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慧律禅师论得失

慧律禅师论得失

慧律禅师论得失慧律禅师论得失187.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

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244.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314.若了无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恒久,失去的终归复得,得失之心,顿然放下,即能自在。

497497..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

这种快乐是没有负担的有负担的。

515.以平等心以平等心以平等心,,过著没有欣厌取舍过著没有欣厌取舍,,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1187.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1217.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1341.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

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1930. 真实的爱是诚实、勇敢、不给人压力、不计较得失。

2423. 我们以所得维生,而以所给予的充实生活意义。

2921. 有些人终身向幻影追逐,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满足。

2978. 智者从他的敌人那儿所得到的益处,要比愚者从他的朋友那儿所得到的益处为多。

2386. 一个人从说谎所得到的全部收获是—当他说真话的时候,别人不相信。

203.得到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会是一种灾难。

326.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快乐的快乐。

342.你不能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所有的路径平坦。

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双鞋子,希望得到内心的和平,就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感觉。

443.如果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则也会得到同样的友善回报。

513.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并非顺从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脱以为酬庸。

533.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解脱。

111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是当下你就能得到解脱,你会了解因缘果报,你会承认一切的因果,你不会去怨恨别人。

1162.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220.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

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

所谓的赢,他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了什么?失去什么?1306.将生命耽于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1596. 不肯佩服别人长处的人,生活是无趣的,因为他从未得到过欣赏的快乐。

1650. 社会上的学问,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

1674. 妥协是分配糕饼的一种技巧,能使人人自以为得到最大份。

1819. 懂得因应事情发展结果的人,往往会得到更佳的结果。

1922. 因为我爱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

1939. 如果存心时刻都想利益大众,则不但众人可得利益,即自己也可以得到利益。

2002. 「无所著」是,得到一千万,还是一觉到天明。

2170. 平庸的人,会为了别人的一点批评就大动肝火,只有智者,懂得从批评他的人那里得到学习。

2501. 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一半在于知道,得到它之前必须先放弃某些东西。

2604. 假如,你不向别人期待任何东西,也不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那么任何人对你,都不会造成恐怖的现象。

但,如果你的幸福,在别人的掌握中,那么,你就必须不断地对别人怀著恐惧。

2689. 诱惑是一条不归路,表面上得到了好处,但「后门」一旦打开,你便要往陷阱中走去,哪怕只有一次。

2914.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1216.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284.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1388. 无论你失去什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2337. 自我觉知的超脱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更为健全的处理方式。

2601. 感谢打击我的人,感谢非难我的人;他们给了我磨练的机会,让我活得更升华、更超越。

2914.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

62.唯有面对现实唯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65.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283.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既超越又现实。

292.人之所以平凡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327.面对现实,才能超越现实。

智慧有如一盏灯,它轻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

497.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

这种快乐是没有负担的有负担的。

737.娑婆世间生活的定义就是磨擦娑婆世间生活的定义就是磨擦娑婆世间生活的定义就是磨擦、、斗争斗争;;极乐世界生活的定义就是解脱极乐世界生活的定义就是解脱、、自在自在。

740.「道」是解脱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缘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缘,要般若实相的叫做「道」。

741.真正的道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内在里面得大自在解脱是内在里面得大自在解脱,,行住坐卧一尘不染行住坐卧一尘不染。

745.法是叫你从痛苦(中)解脱,不是执著这个文字、外相的东西。

791.执着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无知,不能成道,不能解脱。

798.要真正解脱的人要真正解脱的人要真正解脱的人,,一定要在彻底的心一定要在彻底的心性下手性下手性下手。

864.靠自净内心的力量证悟解脱,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气筒。

866.如果内心没有解脱如果内心没有解脱如果内心没有解脱,,再大的神通再大的神通,,也没有用也没有用。

886.圣人之所以可贵,乃在于他真正解脱的智慧。

915.把终点拿到起点来用,我们今天就能过着很解脱的日子了!916.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

我们要如何才能完成菩提之道?必须面对困境,一切苦与乐,都能够观照、解脱。

922.放下,是不离自己的责任跟义务,完成心地的解脱。

938.禅是动态里面的解脱,不是静态里面的休息。

它很活跃的,有无量的妙用,在瞬息万变里面它悟到空性,而当下就可以运用六根、六尘、六识转为自性的东西,那个才是本来的面目。

940.禅是绝对自由,是生命的究竟解脱。

969.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万事若能随缘,离解脱的日子已经不远。

1006.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1032.我们要于责任与义务当中发现喜悦的解脱,不要逃避境界。

1034.持戒真正的目的是让你解脱,而不是要你在外相上打转。

1058.佛说:「修行须你们自己去行,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

」佛陀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之道的人,这道还是须要我们自己去践履的。

1068.佛教是最积极解脱的生命观,虽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当下也会归到空性。

1078.涅槃是人生最后的归趣,绝对最高的理想,且又是解脱安稳的境界,常住不变的实在,更是释尊所大彻大悟之究竟真理,为全体佛教的中心思想。

1079.解脱妙味不独饮,安乐妙果不独证。

1080.大彻大悟的圣者,在他们的眼里,生和死是同样的意义。

1097.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定讲「空」,有空的思想才有办法解脱,包括我们为人,包括日常的生活。

1111.佛法就是从自性流露出来运用于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汇点,不受束缚、不受烦恼、没有压迫、能够透视整个人生,而能够超越跟解脱,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佛法真正的精神。

1113.佛教不是只有讲临命终的事而已,也是讲你此刻当下要如何去解脱现在的苦恼。

111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是当下你就能得到解脱,你会了解因缘果报,你会承认一切的因果,你不会去怨恨别人。

1182.心中若拥有智慧、解脱,比外表穿西装的更好看。

1650. 社会上的学问,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

1688.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言语以减少为直截,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2001. 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2054.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

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方便即是究竟,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惟愿有心人善用之。

2227. 要净化生命、灭除苦痛、进入圣道,以及觉悟而解脱苦海的唯一方法,就是正念。

2301. 佛教拥有最积极、解脱的生命观——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当下皆汇入空性。

2345.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352.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239.有生必有死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人应惧生,,不应惧死不应惧死。

无生即无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究竟解脱。

258.境来不拒境来不拒境来不拒,,境去不留境去不留,,一切随缘一切随缘,,能得自在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放下即得解脱。

291.但尽凡情但尽凡情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别无圣解。

放下便是解脱放下便是解脱。

脱离我执及一切妄想分别坚固执着脱离我执及一切妄想分别坚固执着,,便是涅盘便是涅盘。

330.一体皆有两面一体皆有两面一体皆有两面,,尝试著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尝试著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使你豁然解脱将会使你豁然解脱。

427.佛法是一种解脱束缚的教育。

493.人情变化无常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才能解脱自在。

561.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727.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然后借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然后借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那更糟糕那更糟糕。

761.无相不是否认,而是透视觉悟的意思。

918.只要我们肯听经闻法、肯觉悟,开发我们内心的智慧,我们就是世间最富有的人。

944.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再庄严,也是假相,真正的佛是什么呢?觉悟的心,一颗觉性,我们这一颗清净的心,举凡每一个人,如果找到这颗清净的心,当下我们就是佛。

968.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真理,而从我们的心里彻底的去觉悟进而透视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