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


• 他们的这学期的优秀的学习成绩 | 他们这学期优秀的学习成绩
• 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伟大的创举 |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
• 加不加“的”,短语的句法关系不同:
• 我们学生 | 我们的学生 讨论问题 | 讨论的问题
• 老师同学 |老师的同学
• 3.加不加“的”的条件和规律(不讲述,请根据教材自己总结)
(四)宾语的意义类型
1.受事宾语:充当宾语的人或事物是动作、行为支配、关涉的对象。如: 他砸碎了一个玻璃瓶。 (承受者) 你应该立即告诉他。 (对象)
2.施事宾语:充当宾语的人或事物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 屋子里飞进一只鸟。
3.中性宾语:施事、受事以外跟动词有一定关联的对象。 处所:回学校 | 吃食堂 工具:洗冷水 | 写毛笔 方式:寄挂号 | 打游击 原因:躲债务 | 感谢邻居的帮忙 目的:跑生意 | 闹离婚 类别、关系:是老李 | 像青松 存现:挂着一幅画 | 冒出一缕烟 结果:去年,我家盖了新房子。
二、动语和宾语
(一)定义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 的性质。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二)动语的构成材料
1.及物动词 他承包了这家工厂。| 我们要签定合同。| 我姓张。| 你是谁?
2.不及物动词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处所:山上铺满了积雪。
相关联的人或事物: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结果:小说写完了。
……
问题讨论:
家务事,谁喜欢做呢?
他伸了伸手臂。
这件事不能怪他。
五个人跑掉了三个。
海葵不吃了。
谓语的语义类型 1.叙述性的:重在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关系到主语的事件。 由动作性动词充当:很多人在大厅里唱歌跳舞。 2.描写性的:重在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 由形容词充当:那个女孩美丽善良。 3.判断说明:重在判断说明,即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 由非动作性动词,如 “有” “是” “像” 等充当:这辆车是刚 买的。 由某些名词性词语充当:明天晴天。
• 主语的语义类型(是就主语所指的对象跟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而言的 )
1.施事:动作行为的主体。(施动者+动作)
承受者: 树被砍了。
2.受事
(受动者+动作)
对象:消息封锁得很严密。
谓语描述的对象: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谓语判断的对象:今天星期一。| 他们是学生。
3.中性 行为动作的工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因此,也不能够孤立地讨论某个句法成分。朱徳 熙在《语法答问》(P43)清楚地说明“主语是对谓语说的,宾语是
对述语说的,定语、状语是对中心语说的,我们不能离开谓语谈主语, 不能离开述语谈宾语,也不能离开中心语谈定语、状语。”
一、主语和谓语
(一)定义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多数句子都是由这两个成分构成的。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部分。
多层短语的划分:以左统右,层层切分.
短语作定语定语
多层定语
一位教师的意见 一条教师的意见




我同学的父亲的朋友 )
) )
一轮金黄色的圆月 ) )

注意:多层定语也可以是复杂短语充当的,注意把握
好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分析下列短语:
• 一张张被火光映照得通红的充满了兴奋的深色的脸庞 • 一部形象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史 •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建立根据的战略思想 •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的哲学观点
条件:谓语是判断性、评议性、描写性的, 由判断动词、非动作动词和 形容词充当。
3.时间词、处所词、方位短语作主语。
(1)今天||星期三。
(2)昨天||晴天 。来自表判断(3)五月一日||是劳动节。
(4)大楼之间||是操场。
(5)屋子里||很暖和。
描写
(6)门口||蹲着一对石狮子。
(7)墙缝里||透出一缕灯光。 表存在、出现、消失


