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分析 胡志全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分析 胡志全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分析胡志全
发表时间:2018-04-18T15:48:13.2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作者:胡志全孔运生李光明钱金锁吴新年郑金星
[导读] 摘要: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合理调度的基础保障,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望江县供电公司安徽省安庆市 246200)
摘要: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合理调度的基础保障,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

因此,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现今使用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改进,使电网运行更加有保障。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排方式;管理策略
1 引言
电网运行管理方式具有难度大、工作量大的特点,并且在其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方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由于电力系统结构愈加复杂化,其运行方式也正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式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的运行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是充分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

2 电网运行方式的类型
2.1 年度运行方式
年度运行方式就是对电网运行安排进行整年的统筹规划。

一般在对电网的年度运行方式进行统筹和安排时,工作人员要以上一年的电网运行特点和问题为基础,结合当前电网与电源的投产现状、检修停电计划等,对目前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合理的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对年度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安排,保证电网年度运行的稳定,加强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安全性。

2.2 月度运行方式
月度运行方式就是根据月度电力系统的负荷量预测实现对供电情况的预测,然后参照最终的预测结果对电网月度发电量以及停电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在进行月度运行安排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用电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使月度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更加合理。

2.3 日度运行方式
与前两种运行方式一样都是对电网发电量和停电检修计划进行安排的过程。

在进行日度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时,工作人员要对电网进行详细的检修,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运行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能够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良好状态。

3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原则
电网运行方式的主要原则有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其中安全性是运行方式安排中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设备的安全运行,这需要保证设备各项运行指标不超出本身的参数要求。

可靠性是指电网在安排运行方式时保证本级、下级变电站与用户三方之间供电的可靠性。

稳定性主要是指电网在运行时频率、电压和功角三个方面的稳定性,其中功角的稳定性要求的是发电机同步运行的稳定问题,发电机的的稳定性可根据受到扰动的程度分为静态稳定、动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这主要是指电网的稳定性,在设备的稳定性方面则指的是热稳定和动稳定。

灵活性是指在不同的负荷潮流下需要不同的运行方式,保持较好的灵活性,满足负荷潮流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适应意外事故发生中负荷转移、调整的需求。

经济性是指变压器及其电力线路的经济运行方式,运用实用性较强的节能技术能够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实现变压器的调整和电网的改造,利于降低系统地损耗率,以此促进电网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加强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
4.1 改造电网的节电技术
对电网节电进行改造,目的是将电网的投资增加,按照当前的电网改造费用将电网供电容量增加,在对供电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电网,进而实现降低线路损伤与老化的目的,从而把电力损耗降低,确保电网更加经济的运行。

在改造期间,工作者要提升对变压器质量与性能的需求,按照城市与农村的用电情况,选择负荷不同的变压器。

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与条件。

供电网线与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会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产生影响。

就农村电网而言,公司需要加大力度控制电网计算机设备,从而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

为电网的安全性建设和经济型建设而做出贡献。

在整个电力总损耗中,供电电路线网与变压器的电力损耗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工作者需要按照专业性的技术科学的规划与分配网线与变压器设备,利用二者之间的优化与组合,进而将电力损耗降低。

4.2 合理安排运行设备的检修制度
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须注意将检修时间安排于负荷较低阶段进行,并且需要尽量算段检修时间。

最好是制定检修计划,做好规范化的细节管理,可以引进先进的高科技管理方式,开展经济的、合理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查找电网系统中需要检修的设备和线路,尽量降低电网在检修期间的损耗程度,减少电网停电的次数。

在检修人员的素质方面,需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专业化检修训练,引导检修人员确定认真谨慎的检修态度,不断提升自己对设备的检修能力和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给予电网设备及时的、准确的维修方式,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配网的优化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运用现代先进的数据化方式加深对电网的数据分析程度,将电网的运行环境和各运行参数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如加强对电网故障类型的分析力度,和对母线与电感回路稳定性的核算分析能力,以强化电网对故障的排除能力。

4.3 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和保护机制
这主要是为了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故障出现之前解决异常情况,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安全状态。

主要是利用一些新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建立较为先进的电网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电网运行的异常状况,然后发出预警,方便工作人员尽快解决处理。

而保护机制主要是实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继电器的保护,能够有效控制电网运行线路的损耗。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要根据本地区具体的电力需求合理安排,科学管理,才能保证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优化,保证电力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袁德.电力市场中发电设备检修计划协调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侯佑华.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D].天津大学,2010.
[4]袁明虎.基于Multi-Agent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研究及仿真软件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朱勇.内蒙古500kV变压器状态评估与状态检修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