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的八项措施实用版

设备管理的八项措施实用版

YF-ED-J83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设备管理的八项措施实用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设备管理的八项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几年来的农网改造工程,使得农村电力设
备由过去的无规性、杂乱性得到了规范;各
县、区的高低压电网、设备在经济运行、安全
性能和外观工艺上都有了跨跃式的改观;设计
更加规范化,布局更加合理化。

但面对如此庞
大的工程,再大的努力,也不可能确保完美无
缺,再合理的规划设计,也不能面面俱到。


时,优质服务工程在全行业的全面推行,都对
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
现有设备的服役年限,如何做好农网改造以后
的设备管理已成为当前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课
题。

1.及时消除农网改造的遗留问题
农网改造的遗留问题很多,如:1.整改受经济约束和旧式设备框架及用户、地理环境等影响;2.农村负荷分布和大小(及发展动态)无法考察精确,使运行分配不合理,无法认定负荷中心;3.增减用户,伸缩线路,加大感性容量等,都会与原有设计相矛盾;4.受整改、运行管理、完善和业扩报装操作等人员素质、能力的影响。

这就要视情况分别予以消缺或实行二次整改以完善电网结构、消除各类缺陷。

2.规划、整理并完善设备的有关管理制度
农网设备作为电力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硬件,必然存在大量的制度、规程需要规范和管理。

同时随着农网的发展及新设备、新技术
的不断应用,使得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制度、规程也越来越多,一系列的矛盾同时就产生了:各个时期制订的制度分散在各种文件中,缺乏统一性;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出台,旧的、不切实际的制度不能及时废止,新旧制度并行使用,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新技术设备的使用,有些制度没有跟随变化及时完善,更规范的制度亟待制定,管理制度缺乏及时性。

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汇总、校对并重新编篡。

3.建立并完善电力设备档案管理
电力设备的档案资料记述并反映着电力设备有关的各种历史记录及真实资料,是具有现实和历史考验价值的技术文件材料,包括:图纸、图表、文字、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
像带、录音带,以及总结、报告、批复、统计报表等。

随着设备品种及数量大量增加,档案资料也必然越来越多。

这大量的网改资料要尽快分门别类地充实到电力设备的档案资料管理中去。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各种档案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汇总。

同时指定档案管理专责人负责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保管、统计工作;对需要存档的技术资料应做到完整、准确、系统,以便有效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电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科学研究。

4.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必然要老化,这就要对老化设备及部分氧化现象进行修复处理。

修复时尽可能采用同型号的产品,不能修复的及时清除、更换。

要在保持原有整改
基础上不断完善、再完善,用经济运行的技术手段去对待电网动态变化的趋势,让设备按照理想的方向可靠地持续运转。

同时,要根据动态管理的要求,将检修用品和事故备品分开建立备品备件库房,以保证缩短抢修时间。

5.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一流的装备和一流的技术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又需要一流的管理人员来保证。

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作为农网设备的直接管理者,电力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及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

当前电工队伍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电工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较差,加强电工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及管理培训,全面提高电工技术管理
水平也成为当前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要从人的因素上杜绝设备管理的漏洞。

同时还应注意及时克服人员中存在的各种认识误区:网改后,工作人员过于信赖整改时的一流设计,长期沉醉于改后设备终身完好的麻痹状态,或被技术权威震撼,在面对问题时不敢指出。

这模糊了人们的视线,麻痹了人们的头脑,造成工作人员过分信赖整改的完好状态,不认真巡视、管理,从而酿成事故。

6.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考核制度,奖惩落实到位
把电力设施的保护纳入供电所及工作人员的月份及年终工作指标的考核中去,通过制定严密可靠的措施,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以保证电网设备不被破坏。

要注意建立健全设备管
理奖惩制度,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要做到勤巡视、勤维修,把设备的基础管理、缺陷管理、电工的巡视线路次数和维修是否及时等情况列入各供电所及电力工作人员的月考核工作中。

设备管理定指标、定条件,及时奖惩,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把每月的设备管理情况作为年终评奖、评先、晋级和下年度是否继续任用的重要依据。

7.充分回收并利用旧料,积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
农改结束后,大量的电力设备退出了现役而产生了闲置现象。

其中不少设备还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不仅浪费了大量可用物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设备保管费用,这就要做好旧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同时还要积极采用高科
技产品,增加电网建设的科技含量,以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输、供、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大力开发和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8.动员各种力量,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
要保证农网正常运行,就必须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但是电力设施的安全保护仅仅靠电力职工和电力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注意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并充分利用各种可能利用的力量来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健康运行。

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要坚决执行《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协调公安部门联合加大对各种窃电行为和偷盗电力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与各村签订联保协议或采取其它有力的措施。

此外,还要深入基层乡村进行护电及电
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以团结各方面力量,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