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继续教育)题库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继续教育)题库

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1. 使用STC算子方法重新思考问题时,物体的()方面不在考虑范围内。

(单选B资源2. ()是指用富氧化的空气代替普通的空气,用纯氧代替富氧化的空气。

(单选B强氧化剂原理3. 为了解决技术矛盾,TRIZ理论总结了()个通用工程参数对技术的性能进行标准化描述。

(单选) C394. 实现分解混合物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

(单选) DF105. 茨维基把形态分析法的步骤分为(1234 )。

(多选) A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解释B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基本组成部分的多维矩阵C检查这个矩阵中所有的总方案是否可行D对各个可行的总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总方案6. 使用强氧化剂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123 )。

(多选) 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B用纯氧替换富氧空气C用电离射线处理空气或氧气7. 使用预先作用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C预先对物体进行特殊安排,使其在时间上有准备或已处于易操作的位臵D在操作开始前,使物体局部或全部产生所需的变化8. 技术发明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判断) 正确9. 任何技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之中,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的,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

(判断) 正确10. 预先作用原理是指如果采取的某一项措施会产生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那么这个措施就应该被反措施或预应对措施所代替,以控制其不好的影响。

(判断)错误11. 空间维数变化原理是指使一个物体或者系统产生振动。

(判断)错误1.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是整个发明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收敛式发明方式包括检验表法和形态学分析法。

增加集成度在简化的路径包括增加集成度、简化路径、双系统与多系统和子系统分离。

1.()是指如果采取的某一项措施会产生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那么这个措施就应该被反措施或预应对措施所代替,以控制其不好的影响。

(单选) B预先反作用原理2.()是指将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分解成可动但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

(单选)C 动态特性原理3. ()是指制作一个多孔的物体或者添加多空的元素(镶嵌件,涂料等等)。

(单选D多孔材料原理4. ()是指从统一的事物转变为复合材料(多种材料)和系统。

(单选D复合材料原理()是根据自然或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启发获得创新思路和方法。

(单选)B仿生类比5.使用反向作用原理的案例包括(123 )。

(多选) A用慢餐去代替快餐B在家里工作而不是增加去公司路途的时间C在大衰退时期实行扩张而不是压缩6. 使用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的具体案例包括(234 )。

(多选) B机动车上用的液压减振器C高档球鞋鞋底的气垫,给脚部提供很好的缓冲D消防救生用的充气气垫7.与系统级别的分离相关的发明原理包括(1234 )。

(多选) A相变B加速氧化C惰性环境D复合材料8.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改变经济结构体制的主要杠杆,是改造社会结构体制的强大动力。

(判断) 正确9. 所谓收敛式思维,是通过充分地想象和广泛地联想、类比等方式,达到突破原有的知识圈,诱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设想。

错误10.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的具体措施。

正确技术学习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五)个成长阶段TRIZ发展新趋势包括(123)。

(多选) A向非技术领域不断扩展B与其他设计理论的整合C从整体把握TRIZ11.用旋转运动代替直线运动,采用离心力是()的具体措施。

(单选) D曲面化原理12.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对于某一个技术系统的元素,物理矛盾有四种情况。

(判断) 错误12. 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填空)13. TRIZ主要研究工程矛盾,并把其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填空)14. TRIZ的问题模型共有四种形式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质—场问题和知识使能问题。

(填空)15. 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简答) (1)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

(2)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

(3)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使不易被观察的物体或过程被观察到。

(4)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6.提高理想度的四个方向是什么?答: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移转到超系统或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14.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化学场包括、氧化、还原和酸碱介质。

近年来,TRIZ专家们对分离原理和40 条发明原理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机制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化建设。

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一、单选A 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B )的目的是将简单问题通过物理矛盾事实上的克服得到解决。

(单选) A步骤5 B步骤6 C步骤7 D步骤8A5..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共有(C)个关键步骤。

(单选) A5 B7 C9 D11A 6..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C)的主要目标是检查解决方案的质量。

(单选) A步骤5 ;B步骤6;C步骤7 ;D步骤8 。

A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D)的目的就是将由你所发现的解决方案除去面纱,获得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单选) A步骤5 ;B步骤6 ;C步骤7;D步骤8C1. (B )创新模式是需求拉动式模式。

(单选)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C3. 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性作用是(A )的具体措施。

