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门及导向系统
从上边可以看出,不管 是哪种类型,轿厢架都是由 上梁、立柱、底梁、拉条等 组成的框架结构。
1—上梁; 2—立柱; 3—底梁; 4—轿厢底; 5—拉条; 6—绳头组合 图4 对角形轿厢架
2轿厢体
是形成轿厢空间的封闭围壁,除必要的出入口和通风孔外不得有其他开口
(少部分国家要求轿顶开设安全窗),轿厢体由不易燃和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烟雾的材料组成。为了乘员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 于2米。为防止乘员过多而引起超载,轿厢的有效面积必须予以限制。具体可 参见GB7588-2003对额定载重量和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对应规定。在乘客电梯
图1 轿厢总体结构及其有关构件示意图
轿厢结构
1.轿厢架
(轿架 car frame)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自重和载重)
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受
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轿厢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和拉条(调节轿底水平度,防止底
板倾翘)等组成。
1、轿厢架
轿厢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 (自重 和 载重)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 安全钳动 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 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 够的 强度。
1-上梁;2-立柱;3-拉条; 4-底梁
图2轿厢架
轿厢架型式分类
轿厢架有两种基本构造,如图3 和4所示。 a、对边形轿厢架:适用于具有一面 或对面设置轿门的电梯。这种形式 轿厢架受力情况较好,当轿厢作用 有偏心载荷时,只在轿架支撑范围 内发生拉力,或在立柱发生力,这 是大多数电梯所采用的构造方式, 如图3所示。
关闭,电梯也不能起动,同时发出声响和灯光信号(有些无灯光信号)。 所以也称超载开关。
轿厢分类
由于各类电梯的用途不同,因此其轿厢结构也不一样. 1.客梯轿厢 2.住宅梯轿厢 3.医用(病床)梯轿厢 4.货梯轿厢 5.杂物梯轿厢 6.观光梯轿厢 7.汽车梯轿厢 8.矿井梯轿厢 9.冷冻电梯轿厢 10.船舶梯轿厢
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制作人:叶定富 班级:楼宇13-1
轿厢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
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其内部净高度至少应为2m。
一、轿厢结构与要求
(一 )轿厢结构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结构部 件。由轿厢架、轿厢体及有关构件和装置组成。
1—导轨加油壶;2—导靴;3—轿顶检修箱; 4—轿顶安全栅栏;5—轿架上梁;6—安全 钳传动机构;7—开门机架;8—轿厢;9— 风扇架,10—安全钳拉条;11—轿架立柱; 12—轿架拉条;13—轿架底梁;14—安全 钳嘴;15—补偿链
和通信装置。
4.称量装置
一般设在轿底,也有少数设在轿顶的上梁或者绳头板上。基本结构是在底
梁上安装若干个微动开关(触点)或重量传感器,当置于弹性胶垫上的活 络轿厢由于载荷增加向下位移时,触动微动开关发出信号,或由传感器发
出与载荷相对应的连续信号。
最基本的一个开关,在超载(超过额定载荷10%)时动作,使电梯门不能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沿着各自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导轨作升降运动,使两者在运行中平稳,不会偏摆。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
由度,使得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的主体构件是导轨和导靴;重量平衡系统的主体构件是对重和补偿
乘客电梯
载货电梯
汽车电梯
住宅区电梯
观光电梯 自动扶梯
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的构成 电梯门即装在电梯的门。电梯门从安装位置来分可以分为
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层门,装在轿厢入口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 轿厢门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中分
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
厅门
组成:主要由厅门装置、门套、门板、外开锁装置、自闭装置、厅门地坎组
成。 厅门装置:主要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锁装置。
