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以共享汽车为例

“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以共享汽车为例

“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以共享汽车为例发表时间:2019-06-24T10:39:03.98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2期作者:[导读] 本文先对“互联网+”、共享经济以及共享汽车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地分析了共享汽车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待为共享汽车的长久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天天共行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共享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的共享汽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充了市场。

为了对共享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有着更为深入地认识,本文先对“互联网+”、共享经济以及共享汽车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地分析了共享汽车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待为共享汽车的长久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经济;共享汽车;问题;对策近年来,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涉及到交通、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共享经济的价值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共享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必将得到进一步地拓展。

现阶段,中国共享经济市场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2300亿美元,并且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共享经济市场潜力无穷。

作为共享经济的领头羊,共享出行的市场容量也快速增长,预计至2019年,潜在的出行需求带来的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将成功地突破2万亿元。

在交通出行方面,当前除了轮船、飞机及轨道交通这三类交通出行方式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模式外,其他类型的交通出行基本上都已形成共享出行的格局。

其中,共享单车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其商业模式已经高度成熟化。

在此情形下,汽车共享领域也慢慢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

现阶段,中国的汽车共享出行已经迎来了井喷式的大发展,每年大约有17.7亿的订单量单、创造50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吸引250亿美元的投资,并且仍然处于加速发展的状态之中,彰显出了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共享出行在中国的发展之势不可阻挡,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经济格局和民众的日常生活。

目前,中国汽车共享出行以共享汽车、网约车、传统租赁、顺风车、P2P租车这五种模式为主,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共享汽车这一模式,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并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对策。

一、“互联网+”、共享经济与共享汽车三者之间的关系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最初以“协同消费”的理念率先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消费方式,其特点为:以第三方市场平台为依托,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成功地实现点对点的直接商品或服务的交易。

对共享经济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之后,不难发现,要想成功地实现共享经济,必须要依赖于第三方市场平台的强力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都慢慢地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便渐渐地充当起第三方市场平台这一角色,成为了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更为快捷、全面地收集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再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以一定的价格向使用者转移。

该方式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地丰富共享经济的内涵,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享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共享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催生了多个新兴行业,共享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交通出行方面,共享汽车的出现及发展便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共享汽车诞生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为优质、快捷、低成本的出行服务。

而共享汽车的研发以及推广与互联网技术有着密切关系,离不开互联网衍生品的强有力的支持,比方说二维码扫码技术、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共享汽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快捷、低成本的出行服务成为了一种现实可能。

在共享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其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使用者可以通过付出一定的金钱来获得一段时间内的共享汽车使用权,共享汽车凭借其人群覆盖率大、操作简便、智能收费等多个优势,得到了广大的消费者的青睐。

共享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的一种产物表现,并形成了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使用权共享的消费模式。

共享经济的运行模式催生了多个新兴行业,共享汽车便是其中之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互联网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优质的出行服务。

总而言之,“互联网+”、共享经济与共享汽车三者表现为“前因后果”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承接关系。

二、“互联网 +”时代共享汽车的发展现状(一)共享汽车发展历程及现状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汽车共享服务的出现及发展。

现阶段,中国已经陆续出现了多家开展汽车共享服务的组织,其中以北京易多汽车共享、杭州车纷享以及上海EVCARD这三家最为知名。

一是易多汽车共享,也被称为“一点租车”,2009年在北京成立,采用了“服务平台+资源联盟”这一运行模式。

它与汽车租赁公司展开紧密地合作,以车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自助用车服务。

其车辆主要被放置在学校、园区、车站等有着密集人流量的区域。

在使用之前,用户必须按照流程先注册,再实名认证,在此之后,才能享受自助订车、取车、还车、支付、导航等服务。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该公司所提供的共享汽车服务运用了租车时间和驾驶里程相结合的付款方式,因而用户可以全天候的根据自身需求情况自助用车。

二是车纷享,2011年在杭州成立,是我国开展汽车共享服务较早的一个组织。

当前,在杭州的60多个网点投放了数千台小排量的环保型小汽车,并拥有一个庞大的会员数量。

随着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日渐成熟,“车纷享”网络平台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自助订车、取车、还车、智能结算、支付、导航、语言等多种服务,其车辆主要被放置在商场、超市、社区、写字楼等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区域。