(单选) A周期性作用原理;B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C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D变害为利原理D 3. (A )的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未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单选)A形态分析法B德尔菲法C试错法D检验表法D2.(A )的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未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单选) A形态分析法;B德尔菲法;C试错法;D检验表法3.使用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案例包括( )。

(多选 ) A 全息照片即三维的相片 B修理牙齿的钻头高速旋转 C 高速切割塑料 D 照相机使用闪光灯,高速闪烁D1,(D)的《人口论》从反面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单选)A费尔巴哈;B马克思;C奥格本;D马尔萨斯D 1, (B )时期,创新进一步集中于能源、交通、钢铁、化工等新的大型制造领域。

A工业革命;B电气和石化产业革命;C十月革命;D二战D1,(A)的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未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单选) A形态分析法;B德尔菲法;C试错法;D检验表D1,(D)的《人口论》从反面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单选) A费尔巴哈;B马克思;C奥格本;D马尔萨斯D2. (B)的特点是通过对描述系统物—场模型的较大改变来改善系统。

(单选) A第一类标准解;B第二类标准解;C第三类标准解;D第四类标准解F1,(B )是试错法的第二步。

(单选) A猜测或尝试;B反驳或排除;C在错误中学习;D直接得到正确结论G4. 根据表8.2显示,不改变或仅少量改变已有系统有(A )种标准解。

(单选) A13;B23 ;C6;D17G4. 根据表8.2显示,简化与改善策略有(D )种标准解。

(单选) A13 B23 C6 D17H2. 和田十二法是(C)创造学研究者进行创造力开发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创造技法。

(单选) A日本;B美国;C中国;D英国H2. (A )可以说是运用TRIZ最为成功的国家。

( A韩国;B美国;C中国;D英国J 1. 焦点对象法起源于(A)的思考艺术,由哲学家康采(F.Kunze)完成了格式化。

(单选) A古希腊J 3. 技术创新最早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D)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单选) A斯密B马歇尔C瓦尔拉斯D熊彼特J 4. 将一个物体放在第二个物体中,将第二个物体放在第三个物体中,以此类推是(A)的具体措施。

(单选) A嵌套原理B重量补偿原理C预先作用原理D预先反作用原理K3. 一个完整系统中,(D )协调系统内部、技术系统与外部的相互作用。

(单选)D控制装臵L4. 利用废弃的材料、能量与物质是(C)的具体措施。

(单选) A反馈原理B借助中介物原理C自服务原理D复制原理M2.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D )个以上的TRIZ协会或学会。

(单选) A10 B20 C30 D60 M 1,(B )认为,在劳动中,人发明了工具,制造出产品,创造了外部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创造着自己。

(单选) A 费尔巴哈B马克思C奥格本D马尔萨斯P 3. 平面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在(B )左右,能较容易地为飞机提供足够的电能。

(单选) A10% B20% C40% D60%Q 2. (B )是指不使用正方形,椭圆,立方体或者平面,表面或者表格,而是用弯曲的或者圆的东西。

(单选) A反向作用原理B曲面化原理C动态特性原理D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R 4. 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B)的具体措施。

(单选) A动态特性原理B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C机械振动原理D空间维数变化原理R 3. (B)是指用软壳和薄膜代替三维构造物,用软壳和薄膜将一个物体或系统从外部环境中隔离出来。

(单选) A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B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C颜色改变原理D多孔材料原理S 4. ( B)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单选) 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基于条件的分离D系统级别的分离S 4. 实现分解混合物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D)。

(单选) AF5 BF6 CF7 DF10S 3. 实现提高温度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C)。

(单选) AF1 BF2 CF3 DF4S 4. 实现控制物体位移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B)。

(单选) AF5 BF6 CF7 DF10 S2. 20世纪(D )年代,TRIZ理论传入中国,进入21世纪后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国家支持的创新方法研究与培训的一个重要领域。

(单选) A60 B70 C80 D90S3. (C )是指改变一个物体的结构或者外部环境或者外部影响,从而导致该物体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影响。

(单选) A分割原理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C局部质量原理D抽取原理S 4. (C)是指使一个物体或者系统产生振动。

(单选) A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B 周期性作用原理C机械振动原理D空间维数变化原理S 2. (B)是指改变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的外形从对称到不对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