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中国古代体育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巨头。

在诸多领域都遥遥领先的中国,现在正在成为一个体育巨人。

在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片黄土地上的人,在一个世纪以前,却对西方奥林匹克竞技式体育几乎是闻所未闻。

中国是先进文明之一,以其创造发明以及对文化的热爱而闻名。

而我们观察历史,却会发现体育方面记载较少。

但是,这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实际上,中国古代体育史上那不为我们所了解的部分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而接下来,你会为我们老祖先所留下的成就、创新而惊奇。

君子之争弥漫着儒雅风度的古代射箭运动射箭是人类最早的活动之一,远在成为一项运动之前,射箭就早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了。

这项运动的神话起源可追溯到数千亿年前的一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后裔射日。

后裔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勇士,拯救万物的英雄。

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弓箭的使用对于上古仕会的进步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增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

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中国箭术演变发展着,而最重要的发展应该算是我们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带来的。

作为文人儒学家,孔子认为老师应教导学生通过习六艺来修身。

在孔子看来,“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

射礼作为古时的射箭比赛。

比赛规则跟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太一样。

他们需要表现出射箭的动作优雅,且合乎音乐节拍。

并且对周围的长辈上级毕恭毕敬。

当射礼比赛中的对手带着比较高的头衔时,必要时,他们甚至要主动的输掉比赛。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

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

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

然后开始比赛。

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

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

其实人类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

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

专家研究发现,在现代射箭比赛中。

当目标物出现在70米以外时,选手通常会把拿着箭的手臂压低,这样箭射出去时,则能飞得较高。

尽管如此,这个动作在孔子的射箭课程里却不受推崇。

按他的要求,当射击手拉开弓弦的时候,他的手肘必须保持水平。

放一碗水在手肘上要保持滴水不洒。

为达到这样的标准,儒家的射手们就需要大大的增加他们手臂的力量,但同时射箭的效果却是减弱了。

到了汉代,随着铁制器械的发展,青铜箭镞逐渐地向铁箭镞发展。

射箭运动除了在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理论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包括《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在《魏宗室常山王遵传》里边,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举行了一次射箭比赛,他把一个能容两升的酒杯,悬于百步之外,让19个运动员进行竞射,最后谁把这个酒杯射着了,谁就把这个酒杯据为己有,这在当时叫“奖杯赛”,在中国体育史上,这可是最早的一次奖杯赛了。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动得到了巨大发展。

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在武举制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

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

清朝时期,由于满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活动也带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广泛的开展。

康熙61年(1722年),曾经将“木兰秋狝”定为恒制,把承德作为涉猎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提高了整个射箭的开展。

当时,由于射箭活动比较普及,加上清代中后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射箭逐渐地从军事领域退出去了,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射箭比赛。

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左传》、《东周列国志》等书,都谈到养由基这个人。

京、汉剧传统戏《清河桥比箭》,演的就是他善射的故事。

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春秋时代的养由基是楚国名将。

他的故居“古岭北二里养家坪”就是现在荆门市拾桥镇老山乡古林村。

他自小就很会射箭,成语“百步穿杨”指的就是他。

“常蹲甲而射之,贯七札,人称神。

”他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被称为神箭手。

楚庄王时,令尹(相当于宰相)斗樾椒造反,满朝文武惊恐万分。

庄王出榜招贤:“如有能胜斗樾椒者,即封为令尹。

”养由基认为楚国能人不少,皆因奸臣当道,埋没了许多人。

既然斗贼作乱,自当应召,为民除害。

于是揭下招贤榜。

庄王见他年少英俊,端的是个将才,便当面考他。

庄王叫他射一只蜻蜓,要活的,不得射中要害。

他刚好射掉一片翅翼。

庄王满心欢喜。

楚国有只白猴十分机灵,没有一个射箭手射得着。

庄王叫养由基试一试。

养由基背了弓,握着箭去了。

箭搭上弓,还未扳开,那白猴就知道这回躲不过了,抱着树身惊恐、绝望地哀叫。

养由基扳开弓,一箭射去,就把白猴射了下来。

庄王十分满意,便派养由基去和斗樾椒决一死战。

养由基来到清河桥头(在荆门城西象山东侧),向对方喊道:“斗贼,你一向自夸箭术高超,咱们来比三箭吧!”斗樾椒喝道:“你是什么人?老鼠居然想舔猫的鼻子!”养由基笑着说:“我就是养由基,你的末日来到了!”斗樾椒哈哈大笑:“你这无名小卒,竟敢与你将爷比箭,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养由基说:“你别嘴硬,咱小爷就让你先射三箭!”斗樾椒喊道:“好小子,有种的不许动,看箭!”嗖的一箭,直朝养由基脑门射来。

