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负担分析
由表 1 可见, 2001 年 ̄2006 年 6 年间, GDP、税 收收入、财政收入和政府总收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表 2 是根据表 1 计算得出的三种衡量指标下 我国的宏观税负率。
表 1 2001 ̄2006 年我国 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 和政府总收入表 ( 单位: 亿元)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Vol. 10 No. 2 第 10 卷 Jun. 2008
摘 要 : 十 几 年 来 , 每 年 我 国 税 收 增 长 率 均 远 远 高 于 GDP 增 长率, 形成了官方和民间关于我国税负是否过重的两种不 同看法。本文从宏观税负的概念出发 , 引入了税收收入税负 率、财政收入税负率和政府收入税负率三种不同的税负衡 量指标, 并比较了三种不同衡量指标下我国税负率与国际 平均税负率的高低。
( 上接第 7 页) 一个新的高度, 达到 30.6%。
四、结论
由于我国政府总收入中, 非税收收入与税收 收入比是相对较大的, 因而若要考察我国公民的 实际税负, 采用政府总收入与 GDP 之比这一衡量 指标比较合理。这样才能 比 较 真 实 地 反 映 出 我 国 企业和公民实际向政府缴纳的总支出, 也才能真 实 反 映 我 国 的 实 际 税 负 的 轻 重 。由 以 上 数 据 得 知 , 最近几年, 我国的实际税负是比较重的。
GDP 总额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3867.9 210871.0
税收收入 15301.4 17636.5 20017.3 24165.7 28778.5 34809.7
财政收入 政府总收入 16386.0 27980.9 18903.6 31897.9 21715.3 36214.6 26396.5 42869.9 31649.3 51326.4 38760.2 64579.5
税负二 14.9% 15.7% 16.0% 16.5% 17.2% 18.4%
税负三 25.5% 26.5% 26.7% 26.8% 27.9% 30.6%
欲得出我国宏观税负是否轻或重的结论, 需 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根据国家 税务总局的报告, 1990 年 ̄2005 年, 发展中国家不 含 社 会 保 障 缴 款 的 宏 观 税 负 水 平 为 18.14%  ̄ 19.33%之间, 发展中国家 含 社 会 保 障 缴 款 的 宏 观 税负率为 25.58% ̄26.52%。
考察税负一可以发现, 从 2001 年 ̄2006 年, 仅 计算税收收入的税收负担率居于 13.9% ̄16.5%之 间, 与发展中国家不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 水平相比, 处于较低水平, 仅由此项可见我国的宏 观税负率并不高, 处于合理范围。
考察税负二, 计算政府财政收入的税收负担率 居于 14.9% ̄18.4%之间, 也处于相对正常的范围。
关键词: 宏观税收负担; 税收收入税负率; 财政收入税负率; 政府收入税负率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志码: A
中国税收增长率连续十几年大大高于 GDP 增 长率, 成为近几年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 问 题 。从 上 个 世 纪 90 年 代 中 期 到 2007 年 的 十 几 年间, 中国每年的 GDP 增长率在 8% ̄11%之间, 而 税收增长率则始终在 17% ̄25%之间, 十几年间税 收年均增长率大大高于 GDP 的增长率。根据 2007 年 5 月福布斯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 中 国排名第三, 仅次于法国和比利时。该杂志中文版 从 2002 年开始, 利用税负痛苦指数这一指标对全 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税负进行排行, 而中国总是 处于前列。这些事实引发 了 我 国 政 府 和 公 民 对 于 我国税负是否过重的考量 。我 国 税 收 负 担 究 竟 是 过重还是合理, 本文拟从税收负担的不同统计口 径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 年 鉴 2007》; 安 体 富 , 孙 玉 栋 《中 国 税 收 负 担 与 税 收 政 策 研 究》。
表 2 2001 ̄2006 年三种统计口径下的宏观税负率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税负一 13.9% 14.7% 14.7% 15.1% 15.7% 16.5%
三、三种衡量指标下的税负率比较
这里从上述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宏观税负出发, 来比较三种衡量指标下的宏观税负率。比较三种衡 量指标下的不同税负率, 需要首先得到我国历年 GDP 的总额和每年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和政府总收 入的具体数值。表 1 是我国 2001 年 ̄2006 年 GDP、 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和政府总收入表。
071000, China)
