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单元B卷(20210210100834)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单元B卷(20210210100834)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第 1题。

12 (F IJW 戸 L nr \f |( ] 1 屮一!— £ ____ ___出J 1h 3)IJ ®内I补O40 ° N, 116 ° E )东南方向的是(1 .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 A .① B .②C .③D .④C.多处温带地区 D .均属东经度【答案】2 . C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 3〜4题。

3 .人类在探 月过程中 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 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月球()A .平均温度过低B .平均温度过高C .温度变化无常D .昼夜温差过大4 . 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太多D .月球引力太小【解析】 第3题,月壤是指月球表层岩石的风化物。

结合地球上岩石的风化条件可知,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岩石的风化。

月球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受月球公转和自转,以及无大 气层的影响,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

第4题,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小,因此引力非常小,故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这也导致月球表面宇宙辐射很强,但这些问题人类早已熟知,并 且会在探月的过程中小心应对,故A 、B 、D 项错误。

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受陨石撞击很多,但陨石究竟会撞击到月球表面的哪个区域是人类难以预估的,C 项正确。

【答案】3. D 4. C一般认为月总太阳辐射量在300MJ/m 2以上,可以使集热面积在3m 2的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读重庆市各月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题。

【答案】1 . A 2016年9月4〜5日, G20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F 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 2题。

01)妄塔利愛吧匹掘联华渤严轨州布樂1所乳.尸 45* 「尸能I Jlaii2 .历届 G20峰会举办城市( A .均在中纬地区 B .多位于西半球5.重庆( )A. 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较丰富地区B.—年中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时间达5个月C. 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丰富地区D.—年中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时间达6个月6 .重庆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 2月少于3月是因为2月太阳高度大B. 11月多于1月是因为1月昼短C.6月少于8月是因为6月地球公转的速度慢D.1月少于7月是因为1月云量多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阿贡火山开始喷发,当地已有超过14万民众撤离。

据此回答9〜10题。

9 .该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火山灰直逼700 米高空,A.地表B.地壳C.地幔D.地核【解析】第5题,重庆阴雨天较多,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较少的地区,A、C错;从图中可看出重庆一年中月总太阳辐射量在300MJ/m2以上的有5个月,所以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时间达5个月,B对、D错。

第6题,2月少于3月是因为2月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A 错;11月和1月昼长差不多,11月多于1月是因为天气状况,B错;6月少于8月是因为6月降水多,8月由于伏旱晴天多,C错;1月少于7月是因为1月云量多,7月由于伏旱晴天多,D对。

【答案】5. B 6 . D 我国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7〜8题。

7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 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们安全8 .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是()A. 可以忽略的B. 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 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 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一空联系(通信)【解析】第7题,海南文昌纬度更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更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两个卫星发射中心无人区面积都较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们安全。

与文昌相比,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第8题,太阳活动发射出的强烈带电粒子可以使电离层发生扰动,使得地面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中断,使得空间站的运行失去地面的控制,会对空间站安全产生影响,A错、D 对;即使在地面上做空间站的实验,也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只是经过大气层的削弱,影响较小,B错;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发出的能量远远大于黑子,C错。

10 .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一水圈一岩石圈B.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C.水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D.水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解析】第9题,在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

第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可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排除B。

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火山灰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并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9. C 10 . A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

读图11〜12题。

挣少-11.图中序号依次是()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11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10题,,回答【答案】7. B 8 . D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第12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答案】11. C 12 . B下图为南京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读图,完成第13题。

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

据此完成15〜16题。

15 •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A.恒星日C.恒星年B.太阳日D.回归年13 .连续几天的观测,小组成员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的运动状况是()A.静止不动B. 部分有移动C. 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D. 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解析】第13题,观测者在地球上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当于观测者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则北极星周围的恒星围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

【答案】13 . DF图为某岛国地理位置图,该岛国位于某海湾内部。

据此回答第14题。

16 .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

此长短之极。

”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A.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B. 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 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D. 影长渐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解析】第15题,一年中日影最长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冬至日。

两次测得日(表)影最长即两个冬至日,在此期间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又回到了南回归线,这为一个回归年,D正确。

第16题,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但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没有达到一年中最大,太阳辐射不是最强,A错。

冬至日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错。

中国影长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C错。

影长渐短,即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时,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从南到北昼变长,D正确。

【答案】15 . D 16 . D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8题。

14 •不考虑地形因素,秋分日该岛上位于50 ° 30 ' E上某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A. 01 : 22B. 01 :18C. 10: 42D. 10:38【解析】第14题,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6点日出。

结合地方时计算方法即可得出北京时间为10: 38。

【答案】14 . D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下图, 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

用其17 .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A. 6: 00B. 10: 00C. 14: 00D. 18: 0018 .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A.变短,顺时针移动C.变长,逆时针移动)B.变短,逆时针移动D.变长,顺时针移动【解析】第17题,图示树木影子朝向东北,太阳位于西南方;9月1日昼长夜短,18时左右太阳位于正西方;则拍摄照片时间可能是14时。

第18题,该时间之后2小时内,太阳向西运动且高度逐渐降低,则树影变长且呈顺时针移动。

【答案】17 . C 18 . D21 .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高一新生小明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600步,计1800米(轨迹见下图)。

据此完成19〜20题。

)A. 26 米B. 34 米C. 36 米22 .地表径流方向与地下水流向相反的地点是()A.甲B.乙C.丙23 .最需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地点是()A.甲B.乙C.丙【解析】第21题,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甲地海拔在D. 44 米D. 丁D. 丁825米至830米之间,甲地的黄土底面(基岩表面)海拔在800米至805米之间,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即黄土厚度)在19 •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20米至30米之间。

选A。

第22题,地表的径流方向取决于地表海拔的高低,图中乙地地表径流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乙地基岩海拔西高东低,地下水在隔水的基岩上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自西向东流,二者方向几乎相反。

选B。

第23题,丁处地表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且20 .学校面积最接近(A. 18000平方米B. 20000平方米C. 200000平方米D. 360000平方米为一个宽谷,汇集地表径流较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最需要植树造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