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课微写,作文的良师
——记“名师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暨第五届“随课微写”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心得观遍了沧海无涯,烟波浩渺,方觉那一涓山间清流沁人心脾;见惯了宇宙洪荒,皓月繁星,方觉那一缕凡尘微光拨人心弦。
以简驭繁,以小见大,在一滴水中观世界,半瓣花上看人生,才更觉得回味无穷。
9月20日至9月22日,我和杨秀老师去成都棠湖小学参加了“名师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暨第五届“随课微写”专题教学研讨活动的学习。
此次活动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名师大咖,吸引了来自省内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师。
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随课微写”,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相统一。
为期两天半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加深了我对随课微写作教学知识的了解,教学理念也有所转变。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随课微写只能在中高段进行,而且只有在课堂中练习写才叫随课微写,通过学习,我真的为我这无知的想法、无知的坚持感到羞愧。
特别是当我参加了低段《坐井观天》随课微写教学设计实操作业和聆听了泡桐树小学陈铁军副校长对低段随课微写微写点的选取思路的讲解后,让我更加明确了随课微写它融入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单元,甚至是每一堂课。
在低年级,说话训练是重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练说能力?根据新课标学段目标要求,我就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不成熟的认识,就今后准备怎样在一年级开展随课微写,有效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水平说说我的想法。
随课微写,它分为实写和虚写。
实写,亦即让学生跟随课文学写作,跟着课文进行多次数、小片段的写作,使学生在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它有利于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增强学生进步的动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虚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口头表达训练。
它以教材为基础, 在文字、插图、习题中充分挖掘每一课的语言训练点, 关注字、词、句、段、篇, 通过读、记、说、背、讲等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语言积累, 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一年级侧重虚写,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做一年级随课微写的思考。
一、巧借插图培养说话能力
良好的语感要从小培养,从我们教学的点点滴滴入手。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不光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就可以,有时我们可以试着引导
孩子看图说话,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两句,能力特别好的还可以让孩子练习讲故事。
比如d、t、n、l的教学。
我尝试着让孩子运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引导孩子说话,然后让孩子猜想这是什么时候,孩子们有的说:六一,有的说元旦的联欢会,你们再想想,联欢会上还有哪些节目,孩子纷纷说:“跳舞、唱歌、吹笛子、弹钢琴”,这样的联欢会你们喜欢吗?心里高兴吗?这样引导孩子思维,再把刚才的意思用几句话串起来,从画内到画外,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
为了加深记忆,我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理清图意:联欢会,真热闹,小鼓敲。
模特跳,你吹笛子我唱歌,我们大家真快乐。
又比如gkh的教学也一样。
在教学完字母的音、形之后,我让学生仿照上节课的思路让孩子们观察图画: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们会说:鸽子在天上飞。
小蝌蚪在水里游。
小朋友在椅子上喝汽水。
然后我再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会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的,小朋友当时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怎样?这样把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假如,图画中的小朋友就是你,你什么时候来到公园,你看到什么,心里想些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二、借助语境儿歌培养说话能力
语境儿歌,朗朗上口,表达出不同的情趣。
拼音教学,每一课都安排了一首儿歌,儿歌里面除了有巩固本课拼音教学的音节外,还有学生们练说的训练点。
在教学声母gkh一课的儿歌时,我让学生先圈出小溪、小雨点、小鸭子、小鸽子是怎么说话的,然后根据这个训练点,让他们学着文中的句式,谁说话,怎么说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孩子们凭借自己的记忆,说出了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小鸡仔说话,叽叽,叽叽等。
同时,我会根据学生未提到的小动物,列举其它小动物说话的声音。
这样不仅拓宽了还在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三、识字教学培养说话能力
识字课上,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
教学识字《人体器官》时,我先后指着自己的手、足、口、耳、目等人体部位,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
然后我又让同桌学生相互指认练习说话,怎样爱护自己的手足口耳和眼睛。
这样在活动中利用学生表达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上述三点,是我学习随课微写后的一点启发,虽然目前孩子们只能说一句话,长此以往的训练下去,相信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定能得到提升。
两天半的研训学习,在漫漫人生之途中只是及其短暂,但是,我得到的心灵滋养却会在教育之路上长久弥漫,它将成为我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首先,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专业成长的指导思想。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也应当有自身的发展规划,定好自身发展的目标,规划好自己在教育事业岗位上期望的位置。
虽然我们目前的工作环境不能与城市相媲美,我们起点也不太高,但是,我们的思想境界一定要高,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其次,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
“改变,从阅读开始”,要把书本看作是学校中的“学校”。
每一个时代,都在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如果不学习,不读书,必定会遭到时代的抛弃,必定会受到时代的惩罚。
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的习惯,作为生活的必须。
要关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让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第三、要勇于探索和实践。
教育是一门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艺术。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提出,我们要开展“课堂革命”。
他说,这是一场心灵的革命,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场观念的革命,要坚持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这是一场技术的革命,要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自觉地进行“课堂革命”。
转变观念,努力实践,大胆探索,让自己在“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最后,和大家一起共勉一句话: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