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相关要求介绍..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相关要求介绍..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相关 工作介绍
目录
• 一、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 • 二、培训相关工作介绍一一、特Fra bibliotek设备相关法律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关于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复审工作的通知》 5. 《关于启用湖南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考核管理平台的通知》 6. 《湖南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 平台使用与管理协议》 7、《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 员考核大纲》 1. 2. 3. 4.
• 第十九条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 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 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 作业。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第二十一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 遵守以下规定: (一)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 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 全技术培训; (三)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 关安全规章制度; (四)拒绝违章挥;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 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 责人报告; (六)其他有关规定。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九十九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 (五)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 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 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 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 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 定的电动葫芦等。 • (八)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 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 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 车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 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 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 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 备的显著位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 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 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 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 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 门办理注销。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九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 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 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 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 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 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触犯刑律的 ,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 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八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 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 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2000元 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置特种 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 的安全管理人员的; (二)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 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 业的; (三)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的。
• 第三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 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 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 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 外。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十五条 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 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 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 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三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 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 节能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 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 制度。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 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 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 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2009年1月24日公布,自2009年5月 1日起施行。 •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 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 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 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2011年5月3日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 施行。 • 第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 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 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 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 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 项目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 发布。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第五条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聘(雇) 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 员从事相关管理和作业工作,并对作 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按章 操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或者报告。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 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 复审申请。对持证人员在4年内符合 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 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 无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 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有关 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准予复审合格, 并在证书正本上加盖发证部门复审合 格章。
–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 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 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第四条 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的人员,应当首先向省级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指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 试机构(以下简称考试机构)报名参 加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