轿门、层门及其相互关系
轿门是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是设在轿厢靠近层门的一侧,
供司机、乘客和货物的进出。简易电梯,开关门是用手操 作的称为手动门。一般的电梯,都装有自动开启,由轿门 带动的,层门上装有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的门锁。只有轿 门开启才能带动层门的开启。所以轿门称为主动门,层门 称为被动门。只有轿门、层门完全关闭后,电梯才能运 行。 为了将轿门的运动传递给层门,轿门上设有系合装置 (如门刀),门刀通过与层门门锁的配合,使轿门能带动层 门运动。为了防止电梯在关门时将人夹住,在轿门上常设 有关门安全装置(防夹保护装置)。
中为了保证不会过份拥挤,标准还规定了轿厢的最小有效面积。
轿厢体一般由轿底板(轿底 car platform;platform)、轿厢壁(轿壁 car
enclosures;car walls)、轿厢顶(轿顶 car roof)。
3.厢内装置
一般有操纵箱(轿内的操纵装置)、通风装置、照明、停电应急照明、报警
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 宅梯中采用较多。
中分门
垂直滑动门
电梯门系统的组成 电梯主要部件:轿厢、井道件、曳引机(动力源)、安全部件
(安全保护)、电气、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主要包括轿门(轿厢门)、层门(厅门)与开门关门等系统及其附属的
零部件。 在电梯门系统中层门和轿门都是为了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或轿 内乘客和物品与井道相撞而发生危险,都是电梯的重要安全保护设施。
T型导轨
T型导轨是电梯常见的专用导轨,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及良好
的可加工性能。 T型导轨的主要规格参数,是底宽b、高度h和工作面厚度k,如 图所示。我国原先用b×k作为导轨规格标志,现已推广使用国 际标准T型导轨,共有十三个规格,以底面宽及工作面和加工 方法:即以“b/加工方法”作为规格标志。
导靴
导靴是电梯导轨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叫导靴,
它可以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让轿厢只可以上下移动,导靴 上部还有油杯,减少靴衬与导轨的摩擦力 每台电梯轿厢安装四套导靴,分别安装在上梁两侧和轿厢底 部安全钳座下面;四套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梁的底部和上部.
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
导轨高度和2倍的3~5MM的调整间隙.两个导轨架间距应以1.5~ 2.00M为宜,不应大于2.5M.导轨架与导轨连接板的距离应大于 2,50MM,一般以不影响安装为宜.导轨架应与井道壁墙体固定可靠连 接. ⑴预埋钢板,此方法适应于钢筋混凝土井道,安全方便,坚固可靠.其方 法是用16~20MM厚的钢板预埋进井道壁墙体上,钢板的背面焊上钢 筋与骨架钢筋焊牢,安装时直接将导轨支架焊到钢板上. ⑵直埋,根据铅垂线将导轨架定位,把导轨支架的燕尾部直接埋入预 留孔或现凿好的孔洞中,埋入深度应不小于120MM. ⑶预埋地脚螺栓 ⑷共用导轨架 ⑸对穿螺栓固定 ⑹预埋钢铁弯钩
导轨架
导轨架的作用及其种类 1.作用 导轨架作为导轨的支承件,被安装在井道壁上。它固定了导 轨的空间位置,并承受来自导轨的各种作用力。 2.种类 导轨架有各种形状,常见的有山形导轨架、L形导轨架、框形 导轨架等三种。
导轨架的固定
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架,其间距应为导轨端面间距加上2倍的
链(绳)
导轨
一般钢导轨,常采用机械加工方式或 冷轧加工方式制作。常见的导轨横截 面形状如图所示。
电梯中大量使用的“T”形导轨如图 (a) 所示,但对于货梯对重导轨和速度为 1m/s以下的客梯对重导轨,一般多 采用“L”型图(b)导轨(规格为 L75×75×8~10)。
如图 (c)(d)(e)所示,常用于速度 低于0.63m/s的电梯,导轨表 面一般不作机械加工。 图 (f)(g)所示为一次冷轧成型的 导轨。
图3
对角形轿厢架
1—上梁; 2—立柱 3—底梁; 4—轿厢底; 5—拉条; 6—绳头组合
b、对角形轿厢架:常用在
具有相邻两边设置轿门的电 梯上,这种轿厢架在受到偏 心载荷时使各构件不但受到 偏心弯曲,而且其顶架还会 受到扭转的影响。受力情况 较差,特别对于重型电梯, 应尽量避免采用,如图4所 示。
电梯层门,是乘客在使用电梯时首先看到或接触到的部分。是电梯很重要的
一个安全设施。
轿门是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是设在轿厢靠近层门的一侧,供司机、乘客和
货物的进出。
电梯厅、轿门门板
轿门
组成:主要由门机装置、门板、安全装置以及轿门地坎以及安装组成。 门机装
置:为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它实现厅轿门的开、关门动作。主要包括电机、 控制器、减速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刀装置、轿门联锁开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