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记》《英台神歌》粱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以梁祝传说为题材的戏剧、曲艺、音乐、歌谣、小说、故事、影视作品,种类繁多,影响广泛,可谓家喻户晓。
2006年,梁祝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笔者在威远县城滨河公园旧书摊闲坐,摊主老温送我一本残破的古刻线装小书,书名《英台》。
《英台》是民间刻印的一本梁祝歌谣唱词,以神歌的形式写成。
唱词分为五部分:同窗神歌(此四字为笔者添补)、有情神歌、分别神歌、叙情神歌、祭坟神歌,约有歌词308或312行。
除首尾文字少量残损外,唱词内容基本完整。
从“我们房中有便桶,站起窝尿又何妨;为何悄悄走出去,ku起窝尿像婆娘(立字去掉头上一点,为生造字,威远土语读ku)”、“山伯哥哥无音信,未必害了软脚瘟”、“我是来把贤弟拜,然何zuan出女裙钗(门字内含身字,为古体字,念zuan)”等内容看,唱词带有较明显的威远(川南)方言土语特点。
唱词结尾后,刻书人还在小书末页随意发挥,草刻“完求了”三个字,十分诙谐有趣。
英台神歌唱词古刻本在威远旧书摊上出现,虽然我们不知道神歌的音乐曲调是什么,也不知道何时何人吟唱过,但可以肯定英台神歌曾经在威远境内传唱过。
从古刻《英台》小书的古旧残破和唱词中没有“化蝶”的内容看,《英台》神歌应为梁祝歌谣古刻本中较为早期的作品,可能是清初,随客家人迁徙而带来威远,或在威远翻刻成书的。
从保护梁祝传说古文献角度,笔者将《英台》神歌唱词附录于后,供方言学家、民歌音乐家、梁祝学者和梁祝传说爱好者研究参考。
《柳荫记》这本歌书有来头,英台山伯说根由。
金钱荷叶随你唱,唱成山歌更风流。
说起当初祝英台,天姿国色好人材。
她与苏州梁山伯,二人前世修积来。
只为姻缘难成就,情深义厚不同偕。
尼山不通兰桥路,引出多少奇闻来。
一白沙岗上一家人,二老夫妇一钗裙。
英台坐在绣房里,低头不语闷沉沉。
爹娘年老无儿子,万贯家财给何人。
女儿纵有凌云志,怎奈是个女裙钗。
左思右想心不定,要到尼山攻书文。
英台移步出绣房,堂前叫声爹和娘。
别人富贵有儿郎,志气昂昂上学堂。
爹娘养儿裙钗女,勤劳恩爱梦一场。
女儿扮装男儿样,读书成名天下扬。
金榜题名耀祖宗,裙钗定要胜儿男。
祝公夫妇泪盈腮,叫声女儿祝英台。
爹娘命苦无儿子,单生女儿是裙钗。
古言女儿不出外,焉与男儿共书斋。
丑露乖出笑坏人,有何脸面归家来。
英台听得笑盈盈,轻移莲步进房门。
头上青丝打成辫,戒指钗环齐放存。
粉底靴儿穿足下,装扮年少一书生。
走上前来拿礼敬,爹娘一时认不清。
祝公二老着了忙,迎接英台到客堂。
便问相公谁家子,有何贵事到寒庄。
英台回言我姓祝,住居就在祝家庄。
父母见了开言骂,女儿为何哄爹娘。
英台微笑坐一旁,女儿特来试爹娘。
立志要把诗书念,光宗耀祖换门墙。
闻听尼山孔夫子,三千徒众读文章。
因此装着男儿样,定要辞别二爹娘。
祝公夫妇泪两行,教训女儿说一场。
女儿要去不阻挡,须当立志要高强。
切记不可去混仗,青年书生多颠狂。
若有一些差错处,爹娘臭名天下扬。
英台双膝跪尘埃,爹娘不必挂心怀。
自小看过烈女传,女儿不做狗贱才。
心猿意马拴得稳,一心头上顶纱台。
人心丫头休迟慢,书箱与我背出来。
英台辞别二爹娘,背起书箱走忙忙。
走了一程又一程,柳荫树下去乘凉。
遇着苏州梁山伯,论叙家乡议排行。
二人柳荫来结拜,同到尼山入学堂。
英台行路到河边,靴子不脱踩过滩。
山伯一见微微笑,贤弟做事有些呆。
只说你是聪明弟,谁知你是没肚才。
过河不把靴来脱,看你打湿怎交待?英台脸上发红光,尊声梁兄听端详。