据统计,车纷享的用户大多集中于20至30这一年龄段,以年轻的白领为主要的客户群体,与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尝试和挑战、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个性相吻合,因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睐。

该公司也运用了租车时间和驾驶里程相结合的付款方式,因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情况随时自助用车。

三是上海EVCARD,2015年在上海成立,是一家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最初旨在为同济大学的在校师生来回两个校区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

其一共投放了大约900台运营车辆,有500个左右的网点,2500个左右的停车位。

在使用之前,用户必须先登录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完成实名注册。

由于所提供的电动车辆受到电量限制,仅支持短时间的使用,一般以30分钟为一个界限,并根据用户的使用时间来收取一定的费用。

当前该种模式在大学校园、社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推行地较为成功。

正是由于中国乘车市场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以至于吸引了国内外多个共享汽车企业的关注,其中天天共行技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当前,天天共行在全球13个国家的43个城市开展业务,从2018年开始逐步地向中国市场扩张,并希望夺得大部分的中国乘车市场,并且到2020年能够将车队扩大到20万台,使天天共行成为中国骑行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前,天天共行已经与中国公司小黄鸭展开了合作,以期待更好地接近中国市场。

其首席执行官班杰明伯格对中国市场极度看好,天天共行能够为中国的城市提供更为方便、高效、实惠的乘车服务,并在2020前为中国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中国市场需要天天共行,而天天共行将借助于中国这一庞大的市场实现进一步的大发展,对双方都着极大的益处。

(二)共享汽车存在的问题1.法律政策不完善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大多数的细则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甚至某些细则已经起到阻碍作用,更谈不上有效地发挥监管作用了。

共享汽车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模式,对现阶段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并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用户在使用共享汽车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进行认定,当前的法律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其次,在使用途中,如果用户违规驾驶而导致扣分、扣车、罚款等,责任判定问题现有的法律未做具体地说明。

最后,共享汽车与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出行方式的使用人群高度重合,共享汽车的深入发展必将给出租车、网约车等已有的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法律身份问题当前的法律没有提到,亟待确定。

2.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共享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依赖于一套成熟的、健全的信用保障体系,而当前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较为薄弱,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的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及信用意识都需要建设和完善。

一方面,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健全,不能及时的、全方位的对驾驶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特别容易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在前不久,中国国内就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滴滴司机强奸并杀害女乘客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和政府对滴滴的强烈批评。

另一方面,人为故意破坏车辆、车辆的卫生整洁、故意拿走车内设施等问题经常性发生,使得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维护资金,极大地阻碍了共享汽车的发展。

3.成本较高,赢利模式尚需拓展首先,当前的共享汽车大多数以重资产模式为主,对企业的资金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目前的共享汽车企业主要采用了下图的运营模式,其中车辆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完全向汽车制造企业购买,二是采用购买与租赁相结合的形式。

如果采用第一种途径,由于车辆购置费用较大,前期投入将会较多,企业必须要具备庞大的资金量作为支持,再加上相关政策的调整,车辆购置时不再直接给予补贴,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企业才能申请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前期投入和所具备的资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车型方面,有极少数的企业(比方说途歌和car2go)采用了燃油车型,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采用了新能源汽车。

其次,共享汽车的赢利模式尚存不足。

当前,共享汽车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租赁,使用“里程+使用时间”这一计费模式。

这一模式现阶段正处于一个市场初创期,往往会因为覆盖人群少、运营成本高等,使得汽车共享企业的日租收益远远的低于经营成本。

目前,汽车共享企业的成本主要由保险费、车位费、充电费、维护费、人工费、燃油费、充电桩等组成。

最后,规模小。

截至2018年底,国内开展共享汽车的企业的注册数量已经突破了400家,但实际的运营企业数量不到一半。

此外,那些已经开展共享汽车业务的企业,只有十几家企业向市场投放了1000辆以上的车辆,大部分的企业向市场的投放量少于500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