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工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标准概述

一般工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标准概述

3.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监督监察以及建设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1.1.3评价内容
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与实际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效性,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审查确定建设项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2.实施评价阶段,组织人员对该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提出不合格项并要求整改;划分评价单元,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综合分析,提出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对策措施。
3.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提出结论与建议,对不合格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完成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一般工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标准概述
一般工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标准
封面
参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 )D3封面格式中图D.1封面式样
内封面
参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 )D4著录项则>(AQ8001- )D4著录项格式中图D.3著录项次页样张
2.经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试运行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出该建设项目在投产运行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从而达到加强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防范重大或特大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1.1.4评价范围
根据××公司与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见附件)明确本次安全验收评价范围;同时应明确说明为该项目配套提供的××辅助工程等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1.5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主要收集该工程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选择评价方法,为第二阶段做好评价准备工作。
章标题
节标题
项目标题
评价标准
第1章概述
1.1编制说明
1.1.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1.法律、法规:国家主席令第××号、国务院令第××号及<××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和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号、公安部令第××号、质检总局令第××号、气象局第××号令等部门规章和文件;
3.标准、规范:国标、部标、行业标准等标准、规范;
前言
前言内容与报告内容应一致;时间与封面时间和印刷报告时间应相同
字体宜为宋体,章节的名称字号为小四,章的名称应加粗
字号和字体
正文
章标题采用3号黑体字(居中、3倍行距、加粗),节标题和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左对齐、1.5倍行距、加粗),正文内容文字采用小4号宋体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表头采用5号宋体字(居中、加粗),表格内容文字采用5号(为排版需要也可采用小5号)宋体字
2.总体布局绘制厂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按其功能性质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区分别进行描述:
1)生产装置区按生产工艺流程对各车间(工序)的主要设备、设施及中间储罐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如有几套不同的生产装置应设置序号分别进行描述。
4.绘制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示意图。
1.2建设单位简介
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描述成立日期、公司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类型及经营范围,并作为附件;介绍职工人数及构成;简单介绍生产、销售及利润等基本情况;概要介绍该公司的上级集团(控股)公司或主管单位情况。
1.3建设项目概况
1.明确该项目的名称、类型(新建、改建、扩建等)及其主要内容;是否得到国家或省、市、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项目批复;厂址选择是否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划要求,得到规划局发出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如果该项目的厂址设置在开发区应增加说明开发区的情况);是否得到国家或省、市、自治区环境保护(总)局或相关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书的复函等。
附件
自制附件的标题采用3号黑体字(居中、1.5倍行距、加粗),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左对齐、1.5倍行距、加粗),内容文字采用小4号宋体字,表格采用5号或小5号宋体字,选用复印件作为附件的图表排版应美观
纸张和排版
A4白色胶版字(70g以上);除特需横向排版外,均纵向排版
印刷
双面打印报告文本;附图、复印件除外
1.3.1项目厂址及周边情况
描述该项目厂址及周边情况,应包括村庄(居民点)、人流密集场所、生产企业、行政单位、被保护区、公路、铁路、航运及交通运输等。其中,厂址附近的村庄(居民点)及人流密集场所并列表。
1.3.2厂址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依据该项目的<设计>、<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新建的大型项目)及其它资料编制厂址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震及水文地质资料如下:
2.明确该项目的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总承包单位及主要土建、安装(包括特种设备)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并作为附件。
3.明确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4.描述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及其中的劳动安全防护设施费用等。
5.归纳性描述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并编制主要原/辅材料和主/副产品一览表。
1.气象条件;2.地形;3.地貌;4.工程地质;5.地震烈度;6.水文地质
描述厂址所在区域的江、河、湖、海及最高(洪)水位高程,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图>查得该项目厂址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描述该工程的设防级别。
1.3.3建构筑物、总体布局、竖向布置及道路
1.建构筑物编制主要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一览表,并进行简要描述。
4.建设项目资料:<××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项目作业场所检测报告>、<××项目地质勘探报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1.2评价目的
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