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目录CONTENTS第一篇:金斧子受邀出席“互联网时代资产管理”沙龙助力泛资管时代---------------------- 2第二篇:资产管理业未来发展解析大有可为---------------------------------------------------------- 5第三篇:2014年资产管理机构市场份额数据 --------------------------------------------------------- 6第四篇:2014年国内主要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 --------------------------------------- 7第五篇:信托规模再创新高资产管理快速增长------------------------------------------------------- 8第六篇:银行理财产品或出新规推动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 9第七篇:2014年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 10第八篇: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变化--------------------------------------------------------- 11第九篇:阳光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机会分析------------------------------------------------------ 12①法制法规健全为行业带来的发展空间--------------------------------------------------------------- 13②策略多样化,产品个性化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13③投研规范化程度逐年提高------------------------------------------------------------------------------ 14第十篇: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 14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金斧子受邀出席“互联网时代资产管理”沙龙助力泛资管时代自从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更加规范、更加务实的新时代。

为了符合新时代下的需求,9月23日由CFA 协会发起举办的“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沙龙在深圳东海国际中心举行。

金斧子受邀出席了本次沙龙。

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在基金界颇有口碑的大成基金,两家公司分别作为传统金融、新金融两股变革力量的代表,在拥抱互联网技术的尝试上都颇有心得。

沙龙开始阶段,大成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温智敏表示,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处于社交金融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变革的重要拐点,我们要借鉴境外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创新。

温智敏还说,在现有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下,产品、渠道、团队、客户都面临大资管混业时代的巨大挑战,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是革命性力量。

而第二位特邀嘉宾,金斧子创始人兼CEO 张开兴则表示,在互联网金融的崭新风口上,金斧子的云平台战略就是最终能建立人与财富连接的生态圈。

他还说,用户对于财富保值与增值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金斧子将会解决这个痛点,提供资产综合配置、实现一战理财。

据悉,上线3年多来,金斧子已经实现200多亿的资产管理规模,在传统产品模式下理财顾问丧失了独立性,而为了帮助1000多万名理财顾问走向专业与独立的职业之路,共享互联网时代下的“泛资管”盛宴,金斧子云平台应运而出。

一方面为产品方提供全渠道一站式分销服务,另一方面为理财师打造、客观、全面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用互联网+的方式为广大投资者的财富保驾护航。

通过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提供解决方案,形成互联网财富的O2O生态圈,这就是金斧子在大资管时代下的“互联网+”探索创新。

之后,在座的许多金融分析师还与两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在资产管理领域,互联网技术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了业务模式。

如何用大数据改善投资策略和经营业务,如何用互联网让金融产品更好的匹配客户需求已然成了许多金融界精英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沙龙结束之际,许多CFA分析师也对金斧子的互联网创新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部分精英专家及分析师们甚至自愿加入到金斧子一试锋芒,其中不乏来自晨星评级等知名金融机构的资深从业者。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篇:资产管理业未来发展解析大有可为本周,有很多市场领域让人感觉不舒服。

但亚洲基金管理公司或许是感觉最不舒服的。

今年亚洲主要股市纷纷下跌,这导致已投资资产缩水,且阻碍了进一步的资金流入。

自6月达到峰值水平以来,中国股市已下跌40%。

因此亚洲投资基金最近几周遭遇大规模资金流出也就毫不意外了。

然而,即便在最近的市场动荡之前,资产管理行业也没有从其他领域所享受的亚洲增长中大规模受益。

根据咨询机构Greenwich Associates的数据,在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的亚洲机构资产中,只有2万亿美元配置给第三方管理。

不过这个数字正在上升,今年迄今,由外部管理的资产比例有所上升。

如果西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路线图的话,那么亚洲未来由第三方管理的资产会更多。

美国的机构资产总规模与亚洲相当,然而由外部管理的资产比例要高得多(80%左右)。

这是该行业需要抓住的一个巨大商机,尽管股市仍起伏不定(也许股市起伏不定恰恰凸显出了这一商机)。

此外,亚洲资产管理业也可能会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互认机制中获得提振。

这种安排使得基金能在这两个市场获准发售,两地投资额度分别为500亿美元左右。

排队争取互认资格的基金并不少:香港证监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表示,香港有500亿美元资产可能符合条件,中国内地可能符合条件的资产的规模是香港的6倍多。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三篇:2014年资产管理机构市场份额数据从资产管理机构的市场份额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和保险资产管理占有的份额最多,以我国目前60万亿的广义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来测算,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和保险资产管理份额占比分别达到了24.34%、28.58%和14.62%。

当银行储蓄率上升时,居民则会将更多的收入存入银行从而获得稳定利息。

当储蓄率下降时,居民则会减少储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扩大资产管理行业的资金管理规模,促进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从下图我们可看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走势,而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居民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投资,促进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四篇:2014年国内主要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资产管理作为一个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开始于2012年券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管制的放松,虽然起步晚,发展势头却十分迅猛。

由于政策的限制以及金融机构本身的禀赋不同,国内各类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发展极不平衡,其中信托和银行的理财产品发展迅猛,其次是保险和券商资管。

《2015-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了13.98万亿元和16万亿元;截至2014年年末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0.16万亿元和7.95万亿元。

简单算术叠加后,截至2014年底,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规模已达52.89万亿元,而我国广义的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已突破60万亿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五篇:信托规模再创新高资产管理快速增长据悉,2013年第1季度末,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额超过8.73万亿元,但2014年三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12.95万亿元,较年初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延续着2013年以来的放缓态势。

截至2014年末,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

尽管信托规模再创新高,但也面临增速放缓、风险增加等诸多问题。

由于金融压抑、经济增长和制度红利等复合因素,2014年融资类信托主导地位将会被削弱,形成融资信托、投资信托和服务信托三分天下的格局。

同时,由于银信合作业务不断规范和金融业跨界经营限制逐步放松,信托业以银信合作业务为主导的通道型单一资金信托业务模式基础也开始瓦解。

受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宏观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及区域风险加速向信托业传导。

各监管部门陆续推出了资产管理“新政”,赋予信托外的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理财产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类似信托产品的私募融资功能,可见,资产管理“泛信托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监管部门逐级明确风险防控责任,要求信托公司对未来到期的所有项目建立台账,实时监测项目风险,并对房地产、融资平台、矿产等风险隐患进行重点监测。

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银监会也强调坚持防范化解风险。

由此可见,信托业其风险抵御能力会不断增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六篇:银行理财产品或出新规推动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已有498家银行发行并登记了理财产品,存续产品51560只,总规模12.65万亿元。

近期,银监会再度就银行理财产品向业内征求意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理财业务中银行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实现理财业务的规定健康发展。

以往银行理财配置资本市场需要借助信托等通道,并且包装为预期收益型产品。

现在预期收益型产品仍是主流,净值型产品接受度有限,如果资金、证券开户成行,预计也不会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理财产品开立资金和证券账户,则打通了银行和交易所市场的通道,银行理财不再限于银行间市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篇:2014年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在我国实体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的背景下,以代客理财为特征的资产管理行业日渐壮大,并在最近一两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