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
目录
1、蜂(唐罗隐)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3、凉州词(唐王翰)
4、乐游原(唐李商隐)
5、竹里馆(唐王维)
6、塞下曲(唐卢纶)
7、田园乐(其六)(唐王维)
8、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9、乌衣巷(唐刘禹锡)
1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1、秋夕(唐杜牧)
12、陶者(宋梅尧臣)
13、如梦令(宋李清照)
三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2018年9月修订版
1、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1.山尖:山峰。
2.尽:都。
3.占:占其所有。
4.甜:醇香的蜂蜜。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
3.犬吠:狗叫。
4.白屋: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来了我这个投宿的人。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2.夜光杯:雕琢精致的玉杯。
3.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译文: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
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家的?
4、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向晚:将近傍晚。
3.不适:不愉快。
译文:
黄昏时分心绪烦闷,驾车登上郊外古原。
夕阳灿烂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嘬口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6、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塞下曲:古代歌曲名,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2.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3.引弓:拉弓,开弓。
4.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5.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6.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7. 石棱:石头的边角。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
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7、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
1.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表现了王维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做“辋川六言”。
2.复:又。
3.宿雨:昨夜下的雨。
4.更:再。
5.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6.犹:依然,还。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8、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北,长江南面。
战国时楚蜀交界处。
2.远:远自。
3.从:向。
楚国:荆门以东古属楚地。
4.江:长江。
大荒:广阔的原野。
5.海楼:海市蜃楼。
6.怜:爱。
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流自蜀地的长江。
译文:
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
高山峻岭逐渐消失,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我还是喜爱故乡水,它对我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到荆门外。
9、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的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在乌衣巷。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3.寻常:平常。
译文:
朱雀桥边丛生着野草,乱开着野花。
乌衣巷口夕阳西下。
从前在王、谢贵族的高楼大厦中筑巢的燕子,现在已经飞入平常的百姓家。
1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1.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烟雾迷漫的小沙洲。
渚,江中的小沙洲。
2.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客新添几分忧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水中月与人情投意合。
1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1.秋夕:秋天的夜晚。
2.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
3.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4.天阶:天庭,即天上。
5.坐看:一作“卧看”。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女孩儿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宫殿玉阶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
她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12、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1.陶者:烧制砖瓦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2.陶:这里作动词用,指用泥土制瓦。
3.十指:指两只手。
不沾泥:没有碰过泥巴,不劳动的意思。
4.鳞鳞(lín):形容房屋上盖的瓦就象鱼鳞一样,一片接一片。
5. 居:住。
6.大厦(shà):高大的房子。
译文: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有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13、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长久记忆。
2.沉醉:大醉。
3.藕花:荷花。
4.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
5.滩:明·毛晋汲古阁本《漱玉词》作“行”。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