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0备案号: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前 言为控制水产养殖废水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第3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代替DB33/T 453—2003。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远明、丁跃平、金彩杏、朱敬萍、钟志、刘琴、刘士忠。
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要求、测定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封闭性水体水产养殖、育苗废水的排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920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7474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9 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7481 水质 铵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GB/T 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11892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4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13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GB/T 12997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程GB/T 12998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GB/T 1299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3192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3195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T 16489 水质 硫化物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7873.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4-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3 排放要求3.1 指标分级3.1.1 当水产养殖废水排入下列水域,执行一级标准:淡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DB33/ 453—2006海水水域: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3.1.2 当水产养殖废水排入下列水域,执行二级标准:海水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淡水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3.1.3 当水产养殖废水排入3.1.1和3.1.2以外的水域时,水质必须符合待排入水域的质量要求。
3.2 标准值3.2.1 排入淡水水域的要求见表1。
表1 排入淡水水域的要求序号 项 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1 色、臭和味 水体不得带有异色、异臭和异味水体不得有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和味2 漂浮物质 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3 悬浮物质(增量),mg/L ≤50 ≤1504 pH 6.0-9.0,不超出该水域正常变动范围的1.0pH单位6.0-9.55 溶解氧,mg/L ≥3.0 --6 高锰酸盐指数,mg/L ≤8 ≤207 非离子氨(以N计),mg/L ≤0.060 ≤0.108 硫化物(以S计),mg/L ≤0.5 ≤1.09 总氰化物,mg/L ≤0.20 ≤0.3010 总氮(增量,以N计),mg/L ≤1.5 --11 总磷(增量,以P计),mg/L ≤0.20 --12 铜,mg/L ≤0.50 ≤1.013 三唑磷,mg/L ≤0.00050 ≤0.05014 敌敌畏,mg/L ≤0.10 ≤0.2015 敌百虫,mg/L ≤0.10 ≤0.2016 总大肠菌群,个/L ≤10000 --3.2.2 排入海水水域的要求见表2。
表2 排入海水水域的要求序号 项 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1 色、臭和味 水体不得带有异色、异臭和异味水体不得有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和味2 漂浮物质 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3 悬浮物质(增量),mg/L ≤100 ≤2004 pH 7.0-9.0,不超出该水域正常变动范围的1.0pH单位6.0-9.05 溶解氧,mg/L ≥3.0 --6 化学需氧量,mg/L ≤6.0 ≤10DB33/ 453—2006表2(续)序号 项 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7 非离子氨(以N计) ,mg/L ≤0.060 ≤0.108 硫化物(以S计) ,mg/L ≤0.50≤1.09 总氰化物,mg/L ≤0.10 ≤0.2010 无机氮(增量,以N计),mg/L ≤0.50 --11 活性磷酸盐(增量,以P计),mg/L ≤0.050 --12 铜,mg/L ≤0.20 ≤0.5013 三唑磷,mg/L ≤0.00050 ≤0.05014 敌敌畏,mg/L ≤0.10 ≤0.2015 敌百虫,mg/L ≤0.10 ≤0.2016 总大肠菌群,个/L ≤10000--4 测定方法4.1 淡水测定方法见表3。
表3 淡水测定方法序号 项 目 分析方法 检测下限依据标准1 色、臭和味 感官法 -- GB/T57502 漂浮物质 感官法 -- --3 悬浮物质 重量法 2 mg/L GB/T 119014 pH 玻璃电极法 -- GB/T69205 溶解氧 碘量法电化学探头法0.2 mg/L--GB/T 7489GB/T 119136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高锰酸钾法 0.5 mg/L GB/T 118927 生化需氧量 五日培养法 2 mg/L GB/T 74888 非离子氨 见附录A9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0.005 mg/L0.0033 mg/LGB/T 16489GB 17378.4-1998[19.2]10 总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0.004 mg/L0.002 mg/LGB/T 7486GB/T 748611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0 mg/L GB/T 1189412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10 mg/L GB/T 1189313 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0.050 mg/L0.010 mg/LGB/T 7475GB/T 747414 三唑磷 见附录B 0.00001mg/L --15 敌敌畏 气相色谱法 -- GB/T13192 16 敌百虫 气相色谱法 -- GB/T13192 17 总大肠菌群 发酵法 -- GB/T5750注:部分项目有多种测定方法,在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第一法为仲裁方法。
DB33/ 453—20064.2 海水测定方法见表4。
表4 海水测定方法序号 项 目 分析方法 检测下限依据标准1 色、臭和味 感官法 -- GB/T57502 漂浮物质 感官法 -- --3 悬浮物质 重量法 -- GB 17378.4-1998 [28.1]4 pH pH计法 -- GB 17378.4-1998 [27.1]5 溶解氧 碘量法电化学探头法----GB 17378.4-1998[32.1]GB/T 119136 化学需氧量 碱性高锰酸钾法 -- GB 17378.4-1998 [33.1]7 生化需氧量 五日培养法 -- GB 17378.4-1998 [34.1]8 非离子氨 见附录A -- --9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0.0002 mg/L0.0033 mg/LGB 17378.4-1998[19.1]GB 17378.4-1998[19.2]10 总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0.0005 mg/L0.0003 mg/LGB 17378.4-1998[21.1]GB 17378.4-1998[21.2]11 无机氮 GB 17378.4-1998 [21.2]12 活性磷酸盐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0.00062mg/L GB 17378.4-1998 [40.1]13 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0.0011 mg/L0.080 mg/LGB 17378.4-1998[7.3]GB 17378.4-1998[7.4]14 三唑磷 见附录A 0.00001 mg/L --15 敌敌畏 气相色谱法 -- GB/T13192 16 敌百虫 气相色谱法 -- GB/T1319217 总大肠菌群 发酵法 -- GB 17378.7-1998 [9.1]注:部分项目有多种测定方法,在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第一法为仲裁方法。
5 检验规则DB33/ 453—2006 5.1 淡水养殖废水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处理按GB/T 12997、GB/T 12998和GB/T 12999的规定执行。
5.2 海水养殖废水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处理按GB 17378.3的规定执行。
5.3 检验结果按GB/T 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数值取位与表1技术指标一致。
5.4 本标准采用单项判定法,所列指标单项超标,判定为不合格。
DB33/ 453—2006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非离子氨含量测定与换算方法A.1 对于淡水,按照下列方法测定氨氮、水温、pH 值以及盐度: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7479)、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1); 水温: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T 13195); pH 值:玻璃电极法(GB/T 6920);盐度:盐度计法(GB 17378.4-1998[30.1])。
A.2 对于海水,按照下列方法测定氨氮、水温、pH 值以及盐度:氨氮:次溴酸钠氧化法(GB 17378.4-1998[37.2],仲裁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 17378.4-1998[37.1]);水温:表层水温表法(GB 17378.4-1998[26.1]); pH 值: pH 计法(GB 17378.4-1998[27.1]); 盐度:盐度计法(GB 17378.4-19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