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大网教毛概作业答案讲解

吉大网教毛概作业答案讲解

作业>> 单选题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1.土地革命时期2.土地革命时期3.抗日战争时期4.解放战争时期2: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1.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2.封建主义的阶级压迫3.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压迫4.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转变为:1.战争与革命2.战争与和平3.和平与发展4.革命与独立4: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定了:1.根本立足点2.施政纲领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4.基本途径5: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的口号是:1.向科学进军2.发展生产力3.人民民主专政4.为人民服务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式与新任务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7: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中的:1.中农2.贫农3.富农4.小手工业者8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1.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2.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无产阶级专政4.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专政9:党的十四大确认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1.毛泽东2.邓小平3.江泽民4.胡锦涛10: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1.建设生态文明2.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4.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2: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取决于: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3: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开始于:1.城市2.企业3.农村4.政府14: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是:1.农民阶级2.工人阶级3.新的社会阶层4.知识分子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中,“需要”具有:1.整体性和层次性2.动态性和全面性3.整体性和动态性4.全面性和层次性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式与新任务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1.提高科学素养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坚持党的领导4.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1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1.理论依据2.时代背景3.现实依据4.历史依据19: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1.民族团结2.民族平等3.民族自决4.各民族共同繁荣20: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1.国家实力提升2.改革和对外开放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1: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重要依据是:1.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广大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于强大的地位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4.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22:下列陈述中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来源的是:1.马克思列宁主义2.毛泽东思想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科学发展观23: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1.国民党新军阀2.日本帝国主义3.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4.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24: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最高衡量标准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25: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党的领导人是:1.胡锦涛2.江泽民3.邓小平4.毛泽东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1.解放思想2.实事求是3.与时俱进4.求真务实27: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1.第四步2.第三步3.第一步4.第二步2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1.发展2.以人为本3.统筹兼顾4.全面协调可持续29:不属于依法治国的客体的是:1.国家事务2.经济文化事业3.社会事务4.国际事务30:胡锦涛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提出必须大力弘扬:1.解放思想的精神2.求真务实的精神3.与时俱进的精神4.“两个务必”的要求31: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1.核心内容2.战略部署3.基本途径4.根本立足点32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设立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城市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是:1.体制机制创新2.改革3.发展4.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34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1.恢复党的思想路线2.实行对外开放3.纠正党的作风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5 :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1.七大2.六届六中全会3.八大4.十^一届三中全会36:肯定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的会议是:1.党的十三大2.党的十四大3.党的十五大4.党的十六大37: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能够制定出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1.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握了时代主题的转换3.实施了对外开放的政策4.加强了党的领导38: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1.新民主主义思想2.中国传统文化3.三民主义4.共产主义思想39: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1.邓小平2.毛泽东3.马克思4.列宁4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1.国民党新军阀2.日本帝国主义3.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4.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41: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1.封建地主阶级2.帝国主义的侵占3.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4.农民阶级的大量存在42: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思想的党的领导人是:1.毛泽东2.邓小平3.刘少奇4.陈43: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1.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合作2.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加强同联合国的合作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1.科学发展2.以人为本3.改革开放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是:1.重要借鉴2.根本依据3.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4.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4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能够正确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就在于他们准确地把握了中国正处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资本主义社会3.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4.封建主义社会47: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的全面改革中,重点是:1.政党制度改革2.行政体制改革3.政治体制改革4.经济体制改革4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1.密切联系群众2.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4.思想政治工作49:中国共产党自^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余年历史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坚持阶级斗争不放松50: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1.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总统制4.工农兵代表苏维埃51: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民族资产阶级革命2.农民革命3.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命4.资产阶级革命5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53:下列陈述错误的是:1•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2.群众路线仅是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需要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当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根本保证4.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5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1.科技2.人才3.教育4.投资55: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3.中国是发达国家4.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6: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国家是:1.苏联2.苏俄3.古巴4.中国57: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1.国民党新军阀2.日本帝国主义3.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4.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5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是:1.1949 至1952 年2.1953 至1956 年3.1949 至1957 年4.1953 至1957 年5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1.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实行西方政治制度4.保持原有的政治体制不变6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理论高度,这三大规律是:1.共产党的革命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济建设规律2.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经济建设规律、政治建设规律、文化建设规律4.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革命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61:1952年,斯大林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1.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2.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3.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4.确立社会主义制度6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1.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2.体制机制创新3.改革4.发展63 :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是:1.统一两岸的社会制度2.国共平等谈判3.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4.大陆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同一国家6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4.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65:关于台湾问题的错误表述是:1.台湾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问题2.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3.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6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1.计划经济的关系2.商品经济的关系3.市场经济的关系4.产品经济的关系67: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概括,它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1.根本立足点2.基本途径3.依靠力量4.领导力量68: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 1.阶级斗争2.社会主义制度自身3.人民意识的觉醒4.对外战争6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1.生产力水平低下2.社会物质基础薄弱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尚未确立4.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70: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1.覆盖范围窄2.与老龄化和城镇化的要求相适应3.制度不健全4.管理基础薄弱7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1.市场经济覆盖全社会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约束和遏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4.以非公有制经济替代公有制经济7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问题是:1.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2.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3.举什么旗4.人们的行为规范73: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1.解放思想2.实事求是3.与时俱进4.求直务实74: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1.生产发展2.生活宽裕3.乡风文明4.管理民主75: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1.思想建设2.组织建设3.执政能力建设4.政治建设已经提交!!再次提交可点击作业浏览重新抽题!!对不起,该次作业没有填空题1-5:bacca 6-10:cbacc 11-15:bccdb 16-20:abcdb 21-25:adcba 26-30:adbdb 31-35:dccda 36-40:aacdb 41-45:abccc 46-50:cdacb 51-55:babbd 56-60:ddaab 61-65:bacba 66-70:cbbdb 71-75:bdc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