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开题报告】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1.如何了解旅游企业经营状况
2.收集符合旅游企业危机要素情况的研究资料
3.提问针对旅游企业解决危机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
(1)采用访谈的方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
(2)运用比较分析法,将不同旅游企业的危机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四、研究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到很多关于旅游企业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献及书籍,已经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文档。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性和敏感性的行业,伴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人口的大规模移动,使得公共卫生危机产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特别是2003年SARS的肆虐给旅游业这个新兴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正因为如此,旅游业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才被人们逐渐重视,而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又再一次使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危机的危害性。因此,正确认识公共卫生危机,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是我们有效开展旅游业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工作任务分析
1.对前人所作的关于定制企业危机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
2.通过资料的收集及调查研究,指出定制企业危机的原因。
3.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提炼,提出解决旅游企业危机的策略。
4.阐述旅游企业在运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方案拟定与分析
本文围绕旅游企业危机管理这一课题,介绍了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并提出了旅游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
当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多种难以抗拒的因素,导致任何组织与企业,不管其规模性质与类型怎样,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但会损害到企业短时期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产生多种连锁反应,特别是可能会波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见,强化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旅游企业因为其经营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与关联性,使其更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对已经出现的危机及时加以处理,就已成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国林论述了旅游业公共卫生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的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蔓延,而对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业造成损害和影响的旅游危机。其特征为,(1)危害性。旅游带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使疫情容易在较大范围内爆发。(2)突发性。人们对它难以事先预知,危机发生后留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有限。(3)不可控性。危机大多并非由旅游业自身造成,并对旅游业的各相关行业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业本身对其难以控制。(4)周期性。危机的爆发会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循环。张骁鸣戴光全保继刚论述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对旅游者而言,客观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其旅游行为模式的改变,并对其精神产生影响,使其对危机爆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游览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失去信心。对旅游企业而言,危机会使大量旅游活动停止,导致旅游企业的设施和供给能力大量闲置,加之旅游产品和旅游设施的特性,会使得旅游企业相对其他行业企业而言,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者往往不会亲自认识和体验危机事件,而是通过接受外界的以负面报道居多的信息来对危机事件加以了解,对旅游目的地形成形象不佳认知,对旅游目的地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主要任务:(1)总结、归纳参考文献的主要观点,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调查,访谈,制定量表和模型,并对量表进行测评,得到结论。(3)撰写论文。
3、论文验收:2012年2月——2012年3月
主要任务:(1)论文预答辩;(2)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李天元、王连义论述了尽管公共卫生危机对旅游业的危害确实存在,但面对朝气蓬勃的旅游业,各地的重点主要还是在于如何获得更多的旅游者和旅游收入上,很少将这一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总体来说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还很薄弱,旅游业公共卫生危机的风险仍然存在。加强旅游业公共卫生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问题。
附件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论文题目
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多种难以抗拒的因素,导致任何组织与企业,不管其规模性质与类型怎样,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但会损害到企业短时期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产生多种连锁反应,特别是可能会波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见,强化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旅游企业因为其经营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与关联性,使其更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对已经出现的危机及时加以处理,就已成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0]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 (3).
[12]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旅游规划:由当前旅游规划热引发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1,16(2).
四、毕业论文撰写提纲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二、相关基本理论介绍
(一)危机的定义
(二)危机管理定义
三、当前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
(一)产品及价格危机
(二)信誉及人才危机
(三)财务危机
(四)重大危机
四、旅游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
(一)切实树立危机意识
(二)及时建设危机预警系统
(三)注重实施危机公关措施
(四)引导旅游者改变固有行为模式
(五)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实施计划
(一)研究周期:8个月(2011年6月——2012年3月)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主要任务:(1)收集相关参考文献;(2)细化研究的技术路线。
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迅猛,其总收入已超过钢铁、军火工业,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由30年来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之近几年国家增加法定假日,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以及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使我国旅游业超常规地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通讯、建筑、饮食、旅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拉动内需。旅游还是一种最好的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它对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自然景区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建立自然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在看到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综合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需要一定的前提和保障条件,而旅游卫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旅游卫生是旅游事业的生命线。
五、参考文献
[1]黄瑾.论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J].社会科学家,2003,(4).
[2]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3]杨兴柱,陆林.旅游危机管理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6).
[4]江东权.试论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意识和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9).
[5]杜宗斌.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5,(2).
[6]侯国林.旅游危机:类型、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5,(1).
[7]陈玲.浅谈旅游企2006,(2).
[8]张双才,王玉成.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文献综述内容(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一、国内外相关综述
旅游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的触角极大地延伸到其他各个行业,外界瞬息的变故都会牵动其敏感的神经。随着国际旅游大规模发展,到1996年旅游人数达到6亿人次,其中20%到50%的人携带或面临某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人口增长、大规模旅行和人类与自然的更多接触使许多疾病产生或重新出现。谷慧敏论述了2003年的SARS危机就让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考验,我国多年来塑造的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打击,而我国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公共卫生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步开始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如何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公共卫生危机,如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管理,将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才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自然景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很多旅游景点又恰好位于经济文化特别落后的边远山区,其公用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十分贫乏和落后,与游客在吃、住、行、游、购、乐等方面的卫生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人们对于新开发的自然景点,越是原始,去旅游的兴趣越大;而越是原始的景点,越是位于社会发育形态原始、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公用基础设施差,医疗卫生的软硬件落后,而且还可能因为其特别的气侯和地理景观,使一些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因此,加强旅游卫生工作,对于自然景区地区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