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公共政策学 第9章 公共政策监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0公共政策学 第9章 公共政策监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导论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桑春红 副教授
chunhongsang@
第9章 公共政策监控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监控概述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第三节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纠正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监控概述
二、西方公共政策的监控机制
(一)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基本依据 (二)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社会舆论 (三)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司法审查
三、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一)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主体 (二)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若干思

三、公共政策监控的作用
(一) 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二) 保证公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三) 实现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四) 促使公共政策终结
四、公共政策监控的原则
(一) 封闭原则 (二) 反馈原则 (三) 能级原则
第二节 公共政策监控的运行
一、公共政策监督
(一) 公共政策监督的基本条件 (二) 公共政策监督的特征 (三) 公共政策监督的内容
(二) 根据政策监控的时态分类
1. 事前监控 2. 事中监控 3. 事后监控
(三) 根据政策监控的层次分类
1. 自我监控 2. 逐级监控 3. 越级监控Βιβλιοθήκη (四) 根据政策监控的内容分类
1. 目标监控 2. 关键点监控
(五) 根据政策监控的主体分类
立法机关的政策监控 行政机关的政策监控 司法机关的政策监控 政党系统的政策监控 利益集团的政策监控 公众和大众传媒的政策监控
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
(一) 公共政策监控的主体 (二) 公共政策监控的客体 (三) 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 (四) 公共政策监控的目标
二、公共政策监控的分类
(一) 根据政策过程的阶段分类 1. 公共政策制定监控 2. 公共政策执行监控 3. 公共政策评估监控 4. 公共政策终结监控
二、公共政策控制
(一) 公共政策控制的概念 (二) 公共政策控制的分类 (三) 公共政策控制的程序 (四) 公共政策控制的循环
三、公共政策调整
(一) 公共政策调整的依据 (二)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三) 公共政策调整的策略 (四) 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 (五) 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 (六) 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
第三节 中外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的比较
一、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一) 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二) 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三) 行政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四) 政党系统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五) 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六) 公众与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