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区的防火设计
油罐组内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6.5.7 油罐组内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6.5.7的 6.5.7的 规定
油品类别 甲乙类 A 丙类 B 固定顶油罐 浮顶油罐 卧式油罐 以上的罐: 1000m 3 以上的罐 : 0 . 6 D 3 以下的罐, 1000m 以下的罐 , 当 采用固定式消防 0.4D 0.8m 冷却时: 冷却时 : 0 . 6 D 当采用移动式消防冷却时: 75D 当采用移动式消防冷却时 : 0 . 75 D 0.4D 0.8m 大于1000 的罐: 1000m 大于 1000 m 3 的罐 : 5 m 0.8m 3 小于等于1000 的罐: 1000m 小于等于 1000 m 的罐 : 2 m
总图新员工培训讲稿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 主讲人:陈壁辉 主讲人: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几个常用的术语 1.几个常用的术语 2.储罐组的分类 2.储罐组的分类 3.油罐组( 3.油罐组(区)防火要求 油罐组 4.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的 4.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的 防火要求 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 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
③.国外规范对油罐防火间距资料简介。 国外规范对油罐防火间距资料简介。 8.油罐组应设防火堤或防护墙。 8.油罐组应设防火堤或防护墙。 油罐组应设防火堤或防护墙 (1)立式罐组设防火和隔堤。 立式罐组设防火和隔堤。 (2)卧式罐组设防护墙。 卧式罐组设防护墙。 (3)条件具备的地区可设事故存液池及其要求: 条件具备的地区可设事故存液池及其要求: (4)五级站场容量不大于500立方米的油罐可不 五级站场容量不大于500立方米的油罐可不 500 设堤,需设高度不小于1.0米的防护墙。 1.0米的防护墙 设堤,需设高度不小于1.0米的防护墙。 (5)关于防火堤及防火墙的设计,《储罐区防火 关于防火堤及防火墙的设计, 堤设计规范》专题讲解。 堤设计规范》专题讲解。
(2)关于规范浮顶罐按0.4D计算大于20米时,可 关于规范浮顶罐按0.4D计算大于20米时, 0.4D计算大于20米时 20米计的注释取消的说明 米计的注释取消的说明。 按20米计的注释取消的说明。 (3)请阅读110至113页条文说明,加深对油罐间 请阅读110至113页条文说明, 110 页条文说明 距条文规定的理解。 距条文规定的理解。 ①.节约用地是规范编制的任务之一。 节约用地是规范编制的任务之一。 ②.技术要素:a.着火几率年平均0.448 , 技术要素:a.着火几率年平均0.448‰, :a.着火几率年平均0.448 且多为操作违规造成。 b.相邻罐互相引燃的条 且多为操作违规造成。 b.相邻罐互相引燃的条 件不仅仅是间距。 c.满足扑火操作要求 满足扑火操作要求: 件不仅仅是间距。 c.满足扑火操作要求:一是 喷射角50 60度 二是泡沫产生器破坏后, 50到 喷射角50到60度。二是泡沫产生器破坏后,挂泡 沫钩管的场地
(1)注意6条表注: 注意6条表注: 1.浅盘和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按固定顶罐 1.浅盘和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按固定顶罐 确定间距。 确定间距。 2.D的解释:最大直径大于1000立方米取直径 2.D的解释:最大直径大于1000立方米取直径 的解释 1000 或高度最大值。 或高度最大值。 3.储存不同油品的罐间距应取最大值。 3.储存不同油品的罐间距应取最大值。 储存不同油品的罐间距应取最大值
油罐组( 油罐组(区)防火要求 1.油品储罐应地上式钢罐。 1.油品储罐应地上式钢罐。 油品储罐应地上式钢罐 (1)罐顶贴地易聚集可燃气,易着火。 罐顶贴地易聚集可燃气,易着火。 (2)秦皇岛黄岛油库实例教训。 秦皇岛黄岛油库实例教训。 (3)1990年正式下令取消地下式非全罐。 1990年正式下令取消地下式非全罐。 年正式下令取消地下式非全罐
山谷风: 白天山顶热, (2) 山谷风:a. 白天山顶热,山谷气流向 形成谷底山顶环形气流。b.晚上相反 晚上相反。 上,形成谷底山顶环形气流。b.晚上相反。
海陆风示意图
陆地 海洋
海陆风: (3) 海陆风:白天海上向陆地形成的环形 气流。晚上则反之。 气流。晚上则反之。 (4) 静风地区:全年静风频率在30%以上, 静风地区:全年静风频率在30%以上, 30%以上 油气很难散发这些在选址和布置罐组时特别注 意
6.组内布置排列的限制: 6.组内布置排列的限制: 组内布置排列的限制 (1)不应超过两排。 不应超过两排。 (2)单罐容量小于1000立方米的储存丙B类油 单罐容量小于1000立方米的储存丙B 1000立方米的储存丙 品的不超过4 品的不超过4排。 (3)立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5米。 立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5 卧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3米。 卧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3
N NNE NNW NW NE NWW NEE W E SEE SWW SE SW SSW S SSE
过程: 统计各方向(16个 过程:i. 统计各方向(16个)全年出现的刮风 次数。 次数。 加权平均得出各风向年出现的平均次数。 ii. 加权平均得出各风向年出现的平均次数。 计算出每个风向年出现平均频率( iii. 计算出每个风向年出现平均频率(%计) iV. 取单位长度代表频率在相应方向线上由圆 心向外量出出现频率的值线段长度,并定点。 心向外量出出现频率的值线段长度,并定点。 连接各点即成风向频率玫瑰图。 V. 连接各点即成风向频率玫瑰图。
