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之路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之路
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相关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
技能要求
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社会政策分析能力,综合社区服务能力。
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一、(机关)党政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专业技术人才 四、高技能人才 五、农村实用人才 六、社会工作人才 范围22个,包括社会建设领域:指社区、农村村委会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和 其他社会团体的人员。
民政部: 2020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预计达到145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累积已 经产生206358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成一只50万人规模的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达到145万。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
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只有10%——30%学生选择了相应 的社会工作。 领域包括 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 主要原因:专业化走在职业化前面
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 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
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
儿童社会工作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
定义: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观为指导和科学的 理论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服务。
社区工作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 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
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
谁是职业的? 谁不专业?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之路
一、培训:全面贯彻落实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提高社会工 作者理论水平,增强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根据民政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对持证社工 进行培训。 二、本土社工的专业培训 三、持证上岗
社会工作者
•是一种新的职业资格。
活质量的目标。
受雇于:大部分受雇于福利机构 要求:1.具有社会工作执照;2.具有社会工作的教育背景;受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约束;4.社会工作 专业组织成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生涯。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
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达到一定水,注重社区居民参与
生态系统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重视家庭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从儿童自身及其与家庭、朋辈群体、社区、学 校、服务机构等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儿童问题,识别所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儿童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014)
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
你见过,听过,无奈?
南京虐童案养母出狱 生母孩子 下跪道歉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之路
内蒙古师范大学 呼和浩特青马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魏霞博士
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 •社区工作 •社会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本土化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
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
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区工作
民政部网站2月份发布《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行业标准,指出城镇养老机构每200名老年人应配备一名 老年社会工作者,城市社区中每1000名老年人应配备一名以上老年社会工作者,农村养老机构、农村社区 可分别参考上述标准配备。 《指南》指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救助服务、照顾安排、适老化环境改造、家庭辅导、精神 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老年教育、咨询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倡导、老年临终 关怀等。 《指南》指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应评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高龄、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基 本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协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申请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帮助 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等有需要的老年人及家庭申请政府与社会资助;协调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安排, 特别是居家照顾、社区日间照料和机构照顾之间的衔接;识别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问题,为有需要的老年 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认知调节等。
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 展。
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
作。
社会工作者
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
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
受雇于志愿机构或政府部门 专业注册社会工作者 根据受雇机构的背景,要求介入社区,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
特征
工作对象:社区和社区居民
任务:运用社会工作者的方法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并通过这一过程带动居民对社 区事务的关心,培养居民的参与精神,形成对社区的认同,从而达到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生
•根据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 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从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对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
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纳入全国专业 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