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总结考前必纠11个经济生活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汇率变动及其影响【易错盘点】在对汇率变动及其影响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汇率上升或者下降的表现及其影响。

应对策略是准确区分汇率变动的表现、弄清楚汇率变动与币值的关系、准确认识汇率变动的影响。

①汇率变动的表现:相同本币兑换外币的数量增加则本币汇率上升,相同本币兑换外币的数量减少则本币汇率下降。

②汇率变动与币值的关系:本币汇率升高,本币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

③汇率变动的影响:本币汇率下降,有利于本国引进外资,不利于本国对外投资;有利于本国出口,不利于本国进口;有利于本国收回债务,不利于本国偿还外债;有利于扩大外需,但会降低本国企业和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2.不能正确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盘点】在对影响价格的因素的考查上,通常有“供求决定价格”“国家政策决定价格”等错误说法。

应对策略是准确把握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成正比。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④国家政策影响价格。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价格,影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不能正确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易错盘点】在借助坐标图考查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时,通常的设陷方式是不能正确认识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应对策略:①弄清楚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弄清楚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变动,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③弄清楚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

价格与供给量呈正向变动。

4.不能正确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易错盘点】在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影响消费的各因素。

应对策略是全面、准确地把握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就客观因素而言,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直接的、主要的因素;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是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5.不能正确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易错盘点】在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应对策略是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公平竞争,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不能正确理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易错盘点】在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错误认识企业经营的目的,夸大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某一种因素的作用。

应对策略是正确理解企业经营的目的和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②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通过企业兼并等手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7.不能正确理解投资理财的方式【易错盘点】在对投资理财的方式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将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相关知识混同。

应对策略:弄清楚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相关知识。

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性质存款凭证债务证书股份凭证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风险性小小大—收益利息利息股息或红利,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赔偿金收益性低较高高按保险条款赔偿流通性活期强,定期差强强—偿还方式偿还本息到期还本付息不能退股,只能出售或转让保险事故发生后获得理赔特点便捷的投资稳健的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规避风险的途径8.不能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易错盘点】在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应对策略是正确分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①初次分配一般是指企业内部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差距不能过大,故要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②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手段有税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

再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但也要注意效率问题。

9.不能正确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易错盘点】对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的考查,通常的设陷方式是片面理解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应对策略:弄清楚财政收入的来源。

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明白影响收入的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0.不能正确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易错盘点】在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应对策略:准确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准确区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别含义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内容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等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基准利率、信贷规模的调整等制定者国家中央银行联系①二者都属于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②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发挥作用②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区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条件经济增长迟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经济平稳运行,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具体做法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11.不能正确理解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易错盘点】在对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不能厘清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势价格能及时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信息,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率高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局限性①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②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考前必纠13个政治生活易错点1.不能正确区分人民与公民【易错盘点】在对人民与公民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人民与公民。

应对策略是正确区分人民与公民。

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比人民范围大。

人民当家作主(不能说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能说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对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理解错误【易错盘点】在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混淆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应对策略是准确认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监督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易错盘点】在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错误理解民主的含义和特点、混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应对策略:准确理解民主的含义及特点、正确区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①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②民主的特点: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是具体的,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民主。

③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不能正确理解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易错盘点】在对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把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当作我国的基层政权。

应对策略:弄清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

不能认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政权或者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居委会和村委会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政权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不能正确理解我国政府的职能【易错盘点】在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从政府的某种作为中得出政府职能扩大或缩小的结论。

应对策略:明确政府职能并不会因为政府的某些具体做法而扩大或缩小。

6.不能正确区分全国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协的职能【易错盘点】在对全国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协的职能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将三者混同。

应对策略:正确区分全国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协的职能。

全国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不能正确区分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政府的性质和作用【易错盘点】在对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政府的性质和作用(职权)的考查上,通常的设陷方式是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职权)混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