表6.6.9
储罐组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
储罐型式 全压力式 防火间距 球罐 介质类别 天然气凝液 或液化石油 气 液化石油气 1.0D 1.0D且不宜 大于1.5m, 两排卧罐的 间距不应小 于3m 0.5D 卧罐 全冷冻式储罐
四 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区)的防火 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 要求 布置在站场常年最小风频风向上风侧, 1. 布置在站场常年最小风频风向上风侧,应 避开不良通风或窝风地段。油罐组也应如此。 避开不良通风或窝风地段。油罐组也应如此。 1)介绍最小频风向及风向玫瑰图的形成: 介绍最小频风向及风向玫瑰图的形成:
.几个常用的术语 1.油罐组: 1.油罐组:由防火堤或防火墙围成的一个或几 油罐组 个储罐组成的储罐单元。 个储罐组成的储罐单元。 2.储罐区: 2.储罐区:由一个或多个储罐组组成的储罐区 储罐区 域。 3.防火堤:用于常压液体储组,在油罐和其他 3.防火堤:用于常压液体储组, 防火堤 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 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液态外 流和火灾蔓延的构筑物。用于常压条件下, 流和火灾蔓延的构筑物。用于常压条件下,通 过低温使气态变成液态物质的储罐组, 过低温使气态变成液态物质的储罐组,发生泄 漏事故时, 漏事故时,防止冷冻液体骤变成气体前外流的 防火堤,亦称围堰。 防火堤,亦称围堰。
储罐组的分类 1.油罐组( 1.油罐组(区)——含各种油品和原油等 油罐组 含各种油品和原油等 特点: 特点: 1).原始液态。2).上飘气。3).甲B类。 原始液态。 上飘气。3).甲 2.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罐组( 2.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罐组(区) 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罐组 特点:1).介质由气态经过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 特点:1).介质由气态经过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 成为液态。由此又分类: 成为液态。由此又分类: ①.全压力式储罐。 全压力式储罐。 ②.全冷冻式储罐。 全冷冻式储罐。 2).其组分主要是下沉气泄漏后有吸热增 2).其组分主要是下沉气泄漏后有吸热增 温过程的。 温过程的。
2.应分组布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2.应分组布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分组布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同类或相近火灾危险性的储罐成组。 宜同类或相近火灾危险性的储罐成组。 (2)常压油品储罐不应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 液储罐同组布置。 液储罐同组布置。 (3)沸溢性的油品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的油品 储罐同组。 储罐同组。 (4)地上式储罐与高位罐,卧式罐不宜同组。 地上式储罐与高位罐,卧式罐不宜同组。
–主导风向与频率风向不同与应用: 主导风向与频率风向不同与应用:
i. 主导风向的提出来自苏联,不适合我国情。 主导风向的提出来自苏联,不适合我国情。 季风气候带的我国冬季多西北风, ii. 季风气候带的我国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 东南风。主导风向互变总图选址与布置不适用, 东南风。主导风向互变总图选址与布置不适用, 较科学。 改为频率风向 较科学。
2)介绍几种小气候风向特点: 介绍几种小气候风向特点: 过山风示意图
山顶形成密束 背山形成团流 对气体散发不利
山
团流
过山风: 山顶形成密束。 (1) 过山风:a. 山顶形成密束。 背山石形成团流( b. 背山石形成团流( 风)。 对气体散发不利。 c. 对气体散发不利。
山谷风示意图
a白天山顶热,山谷气流上升 形成谷底,山顶环形气流 b晚上相反 山脊
2. 压力式和全冷冻式罐组内储罐布置不应超过 两排。 两排。 压力式不应超过12个罐, 12个罐 3. 压力式不应超过12个罐,总容量不应超过 20000立方米 全冷冻式不超过两个罐, 立方米。 20000立方米。全冷冻式不超过两个罐,总容量 不应超过30000 立方米——200000 立方米(待 不应超过30000 立方米 200000 立方米( 定)。 4. 不同储存方式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得布置在 同一个罐组内。 同一个罐组内。 储罐组内罐与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表6.6.9 6.6.9。 5. 储罐组内罐与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表6.6.9。
特点:i.取值由圆向外 取向由外向圆心。 取值由圆向外, b. 特点:i.取值由圆向外,取向由外向圆心。 ii.点与圆心距离越大, ii.点与圆心距离越大,其刮风频率越 点与圆心距离越大 高。 iii.16条方向线代表16个吹风方向。 iii.16条方向线代表16个吹风方向。 条方向线代表16个吹风方向
4.隔离堤 4.隔离堤 5.防护墙 5.防护墙 6.围墙 6.围墙 7.防火堤高度 7.防火堤高度 8.防火堤有效容积 8.防火堤有效容积 9.防火堤计算液面高度 9.防火堤计算液面高度 10.防火堤内堤脚线 10.防火堤内堤脚线 11.防火堤外堤脚线 11.防火堤外堤脚线 其他术语在讲解内容出现时,再解释. 其他术语在讲解内容出现时,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