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方案名称:
《培养创新意识引导终身创新》
二、方案背景与目标:
1、背景:这几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就得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要想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就要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去创新,进而搞好创造发明。

为了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一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开展此项活动。

2、目标:本次活动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开展听故事学前辈、生活实践、劳动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创新点,记录创新点,思考和创造,最终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三、活动对象与人数:
科技制作选修班学生(10人)
四、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011年7月
五、方案主体:
(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以“我创新、我快乐”为主题,以各种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事物,解决身边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这项活动,选修班开展“向科学家学习活动”,多给选修班的学生讲述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并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和生活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去发现具体问题,得到启示,去发现创新点,选修班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
1、场所:学校边的敬老院、学生家里、学校实验室、仪器室、农户的田地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2、资料:各种各类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等。

3、器材:仪器室制作工具、制作材料、课本插图、网络资源、小记录本、笔等。

(三)活动过程
1、校园活动阶段:
(1)学生上网收集有关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资料,学习科学知识,并与同学交流。

(2)每周由班级学生轮流主持开展一次科学家创造发明故事的讲座、一次墙报。

(3)开展模仿别人的科技制作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4)举行科学知识竞赛,以促使学生去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5)请“发明爱好者”到学校给学生讲述他们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和经历。

(6)收集科技创新制作的图片,学生观看并说说别人的创新思路。

(7)学习使用各种制作工具,为学生讲解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校外活动阶段:
(1)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去观察思考他人做的科技创新作品。

(2)每天帮家里做一件能做的事,做的时候思考怎么做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发现问题做好记录。

(3)去农户的田地里帮忙搞生产劳动,思考如何提高劳作效率,发现问题做好记录。

(4)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能做的事,发现问题做好记录。

3、创新活动阶段:
(1)筛选在活动中记录的问题,思考改进或制作新工具解决问题的办法,选好科技创新制作的题材。

(2)学生动手进行制作,教师跟踪指导,关注学生的安全等问题。

4、总结汇报阶段:
(1)以选修班为单位开展学生作品的评选展示会。

(2)评选出“积极创新奖”、“制作精美奖”、“最佳创新奖”。

(3)将学生作品和收集的资料在实验室里展示。

(四)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通过这次科技创新意识时间活动的开展,我选修班将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开展多种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制作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后期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

以此反映出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五)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将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检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1、成果展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互相评价同学的创新作品。

3、校外科技爱好者、家长、辅导教师、学生代表对此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4、在校内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六)对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次科技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能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知识,提高了学生获取新
信息、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