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龙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龙,包括3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通过对龙的形象地描述,说明以及介绍它的诗歌和古文的介绍,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识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四、教法学法:1、教学时重视现代诗与古文的朗读指导。
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
教学时,可采用讨论与探究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书籍及网络上多查阅资料,多了解有关龙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时安排:《龙的传人》2课时《大人们这样说》2课时《叶公好龙》2课时语文天地4课时《龙的传人》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三、授课类型:新授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龙”字,你能说出带有“龙”字的成语么?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你还知道有关龙的其他故事么?学生交流对龙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认读:深渊圣旨龙凤呈祥金龙献瑞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从龙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丰富含义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接着学习四、布置作业继续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五、板书设计龙的传人深渊圣旨龙凤呈祥金龙献瑞龙到底是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段:1、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出类拔萃、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
龙王高居天上,它能唤风呼雨,翻江倒海。
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2、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象征,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
他的身体称为“龙体”,他穿的衣服是“龙袍”,他坐的椅子是“龙椅”……故宫里单是太和殿,便装饰有一万三千多条龙。
3、但龙的形象并非帝王所专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所谓“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说的就是这种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重点指导朗读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思考:为什么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无所不能,威力无比权利的象征自由、欢腾、完美4、“中国的龙则是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如今当你再读到这一句时,心里在想些什么?能不能把你心里所想得读出来呢?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试着读一读。
接着采取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等方式读课文。
三、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课文中有几次出现“龙的传人”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开关与结尾)齐读开头与结尾。
这种写法叫做前后相互照应,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强调升华主题)四、阅读欣赏阅读有关龙的故事、诗歌、词语,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五、课堂小结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在当今世界上我们中国的地位又是什么呢?(列举中国的各方面中的位置。
)从一系列的数字及实例中得知:我们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许多方面也属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总体来说,我们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很强,我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自然要有担当,能够撑的起“龙的传人”的名号,不给他丢脸,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中优美的自然段七、板书设计:龙的传人无所不能权利的象征骄傲自由欢腾完美教学反思:大人们这样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龙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意义的描述,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三、授课类型:新授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长城、三峡大坝、京九铁路线及西昌基地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龙不仅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我们现代化中国的象征。
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凝聚在无数的神话、建筑、诗歌、地名中,更把中国视为龙的化身。
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大人们是怎样评价龙的吧!二、老师感情朗读,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老师看到你们刚才听的非常的投入,你们能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我们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关于龙的神话、建筑、民俗,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
)三、感悟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诗歌,听……(放课文的范读录音)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如“搅”的读音。
四、深入学习课文出示课件,指读:“长城好像在崇山峻岭中飞舞,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
它是巨龙留下的身影?”你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长城蜿蜒于崇山之中,形似聚拢;而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说,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龙的传人的无穷的智慧和汗水。
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画出喜欢的句子,在读中悟。
找找其中的比喻句。
五、小组交流感悟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1、爷爷、奶奶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龙文化的?2、爸爸、妈妈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的?3、背诵诗歌。
二、综合练习:1、多音字:露:lu (露水) 将jiang (将来)lou (露面) jiang (大将)2、近义词: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显露----(显现)伸展---- (扩大)3、反义词:真真切切----(模模糊糊)显露----(隐形)伸展---- (缩小)三、布置作业1、回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与《春潮》进行对比,感受两篇文章的不同风格。
2、试着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板书设计]大人们这样说龙舟龙灯九龙壁神龙口龙门九龙坡长城长江京九线火箭民族腾飞龙----中国的象征教学反思:叶公好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学习《叶公好龙》,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寓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展开想象,复述《叶公好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领会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授课类型:新授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龙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很多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还记得偷铃人的愚蠢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全班交流。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
板书:叶公好龙。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连词划出生字。
2.小组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难记的生字,并想办法记住。
3.集体检查:(1) 多音字:好hǎo()发fā()还huan()hào()fà()hai ()(2)辩字义:牖:窗户。
窥:偷看。
凿: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
写:古时候是“画”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师范读。
从哪些句中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板书:非常喜欢指名读→为何这样读→指导读→师生共同读(总、分)2、叶公真的喜欢龙吗?见到真龙时的叶公怎么样?板书:害怕极了齐读→找词(表现他害怕的词)→说话练习(总起一分述)3、学生自由朗读。
4、指明读,分角色读。
四、总结。
1、学了寓言后,你觉得叶公是个什么样的人?2、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课下可收录到你的摘录本中。
五、布置作业:把《叶公好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二课时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
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
“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读寓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熟古文。
2、检查读文情况,及时纠正。
3、读文感知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