读书之人敬天地,五湖四海有龙王。
此江须是浅滩水,也有水神来巡江。
因此不敢把靴脱,污了水神罪难当。
千里迢迢路途遥,山伯英台访学堂。
二人同到书馆上,英台读书五更鸣,上床睡觉不脱衣。
山伯叫声祝贤弟,你才是个懒东西。
夜夜不脱衣裳睡,身上虱虫知嘻嘻。
你不脱衣倒安逸,使我睡到冷唏唏。
英台一旁笑呵呵,故意遮盖叫哥哥。
非我夜夜连衣睡,穿的绫罗钮扣多。
睡要脱来起要扣,耽误我的好功夫。
故尔不脱衣裳睡,快点起床好读书。
英台小解要出房,山伯一见笑洋洋。
贤弟本是男子汉,何必小解要遮藏。
我们房中有便桶,立起小解又何妨。
为何悄悄出房去,蹲着解便像婆娘。
英台一旁笑盈盈,哥哥听我说分明。
读书之人要恭敬,解便不可乱胡行。
书房本是洁净地,供有圣贤与神灯。
立起解便是牛马,蹲着解便读书人。
祝英台,是裙钗,胸前一对大奶奶。
梁山伯,用手指,贤弟奶大为啥子。
祝英台,忙躲开,梁兄才是痴呆呆:男子汉,奶奶大,今后伴君陪王驾。
二英台读书三年长,归家要看二爹娘。
难舍哥哥梁山伯,真心实意情义长。
三载同床如夫妇,全未枕边会鸳鸯。
真情不敢明言讲,临别相思泪两行。
英台迈步出书房,背起书箱哭断肠。
一拜老师孔夫子,二拜左右读书郎。
转身辞别梁山伯,未曾开言泪两行。
哥哥若是将弟送,路上还有话商量。
满面愁容祝英台,背起书箱走出来。
后面走的梁山伯,前面走的祝英台。
叫声哥哥我难合,情愿与你两同偕。
临别小弟话谨记,几句藏诗慢揣怀。
尼山虽不是巫山,却有阳台在内边。
襄王未识云梦殿,空劳神女意狂颠。
行台行雨知不远,转眼高塘路隔千。
哥哥若要窥云汉,此处就是兰桥湾。
我送贤弟一里桥,手把栏杆往下瞧。
鱼在塘中双跳跃,鸟在溪边展羽毛。
来时过桥同学道,去时过桥两下抛。
贤弟思念椿萱老,理应归家报功劳。
哥哥送我二里外,看见满山都是花。
花望哥哥在言话,望兄伸手去折她。
哥哥若是胆儿大,折朵牡丹转回家。
哥哥若是不想她,你是你来花是花。
我送贤弟三里坡,层层叠叠大山多。
真个雁飞不到处,人为名利受奔波。
名成利就显父母,方是人间大丈夫。
弟未成名回家转,梁兄高中弟心欢。
哥哥送我四里井,眼望江水悠悠清。
织女早到天空候,悬空牛郎入斗牛。
哥哥若是解得透,不须乘轿上银州。
此地就是银河口,得意风流到白头。
我送贤弟五里塘,看见江边打渔郎。
当初有个姜子牙,每日钓鱼渭水傍。
胸藏韬略才学广,八十二岁遇文王。
钓鱼之人为宰相,千年万载把名扬。
哥哥送我六里长,抬头看见一磨房。
上扇麻绳吊稳当,下扇不离一根桩。
弟兄好比磨儿样,上扇不忙下扇忙。
哥哥若是能会想,学学磨儿又何妨。
我送贤弟七里村,看见高山打柴人。
当初武吉打柴卖,西歧城中打死人。
文王将他来问罪,念他行孝家道贫。
见他是个英雄汉,收在朝中做将军。
哥哥送我八里乡,望见池塘一鸳鸯。
好似人间夫妇样,同偕到老不分张。
我与哥哥在路上,好比鸳鸯一双双。
哥哥解破此情况,一齐吹箫上天堂。
我送贤弟九里山,望见农夫在耕田。
当初伊尹来避乱,耕于有辛家道寒。
纣王无道民遭难,成汤圣主王品贤。
伊尹耕田升荣显,开基商朝六百年。
哥哥送我十里台,路上言词记心怀。
回转书房莫懈怠,仔细思量慢慢猜。
一朵鲜花留君戴,牡丹不与别人开。
哥哥一时若能解,早到小弟寒舍来。
贤弟回家看爹妈,不必两眼泪花花。
弟兄结拜情义大,前世同插瓶内花。
兄在尼山也不长,也要回家看爹娘。
特意来拜贤弟驾,不知何处是仙乡。
哥哥有心到寒庄,小弟住在白沙岗。
二层楼门八字样,石柱花窗白粉墙。
凤凰常歇梧桐树,满园花开十里香。
哥哥务要早来访,迟来明月不圆光。
远远望见祝英台,背个书箱转回来。
哥哥与我多恩爱,为愿到老永合偕。
三载同床共铺盖,叫人时时挂心怀。
弟回家中去等待,不知哥哥几时来。
三英台两眼泪汪汪,不觉回到祝家庄。
