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含答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含答案)-word文档资料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高二班第小组学号:姓名: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掌握评价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并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了解我国能源基地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3.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4.学会分析区域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

【重难点】1.山西生煤炭资源条件分析2.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40- P48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注:1.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课后提高案;(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案】一、能源分类:1.能源分类:按照性质分为和。

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等。

非可再生能源指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等能源。

二、资源开发条件: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2)(3)。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势(1)储量丰富(2)(3)齐全(4)煤质,具有、、、的特点,其中大同煤田是优质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产地(5)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埋藏浅,适于露天和开采。

3.市场条件:我国能源消费是以为主,为山西省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晋煤外运条件分析:(1)山西区位特点:地处我国地区,临近、、、、、等工业中心,与、、等城市相距不远,输、输的距离较近。

(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运输为主、以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2铁路运煤干线有:、、、、等。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开采量 2.提高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变输出为输出;(2)发展,为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调整,结合本区、等资源优势,围绕,主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产业结构以为主的单一结构变为以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技术和技术,推进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1)废渣:对于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充填矿坑及塌陷区;对于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废气:消除烟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净化,回收利用。

3.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和旅游业,降低的比重。

【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能源分类及优缺点材料一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材料二受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日本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

日本政府为此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15日,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三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其二号和四号机组又相继发生氢气爆炸。

材料三:2019至2019年江门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核电、风电、火电、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项目众多,江门未来将成为珠三角电力大市,其中台山核电站已累计完成投资432.06亿元,预计首台机组于2019年建成并网发电。

中核集团拟在江门鹤山建中国东南沿海第一座核燃料加工厂,2019年7月4日,《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以下简称“稳评”)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因稳评不过关被取消。

1.请你用简图的形式把“能源的分类”清晰地表示出来。

2.当前主要能源:煤炭、石油、水能、核能、太阳能的优缺点是什么?探究点二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材料一课本P40—P44内容、图表。

材料二煤炭由于其在全球丰富的资源储量,加快其洁净化开发利用,发展煤层气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材料三目前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右图)材料四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1.阅读P41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2.阅读P 41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材料,了解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__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3.结合P 43-P 44页活动部分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运输成本及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对于山西省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探究点三 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治理材料一 课本P 44—P 47内容、图表。

材料二 201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

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三 教材图3.7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材料四 挖煤还是挖田——煤炭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右图)1.山西省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构筑的主要产业链有哪些?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输出哪些产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是什么?2.煤炭的开发利用可能带来哪些生态破坏?3.山西省对“三废”的利用技术有哪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课后提高案】读右图“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示意图”,回答1—2 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 .原料工业B .加工工业C .采煤业D .冶金工业2.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⑤右图是山西省煤炭生产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3—6题: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 .减轻交通压力B .减少环境污染C .提高能源利用率D .促进煤炭资源开发4.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B .市场C .技术D .资源5.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 .延长产业链B .提高附加值C .增加就业率D .降低碳排放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 .发热量低B .应用广泛C .有害成分多D .分布不平衡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8.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 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 .工艺流程复杂B .环境污染严重C .水资源短缺D .消费市场狭小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9.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①山西铝土矿储量丰富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至2020 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右图回答10—11题:10.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11.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中国核电站分布【知识结构图】天煤3.煤炭市场4.(1)中部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煤电(2)①铁路公路②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三、1.煤炭 2.晋煤 3.(1)坑口电站煤电(2)炼焦业冶金工业焦炭四、1.单一煤炭工业 2.产业结构铁矿铝土矿能源开发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3.①煤炭开采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五、1.煤炭的综合利用废弃物利用清洁能源产业2.(1)发电供热(2)复垦绿化造林(3)沉淀3.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1.优点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探究点二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2.水原因:自然原因:山西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较少;人为原因: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工程,利用黄河水;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废水回收再利;修建蓄水库;节约水资源;加强管理……3.(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2)输出电成本低,而输出煤成本高;(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4)输电的经济效益更高;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探究点三1.主要构筑三条产业链条: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三条产业链依赖本省丰富的煤、铝土矿、铁矿,同时必须依赖水资源、土地资源。

输出电力、铝制品、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煤气、液化气、钢材等。

使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并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出现地面下陷;当地煤炭发电还会造成大气污染。

3.(利用技术见右下图)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课后提高案】1—5 CCADD 6—11 ABCCBC【知识结构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