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审计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作者:刘珊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6期
【摘要】内审工作的重点正逐步由合规、真实性审计向管理、效益、风险性审计发展,在常规审计项目注重防止意外情况对经营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加快对高风险新业务开展风险分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内部审计增值服务
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现实生存,更应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
内部审计应成为能动的驾御、监测和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使组织内部的制度、各业务操作环节得到持续有效控制。
内外部环境都要求内部审计改变以往以事后监督为主的职能,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积极出谋划策,内审工作的重点正逐步由合规、真实性审计向管理、效益、风险性审计发展,在常规审计项目注重防止意外情况对经营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加快对高风险新业务开展风险分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是内审工作发展的趋势
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一是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严峻的形势;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对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业务健康平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商业银行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业务流程渐趋简约,部分制度缺陷和操作风险正不断暴露。
上述变化对银行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细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内审工作不但要关心企业的现实状况,更应关注其未来发展。
内部审计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监督和评价职能的履行上,而应转变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模式,通过关注企业制度、流程缺陷和对市场、客户、产品、业务的研究,开展前瞻性审计调查,及时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建设职能,“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也与“公司治理”目标不谋而合。
二、内部审计能够帮助管理层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是企业价值链上的一个必要环节
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效益”。
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个组织的永恒主题。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说过,“内部审计是管理层的耳目。
”目前,社会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商业银行的新风险随时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各家商业银行在业务不断创新过程中,因管理跟不上,造成新旧制度脱节而形成内控“真空”;同时,又因新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出现创新业务环节形成内控“盲点”,导致创新业务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风险点。
内
部审计要及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使金融企业在保持金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内部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向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与发展,由发现型、复核型审计向预防型、增值型审计转变正是顺应这种趋势。
三、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以增加审计价值
审计工作应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创造价值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宗旨。
因此,审计人员不仅仅要扮演好“警察”角色,同时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积极出谋划策,做高管层的“智囊”、“参谋”和“顾问”,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审计信息,发挥“咨询顾问”的作用,将知识和信息形态的审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增加审计的价值可以通过三个主要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实现价值增值;二是通过管理咨询类审计为经营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来实现;三是通过加强与被审单位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帮助风险管理部门改进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审计附加值。
四、为企业提供审计增值服务的措施
内部审计的职能从传统监督检查向为内部管理服务转变,从根本上增加审计成果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依赖自身对管理控制深入了解且地位相对独立的优势,为经营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信息,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服务正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所在。
(一)重视审计建设职能的发挥
内部审计工作不但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帮助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更应该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和咨询作用,在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上多做文章,重点控制管理风险,在全局高度上发挥内部审计价值。
同时,应由关注一般风险向关注高风险领域转变,由事件事后的反推向事件事前的正向模拟测试发展,由所熟悉的基础金融工具领域向金融衍生工具拓展,由传统交易模式下的审计向产品条线的绩效审计延伸,使内部审计为经营管理“效率”与“能力”提供增值服务。
(二)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
创新需要合适的土壤,内审条线应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只要符合有利于规范经营、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改进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益的各种探索和创新,才可使审计的建设性建议更加具备操作性。
逐步形成经营生态的审计研究方法、手段,以及成熟的模式是提高增值性审计的努力方向。
(三)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与内部审计质量是有着直接关系。
国内、国际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识及业务能力,并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审计疑点的分析能力。
只有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经营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信息,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审计成果的含金量和附加值,为股东创造更大增值服务。
(四)持续提升先进审计工具的应用水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增加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推进审计技术进步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创新的思维能够促进先进审计工具的研制与开发;另一方面先进审计工具的应用也能够带动审计思维的创新。
利用审计模型及时深度挖掘有价值的审计信息,提高审计查找问题准确性和效率,努力实现审计业务的增值服务。
作者简介:刘珊(1961-),女,汉族,任职于建设银行新疆总审计室,国际注册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