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建筑声学设计》介绍
一、主作者简介
罗钦平,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声学分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工程师、室内高级建筑师。
安徽建筑大学声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声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视频工程专业委员会建筑声学专家
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第8届委员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编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西安设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13个专家之一
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26个专家委员之一
香港《顶级酒店》杂志社编委会编委
广东省环艺协会专家委员
二、内容介绍:
近20年来,作者及其团队成功做了上千个中、高端的建筑声学设计项目,“广东启源声学设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建筑声学设计界已经名列前茅。
作者从多年建筑声学设计实践的角度,全面的阐述了建筑声学设计的三大部分:厅堂音质设计、隔声设计、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
本书对大量的工程设计正面与负面案例进行了剖析与点评。
为了不引起纠纷,书中对全部负面案例均隐藏了项目名称和设计师名字,使其成为纯学术讨论的素材。
对正面案例点评其优点,对负面案例指出其问题。
每个案例中,都有相应的图片或者图纸,使读者能清楚了解案例的内容、优点或者问题所在。
三、本书特色
其它同类书籍是从建筑声学设计的原理上进行阐述。
本书是从具体设计的实操角度进行阐述。
书中详细介绍了建筑声学设计各部分的要点、注意事项和目前国内声学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对大量的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进行了分析点评,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高识别正确与错误建筑声学设计方案与声学措施的能力,提高设计实操能力。
书中披露了大量的作者使用多年、行之有效、独特的建筑声学设计的心得体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四、读者对象
1、各建筑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机电设计师、暖通设计师;
2、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的设计师;
3、高等院校的声学、环境工程、建筑物理、建筑技术等专业的老师和本科生、研究生;
4、建筑声学设计师;
5、声学材料生产企业技术人员;
6、各种室内装修、机电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
7、各种剧院、音乐厅、体育馆、高铁站、机场航站楼、电视台、高端宾馆、高端写字楼、高端住宅、高端餐厅、会所等项目的投资方技术人员。
五、出版与定价
本书计117100字,16K版,暂定283页,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负责印刷出版。
定价:98元/本。
六、章节与目录
本书分为5章。
第一章厅堂音质设计,第二章,隔声设计,第三章,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第四章,主要声学厅堂音质设计分析,第五章,声学软件模拟介绍。
附录:声学名词解释。
具体如下: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厅堂音质设计
1、体型设计
1.1体型设计的目的
1.2体型设计的原则
1.2.1厅堂的容积控制
1.2.2声源直达声的利用
1.2.3早期反射声的控制
1.2.4扩散设计
1.3与体型设计有关的声学缺陷
1.3.1声聚焦
1.3.2回声
1.3.3多重回声
1.3.4声影
1.3.5耦合空间
1.3.6驻波
1.4主要声学空间的体型设计
1.4.1剧场的体型设计
1.4.2音乐厅体型设计
1.4.3电影院体型设计
1.4.5多功能厅体型设计
1.4.6会议厅体型设计
1.4.7体育馆体型设计
1.4.8录音室体型设计
2、混响设计
2.1混响时间指标的制定
2.3混响时间计算
2.4混响时间计算与实际的误差原因
2.5减少误差的途径
2.6混响时间计算案例
2.7可调混响设计
2.7.1容积的调节
2.7.2可调吸声
3、主要厅堂内各界面材料的选用
3.1剧场观众厅界面材料选用
3.2音乐厅界面材料的选用
3.3体育馆比赛大厅界面材料的选用
3.4会议室界面材料的选用
3.5录音室界面材料的选用
4、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4.1多孔吸声材料
4.1.1几种多孔吸声材料
4.2共振型吸声结构
4.2.1穿孔板吸声结构
4.2.2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4.2.3条缝吸声结构
4.3砂岩类吸声材料
4.4空间吸声体
5、主要声学厅堂噪声控制设计
5.1主要声学厅堂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1.1剧场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1.2音乐厅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1.3体育馆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1.4会议室、报告厅背景噪声控制指标5.1.5电影院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1.6录音室背景噪声控制指标
5.2主要声学厅堂背景噪声控制设计内容
6 扩声设计/声学缩尺模型试验
第二章隔声设计
1、隔声设计的原则
1.1隔声国标介绍
1.2隔声设计目标值
1.3空气隔声和撞击声隔声
1.4设计余量值的确定
1.5实验室测试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差别
2、各种隔声设计
2.1单层墙体/楼板隔声
2.2双层墙体隔声
2.3多层墙体的隔声
2.4门窗隔声
2.5楼板的撞击声隔声
2.6声闸室的隔声
2.7声桥对隔声的影响
2.8房中房设计
2.9钢结构屋面的雨噪声控制
3、隔声设计注意事项
第三章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
1、房间平面布置
2、噪声控制
2.1噪声控制原理和原则
2.2室内噪声控制
2.3室外噪声控制
2.4各种噪声控制的国标介绍
2.5吸声降噪案例
3、隔振设计
3.1振动控制标准
3.2隔振原理及技术
3.3基础隔振对固体传声的隔离效果3.4主动隔振工程的简易计算
3.5设备基础隔振工程实施措施
3.6管道隔振
3.7隔振器材
3.8常用减振器
3.9设备振动控制的案例
4、消声器
4.1阻性消声
4.2抗性消声
4.3复合消声
4.4阵列式消声
4.5消声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4.6消声设计余量的确定
4.7消声设计注意事项
第四章主要声学空间音质设计分析
4.1体育馆音质设计
4.1.1体育馆的声学特点
4.1.2体育馆的声学指标
4.1.3体育馆声学材料布置
4.1.4体育馆的顶棚处理
4.1.5体育馆音质设计案例
4.2剧场音质设计
4.2.1话剧和戏剧剧场
4.2.2歌剧和舞剧院
4.2.3剧院混响时间设计
4.2.4剧院反射扩散设计
4.2.5剧场其它音质参量
4.2.6剧场设计案例分析
4.3音乐厅音质设计
4.3.1座位控制
4.3.2混响控制
4.3.3早期反射声
4.3.4声扩散
4.3.5反射罩/声反射板
5.4电影院音质设计
4.4.1电影院全频混响设计注意事项
4.4.2电影院吸声材料选用与布置注意事项4.4.3电影院音质设计案例
4.5会议室、报告厅音质设计
4.5.1会议室全频混响设计注意事项
4.5.2会议室的音质设计常见的问题
4.6宴会厅音质设计
4.7候机厅、候车厅音质设计
4.8演播厅、录音室音质设计
4.9 声学方案问题案例
第五章室内声场模拟软件介绍
1、室内声场模拟软件的由来
2、室内声场模拟的计算原理
3、室内声场模拟的基本功能
4、软件可靠性分析
5、应用实例分享
附录建筑声学名词解释
一、音质参量说明
二、隔声、噪声控制、吸声有关名词解释结束语
该书预计在2019年元旦节前后出版。
欢迎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