养由基右手一伸,就把箭接住了。

接着飞来第二箭,养由基一伸左手,又接住了。

斗樾椒暗自吃惊,喊道:“有本事的不用手接。

”养由基耐着性子答道:“好吧!”说时迟,那时快,斗樾椒使出平生臂力扳满弓,一箭直向养由基咽喉射来。

只见养由基不慌不忙,略一低头,就把这第三支箭衔住了。

轮到养由基动手,斗樾椒脸色刷白,慌慌张张左闪右躲。

养由基不觉好笑,“斗贼,我还在试弓哩!看你怕的!”话音未落,一箭正中对方咽喉。

从此楚国人称养由基为“养一箭”。

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

当时这一带常有老虎出没,危害人民。

出于为民除害,李广经常带兵出猎。

一日,李广狩猎回来,路过虎头石村,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月色朦胧。

这里怪石林立,荆棘丛生,蒿草随风摇曳,刷刷作响。

行走间,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黑影,形如虎,似动非动。

这时,李广让士兵闪过,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中猎物,于是策马上前察看,当正要搜取猎物时,不觉大吃~惊,原来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

仔细一看,镞已入石。

这时众随从也围拢过来观看,均赞叹不已。

当时李广也不自信,又回到原处上马重射,比前更加用力,可是连射数箭,都没入石。

事后,当地百姓闻听此事更加敬慕。

匈奴也闻风丧胆,多年不敢入侵。

李广任太守时,关心土兵,将士同心,爱护百姓,水乳交融,深受军民爱戴。

脱胎于射礼的高雅游戏——投壶奴隶社会是非常重视射箭的。

奴隶主生了个男孩子,要在门上挂一张弓,并用六支箭向天地四方各射一支,表示这个男孩子长大了,要使用弓箭去征服四方。

在各种大的宴会上都要进行射礼。

自天子、诸侯及至大夫、士,各有不同的射礼仪式。

不能参加的人必须“辞以疾”,到了春秋末年,奴隶主阶级已经腐化堕落,许多人拉不开弓,射礼不能进行;于是就把射箭改成为投壶。

投壶,就是把没有箭头的箭杆投到酒壶中去。

这样一改就省力多了,用不着费劲拉弓,也不需要平时练习,到时拿起箭杆就投。

秦汉以后废除了射礼,投壶便成为一种宴宾的娱乐。

南阳汉画像石中有《投壶图》,图中间是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

投壶虽然已不是正规的礼仪,但仍是一种高雅的活动。

据《东观汉记》记载,东汉的大将祭遵,”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

”投壶和雅歌连在一起,成为儒士生活的特征。

蹴鞠一段中国足球的兴衰史当人们都认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之一的足球来自于欧洲时。

国际足球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布拉特,在亚洲足联举办的教练员训练班上所作的国际足球发展史报告中说:“足球发源于中国”。

这指的就是我国临淄城(今山东淄博市)。

不过我们当时不称它为足球,称为蹴鞠。

最早记载了蹴鞠活动的书是《战国策》。

此书记载:苏秦当了赵相,为了联络齐国共同抗秦,他对齐宣王说:齐国是一个大国,有二千里土地,数十万军队,仅临淄一个城市就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都喜欢以吹竽、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为乐。

这样的富强国家,怎能俯首听命于秦呢?由此可以看出,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距今二千三百年前,在我国的临淄城(今山东淄博市)就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蹴鞠活动。

《战国策》上记载的是蹴鞠活动开展的情况,而它的起源当然还要早些。

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写道:“蹴鞠,传言黄帝所作,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黄帝是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距今约五千年,当时还没有文字记载,所有的社会文化,都是口口相传遗留下来的“。

五千年前有没有创造蹴鞠游戏的可能呢?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陕西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很多磨制很光滑的石球。

这些地区正是当年黄帝部落游牧的地区。

实物和传说正相吻合。

在原始社会,人类有创造游戏的能力。

美洲土著易洛魁人处在原始社会的部族时代,就有球戏;我国唐尧时代也有一种“击壤”游戏。

黄帝时代当然也有可能创造简单的踢石球活动。

无论是传说,还是有文字记载,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国家。

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蹴鞠,因其冲撞性,作为一种军事上训练的活动出现在战国时期。

随后,这项运动从军队传到了汉代的皇家宫廷里。

传到上流社会中,这给王宫贵族们带去了极大的乐趣。

《西京杂记》上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大公,原出身于楚国沛县丰邑的庶民。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刘大公和刘温接到了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养老。

二老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豪华的大厦,看的是歌舞伎乐,但他对此并不满意,终天闷闷不乐。

于是,刘邦派亲信到刘大公处打听,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败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一天工作之后的娱乐活动就是斗鸡、蹴鞠:而现在住在未央宫里,没有过去的老朋友,没有斗鸡、蹴鞠,总感到不是味。

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在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

从此,太公又“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这座新城,后来就被命名为新丰城,即今陕西省临撞县的新丰镇。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