Ab st r act :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secre- taries’work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every university to bring up an efficiency team of teaching secretaries. The cor- 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about the work of teaching secretari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 d s: secretary;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将宏观税负分为三种类型, 主要是考虑“政府 收 入 ”除 包 含“ 税 收 收 入 ”外 , 还 有 许 多“ 非 税 收 入”。“ 非 税 收 入 ”具 体 包 括 :( 1) 属 于 规 范 性 的 、纳 入预算 的 收 入 , 如 企 业 收 入 、教 育 费 附 加 收 入 、城 市 水 资 源 费 、排 污 费 以 及 其 他 杂 项 收 入 ;( 2) 介 于 规范性与非规范性之间、未 正 式 纳 入 预 算 但 可 比 较精确地统计的收入, 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 基金、社 会 保 障 费 收 入 、国 有 资 源 有 偿 使 用 收 入 、 国 有 资 产 有 偿 使 用 收 入 、罚 没 收 入 、以 政 府 名 义 接 受的捐赠收入等等 ;( 3) 纯 系 现 有 制 度 体 系 之 外 、 且无法加以精确统计的收入, 这部分收入主要是 由各部门、各地区“自立规章, 自收自支”的各种收 费 、罚 款 、集 资 、摊 派 收 入 等 等 。将“ 政 府 收 入 ”视 为 “ 实 际 税 负 ”而 得 出 的“ 实 际 税 负 水 平 ”才 能 真 正 反 映中国国民和企业所感受到的税负压力。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bout the Work of Teaching Secret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ZHANG Hai-yan1, LIU Li-hua2
( 1.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Hebei Baoding 071000, China; 2.Hebei Software Institute, Hebei Baoding
税收负担, 广义地讲, 可以理解为一国公民承 担的由政府赋予的经济负担, 即该社会中的企业 和 个 人 向 政 府 缴 纳 的 所 有 支 出 。从 这 一 角 度 理 解 ,
收稿日期: 2008- 02- 27 作者简介: 周颖( 1973- ) ,女, 湖南邵阳人,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税收负担是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 ( 个人 或法人) 实际承受的税款, 它表明国家课税对全社 会产品价值的集中程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 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 平 。一 个 国 家 在 一 定 时 期的宏观税负究竟多高才算合适, 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税收理论问题。税收负担要适度合理, 这既是
二、三种意义上的“税负”概念
一、税收负担
税收的本质要求, 也是制定、执行税收制度和税收 政策的基本原则。
依据考察层次的不同, 税收负担主要分为宏 观税收负担和微观 税 收 负 担 。在 税 收 负 担 的 衡 量 指标中, 衡量社会总体税收负担的宏观税收负担 指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税收负担的 轻重程度, 而微观税收负担指标并不完全反映纳 税人的实际负担状况。因而, 本文所说的税收负担 指宏观税收负担, 主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税负是否 过重的问题。
( 下转第 39 页)
第2期
张海燕, 刘丽华: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9
参考文献:
[ 1] 高 来 举 , 张 爱 中. 高 校 教 学 秘 书 队 伍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J]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1) .
[ 2] 王诚 怡. 关 于 做 好 高 校 教 学 秘 书 工 作 的 几 点 思 考[ J] . 黑 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税 收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 总 值 的 比 率 ( T/GDP) 。其 中,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范围为依据计算的生 产总值, 包括国家领土范围内居民和非居民的全 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 ( 不包括居民在境外的部 分) 。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的公式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T/GDP) =税收收入 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第 10 卷第 2 期 2008 年 6 月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ur nal of Hebei Softwar e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