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选择题1.(09北京卷3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
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9天津卷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3.(09山东卷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
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08北京卷31)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08天津卷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长为发光材料专家。
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6.(07广东卷18)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
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
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C.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7.(07江苏卷33)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把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看作是生命的最大价值,看作是自已的“生命之约”和“信念支撑”。
他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这说明A.集体主义是人人都在践行的价值观B.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方永刚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8.(07全国Ⅱ卷31)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
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
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
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07年四川卷3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
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
”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0.(07年重庆卷28)国内某企业家说:“我觉得我们企业家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要照章纳税,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财富。
这是我们的本分。
”材料表明①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②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③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一致性④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致性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11.(07年天津卷31)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
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此材料表明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影响③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着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07上海卷14)“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方永刚”三个字成为今年4月份“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他说:“人活着就要尽责,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
方永刚的事迹表明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B.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舆论C.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二、非选择题13.(09浙江卷4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
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
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
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14.(08广东卷40)材料三: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
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2)结合材料三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15.(07宁夏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平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二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材料三:据报道,2007年,来自某省农村的在京务工人员董先生当选北京市党代表并出席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
他是北京某居民小区的保洁员,15年如一日勤垦工作,深受好评。
(3)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16.(07北京卷39)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状况令人忧虑。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将古河道当作垃圾坑和排污沟,而另一些地方在古河道、古桥、古码头旁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改变了运河区域的风貌。
这些行为导致了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尽管许多地方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使大运河的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进行。
结合材料,谈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对古老运河的有效利用,既体现运河价值,又保护运河景观。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障。
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综上我们选B。
②③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
2.【答案】C【解析】本题是高考题型中常见的漫画题。
考查学生通过对漫画本身的解读,挖掘出其与当下时政热点的契合点。
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较难题。
首先要对漫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紧盯。
从漫画的标题看是“赛跑”,从题干的要求是,“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应如何去做。
再从画面看,“圆规”其实暗指一个“人”在“微笑”,左手伸出大拇指,右手叉腰,圆规的两个脚,一个是圆点,另一个是如何画出人生的轨迹图,因此,对漫画的最好的理解是,只有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完美。
故选C项。
3.【答案】B【解析】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意识或主观认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B;③④项不符合题意。
4.【答案】B【解析】本题以十七大报告内容为背景,考查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②项错误,理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理性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④项错误。
①③两项从哲学角度分析了材料中举措的必要性,符合题意。
5.【答案】 D【解析】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因此,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材料中“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的过程体现了D项中的“奋斗”。
6.【答案】A【解析】“一人”与“大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我们很容易排除其他干扰项,A 项是正确答案。
7.【答案】 BC【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判断分析能力。
方永刚的行为是在其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B 项正确;他是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C项正确;并不是人人都在坚持集体主义,A项不准确;任何个人行为都不能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D项错误。
8.【答案】 C【解析】该题考查价值观的有关问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