• 最鲜最美的水果


• “水落石出”这个成语的含义

• 我们的事业能否沿着一条正确道路发展的问题

• 比较: •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作家的浪漫的风格
多层定语和联合定语的区别
(小王)的(那件)(羽绒)外套
(红的黄的白的)花 )
++
鉴别方法
联合短语作定语
交换顺序
+
加顿号
+
加“和、跟、同”
+
多层定语 -
小资料
说有易,说无难。
语言学家王力年青的时候在清华读书,受梁启超、赵元 任两位先生指导作学位论文,梁启超先生很欣赏他的文章, 赵元任先生却不怎么欣赏,在文章中挑了几处毛病,并且添了 一句批语:“说有易,说无难。”
又注:赵先生的原话是“言有易,言无难”。
关于话题(58页)
(四)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 有的定语必须加“的”:最可爱的人、美丽的桂林、才发的书
• 有的定语加不加“的”两可:新(的)书、最新(的)消息
• 2.加不加“的”的差别
• 加不加“的”,短语的意义不同:
• 老教师 | 老的教师
三斤鲤鱼 |三斤的鲤鱼
• 木头脑袋 | 木头的脑袋
孩子脾气 | 孩子的脾气
• 加不加“的”,修辞效果不同:
3.形容词兼动词 村儿里少了两个人。| 实验室坏了一台进口设备。| 他弯了弯腰。
4.不及物动词构成的中补短语 哭湿了枕头 | 气瞎了眼睛 | 走出误区
(三)宾语的构成材料 1.名词性的词语常作宾语:(见上面的例句) 2.谓词性词语作宾语有一定的条件(对充当动语的动词
具有选择限制): ①表示对待处理的动词: 加以解决 | 予以表扬|值得信任 ②表示动作始终的动词: 开始上课 | 进行斗争 | 停止讨论 ③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害怕走夜路 | 喜欢上网 | 希望有人理解 ④其它动词: 我们的任务是扫教室 | 市场显得很冷清
• (三)多层定语
• 在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内部没有组合关系的词 或短语围绕同一中心进行修饰和限制,形成递相修饰和限制的 关系,这样的定语叫多层定语。
• 那儿的许多优质铁矿石
• • •
• 那 儿 的 许 多 优 质 铁 矿石









短语作定语同多层定语的区别
• 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②类宾语失去了谓词的部分特征,通常为某些双音节动词,或以谓词为中心 的定中短语,前面的动词是准谓宾动词;
③类宾语兼有① ②类的特征,前面的动词是真准谓宾动词。 名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不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如:
建设祖国、垄断市场、销售货物、修理机器 名谓宾动词:既能带名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如:

句子定义:是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一定
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的语法单位。

句法成分的定义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是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
中的句法结构关系来确定的。

注: 句子成分是根据句子结构中的结构关系(语法关系)划分
的出来的,因此,不能离开句法结构来谈句法成分;另外,句法成分
• 描写性定语:寒冷的空气 | 蔚蓝的天空(性质、状态)

我们的祖国(领属)

今天的消息(时间)

东北的气候(处所 )
• 限制性定语: 三本书 (数量)

羊毛围巾 (质料)

防盗门窗 (用途)

为谁服务的问题 、 治理风沙的宏伟规划(同一)

(二)定语和结构助词 “的”
• 1.加不加“的”的情况
• 有的定语必不加“的”:英语书 、那个人
(8)村儿里||走了五个人。
问题讨论:
下列句子中的时间词、处所词、方位短语是作主语的吗? (1)屋里坐吧! (2)明天他去北京。 (3)广场上人们正在翩翩起舞。
(三)谓语的构成材料
1.谓词性词语常作谓语。 动词、形容词、代替谓词的代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结构项的联合短
语、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状中短语、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中补短 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
……
(五)动词的分类:宾语是动词分类的主要依据。
1.根据能否带宾语、带什么性质的宾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①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如:
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我要踢足球。
大家都笑他。(讥笑)
②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如:
她开心地笑了。
大家向他热烈地鼓掌。 不能带宾语。
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吗。
祥林嫂死了丈夫。
他坐火车。
不能带受事宾语。
她一气走了十里路。
2.根据宾语的功能类别: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如: 显得漂亮、主张离开、予以驳斥、停止攻击
动词带谓词性宾语还有很大的差别,据此可以进一步分类: ①显得主漂张亮离:开显:得主十张分马漂上亮离、开显、得主漂张亮离极开了一、下显、得主漂张漂离亮开亮污染源 ② 予以驳斥: ※予以马上驳斥、 ※予以驳斥一下、 ※予以驳斥谬论 予以严厉的驳斥 ③ 停止攻击:停止攻击别人、停止恶毒地攻击、停止恶毒的攻击 ①类宾语完整保留了谓词特征,前面的动词是真谓宾动词;
第五节 句法成分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学习和掌握九种句法成分,即 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中心语、独立语的构 成材料、结构类型和组合语序。
• 2)学习和掌握句法成分的语义类 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