法是千方百计去找事故,再在公司里“大肆”宣传,不断增强员工的危机 意识,消除因长期不出事故而可能产生的麻痹思想。在拉法基这类公司, “高跟鞋葳脚”也叫安全事故。
第8类: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第9类: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等工作。对带电 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等; 第10类: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第11类: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第12类:不安全装束如在旋转设备附近穿肥大衣服 第13类: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第5类:物体存放不当。把物体放在不安全位置,如震动设备上,造 成坠落,将可燃物放在火源附近。
第6类: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易燃易爆场合动用明火,未经许可进入 易燃易爆区、接触易倒塌的物体等
第7类: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叉 车后部。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13大类: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5)方法:
——例如:基坑支护;井点降水;电加热保温;不动火切割等;
——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两书一表等;
——实施于:开工报告,班前会,JSA,PTW;
第二部分 施工现场安全监督要点
1、 营区选址及生活区; 2、 土方挖掘作业; 3、 焊接与切割作业; 4、 吊装作业; 5、 高处作业; 6、 有限空间作业; 7、 脚手架作业; 8、 施工机具; 9、工业动火;
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
凯里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 末倒置”,变成“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里首先在下属单 位一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 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第一”公 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从此走出了困境。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
1、安全的定义:
——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失风险的状态;(1002.1)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
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安全管理的PDCA; 2、安全管理关注的两个关键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GB6441)
第一部分 安全Βιβλιοθήκη 理的基础知识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13大类:
第1类: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包括:未经许可或未给信 号开动、关停机器,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操作错误,违章操 作,违章指挥,违章驾驶,酒后作业,客货混放。
第2类: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包括:拆除安全装置等。用铁丝铜 丝替代保险丝。
第3类:使用不安全设备。包括: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 第4类:手代替工具操作。包括用手清除切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