进门就把书箱放,堂前拜见二爹娘。
父母双亲喜心上,果然女儿志高强。
自儿走后心不放,几乎想坏二爹娘。
英台回家上绣楼,重新梳起盘龙头。
梁兄与我情义重,三载同窗共邀游。
真情未与兄说透,叫人时刻不能丢。
这个姻缘难成就,纵死黄泉不甘休。
正月英台懒梳头,闷闷不乐坐绣楼。
来到花园无心赏,拿着针线懒心肠。
茶不思来饭不想,手托香腮泪两行。
梁兄还在尼山上,不知几时返回乡。
二月英台心凄惶,奴在闺门朝日望,如坐针毡心着慌。
三月英台瘦如柴,马家请媒上门来。
说起马家多豪富,公子德芳好人才。
重金财礼聘令爱,祝公夫妇喜心怀。
开了庚帖交媒代,英台许给马文才。
英台房中心内焦,面又热来耳又烧。
人心丫头前来报,姑娘听我说根苗。
马家请得媒人到,现在堂前把礼交。
老爷把礼都收了,姑娘你说乍开销。
英台闻言着一惊,冷水浇头怀抱冰。
珠泪淋淋往下滚,英台愁容发叹声。
爹娘害了女儿命,这段姻缘难遂心。
山伯哥哥无音信,未必害了软足瘟。
英台两眼泪汪汪,人心丫头听我讲:我的哥哥梁山伯,尤恐最近会来访。
无事你到门前望,他来便告祝九郎。
姑娘同他情义重,请进书房待茶汤。
四远远望见人一双,山伯四九走得忙。
来到我家庄门上,声声拜问祝九郎。
人心丫头问贵姓,山伯回言我姓梁。
人心急忙叫请进,迎接山伯进书房。
英台独自坐绣房,人心走进叫姑娘。
门前来了梁山伯,他说拜问祝九郎。
英台听说魂不在,好似钢刀割肚肠。
牡丹原是留你采,与你到老结同偕。
早来之日姻缘在,一对鸳鸯不分开。
来迟之日休见怪,乌鸦夺去凤凰台。
哥哥你道来得好,迟来三日梦一场。
英台绣房巧梳妆,胭脂银粉与翠香。
周身装束嫦娥样,恰似春春戏海棠。
非奴今日好打扮,皆因哥哥情义长。
因此巧装迎梁郎,二世与兄效鸳鸯。
英台打扮泪汪汪,好似一场空梳妆。
想要不到书房去,哥哥来了怎主张。
如到书房把兄会,难免过后害思相。
想来想去相见好,人心快快备酒浆。
山伯静坐在书斋,看见来了女裙钗。
头上乌云金环摆,娥媚凤眼粉团腮。
翠袄香裙花飘带,露出高底红绣鞋。
走进书房拜一拜,有劳哥哥贵步来。
山伯还礼甚痴呆,这件事儿解不开。
山伯一旁笑盈盈,贤弟何必苦相推。
弟兄尼山情义美,三载同窗在一堆。
同行同坐同床睡,从未闹房饮交杯。
贤弟若把别人配,丢下愚兄礼有亏。
英台一旁泪涟涟,尊声哥哥听我言。
奴与哥哥成姻眷,纵死阴司闭眼眠。
马家曾把媒来请,三月初三配良缘。
婚姻任从爹娘选,在家从父理当然。
山伯闻言愁起眉,英台说罢泪水滴。
人心摆上珍馐味,英台坐下把兄陪。
尊声哥哥不要悔,宽宏大量饮几杯。
今生姻缘不成对,二世与兄效于飞。
山伯坐下闷沉沉,珍馐美味不能吞。
看着英台打冷痉,不觉相思病上身。
谁知姻缘没福分,当时可是瞎眼睛。
我是来把贤弟拜,如何走出女裙钗。
我与贤弟多恩爱,三载同窗共书斋。
莫非贤弟出了外,有请姑娘说出来。
英台一旁把口开,奴家便是祝英台。
女扮男装来出外,曾与哥哥共书斋。
三载与兄共铺盖,真情不敢露出来。
路上题诗藏恩爱,哥哥不信慢揣怀。
山伯一旁开颜笑,睁眼细看祝英台。
女扮男装人不解,贤弟算得女中才。
尼山几次来遮盖,说得愚兄头难抬。
今日不把贤弟拜,怎知你是女裙钗。
英台一旁泪盈腮,哥哥怎不早些来。
今生不得成姻眷,生死黄泉要来缠。
山伯今日转还乡,英台门前泪汪汪。
山伯几次回头望,两腿尤如酥麻糖。
英台如针刺心上,哥哥定要少年亡。
山伯远去无影响,英台门外哭断肠。
拜别英台泪滚滚,英台送兄好伤情。
前世未修姻缘载,今生云遮美阳台。
英台送兄好悲哀,哥哥千记要开怀。
为妹枉把相思害,哥哥空到寒舍来。
回家另自采花戴,金菊芙蓉遍地开。
山伯出门抬头看,看见英台似天仙。
伤心眼泪如雨点,口中不住把气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