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学设计基础

光学设计基础

有些光学系统可以是这种简化的系统,如:低倍显微镜、开普勒 望远镜、具有棱镜或透镜转像系统的望远镜等;也有一些光学仪器 不能认为是薄透镜光组,如:照相物镜、广角物镜、大数值孔径的 高倍显微物镜等。对于这种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要与求解初始 结构一起进行,它的外形尺寸就是像差校正好以后的结构尺寸。
二、典型光学零件的外形尺寸计算
W / 4
特点:①计算方便、简单 ②判断明了、迅速 ③能直观判断修正参数的变更方向
只适合小象差系统
象差容限
例如:小象差系统 L, SC, lFC
一个概念:焦深, 纵向象差的度量单位
W
n l 2
Um 0
du2
n 2
um2l
n 2
um2l
4
2l
num 2
显微、望远物镜

Lm 0
系统仅有 初级球差
大视场 摄影物镜 全部七种象差 大孔径 投影物镜
简单,双胶合 (双分离) 称小象差系统
无须校正轴上点象 差,主要为轴外点 象差,适当校正光 栏球差,比较复杂
复杂 称为大像差系统
第二章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
§1.概述
所谓光学系统设计就是根据使用要求, 来决定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数据,即决 定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各 光组的结构等。
特点: ① 适合高质量物镜检查 ② 主观性大,因人而异
传递函数(OTF)
看成对星点的定量说明
(调制)
传递函数测试仪MPTTFF OTF (相位)
二、瑞利判断
定义:波面和参数球面最大差别不超过 / 4
时,此波面可看成无缺陷的,称为瑞利判 断
W / 4
以最大波象差作为成像质量的标准,并且
一、代数法-PW方法
光学设计中用PW方法目的是按初级象差 理论求取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以供作光路 计算校正象差之用。在求解光学系统的初始 结构时,按初级象差公式计算,并略去透镜 的厚度,因此,它是一个近似解,其近似程 度决定于所设计的系统的视场和孔径。
PW形式初级像差系数
k
SI
k
hP
i1 k
所以
在小象差系统时,仅为使用条 件的标志,不反映象差情况。
在大象差系统中,尤其是摄影 系统,分辨率作为质量指标之 一来评价。
四、点列图
一般评价范围:天文望远物镜,摄 影物镜
定义:由一点发出的许多光线经光 学系统之后,由于象差存在,其与 象面的交点不再位于同一点,而是 形成散开的图形,称之为点列图
i 1 k
k
P ni i i i u W i i i u
i 1 k
S II
i1
S III
i 1 k
i 1
hz P J W
i 1
hz2 P 2J k hz
h
i1 h
W
J2
k i 1
1 u hn
k SIV i1
J2
k i 1
n n nnr
k
SV
i 1
k i 1
hz2 h2
k
P 3J
i 1
hz2 W h2
J
2
k i 1
hz h
3 h
u n
n n nnr
J
2
k i 1
1 h2
1 n2
二、 从已有资料中选择初始结构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光学设计技术的提高, 人们已经设计出很多性能优良的各种光学系统, 并把这些资料载入技术档案和专利文献中。有些 光学设计手册也专门收集了有关设计资料。如能 从这些专利文献中选择一些光学特性与所设计的 物镜尽可能接近的结构做为初始结构,不但会给 设计者节省好多时间,而且也容易获得成功。尤 其是,设计高性能的复杂物镜时,一般都从专利 文献中选择初始结构。
在进行外形尺寸计算时,首先要根据要求拟定光学系统的原理 图。合理的光学系统原理图能够保证系统得到良好的成像质量。其 次是按技术要求确定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外形尺寸。对某些光学 系统还要进行光能量计算。最后是确定系统各部件的基本特性,以 便选择各光组的结构。
为了简化各种类型光组的计算,可以把光学系统看成是由一 系列无限薄的光组组成的。经过简化后的光学系统就可以用理想 光学系统的理论和公式进行外形尺寸计算。
存在问题
有时两个物镜分辨率一样,但其粗线条的 明晰程度可能不一样。
实际上一 一个 个质 质量 量较 较好 差
但是分辨率是反映不出来的 ∴往往看“象质”补偿(主观性)
象发不发闷 观察粗线条拖不拖尾巴
带不带颜色
星点检验法
观察点光源通过物镜所得到象斑的形状 (a) 物镜没有象差时或接近没有象差时 --象斑是艾利圆。 (b) 同心度不好,玻璃不均匀或留有工艺 应力都会使星点形状不对称或不规则。
角度: 1.22(弧度值)或 140
D
D
显微物镜
0
0.61
n sin u
0.61
NA
摄影物镜
N 1475 D f
结论
分辨率与使用要求有较为密切联系,与象差 的联系不密切
相 相对孔径(或NA)
分辨率照明条件,观测对象 关 及背景、接收器
2 ,2Y or D
f
从视场中心 边缘
0
N
I (x) I0 Ia cos(2 vx)
Imax I0 Ia
Imin I0 Ia
M Imax Imin Ia 1 Imax Imin I0
I (x) I0 (1 M cosx)
成像的线条位置不在理想成像的线条像位置 上,即: 理想的亮度分布
I (x) 1 M ( ) cos 2 vx
为了保持色差不变(或变化很小),更换玻璃时,应尽量选 用色散(或阿贝常数)接近的玻璃。另:若选择的初始结构单色 像差很好,而色差不好,也可用更换玻璃的方法校正色差。
四、估算高级像差
在选择已有结构时,往往有很多光学特性相近的结构供我们 选择,这要由结构的高级像差来决定,应该选高级像差小的那个 结构作为初始结构。由像差理论可知,当系统的边缘孔径或视场 校正了像差以后,在系统各带区孔径或带区视场有最大剩余像差, 它的大小完全由高级像差决定。因此我们可以用剩余像差大小来 估算高级像差。
点列图 适合大象差系统,主要是摄影物镜
分辨率 :lp / mm
比较适合大象差系统
传递函数(MTF) 对于大象差系统,无论是高对比或是低对 比都是适合的,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方法,并 且与检验方法配合很好。
③检验方法(测试)
目视分辨率板
方法简单,意 义明确,其对细 节分辨率有定量 的表示,但对于 较粗线条的成像 质量不能作定量 评价。
五、检查边界条件
在进行像差校正之前一定要检查边界条件,因为经过缩放以 后的结构往往会出现透镜中心厚度变薄边缘变尖的情况,在设计 时要随时检查,以免浪费时间。对于正透镜要检查边缘厚度是否 变尖;对于负透镜要检查中心厚度是否太薄。此外还应注意工作 距是否满足要求。边界条件满足后再开始像差校正就不会出问题 了。
作法:把入射光瞳的一半分成极坐 标或直角坐标
(1)光线均匀地分布在入射面上
(2)光点密度程度可以用来衡量 光学系统的质量优劣
缺点:计算量特别大
因为追迹的光线越多,评价就越精确, 越能反映出象上光强分布的情况。
例如:入瞳分布400等分
半部为200等分 4个视场 5个色光 5次离焦,找最佳象面
4、仪器的使用条件: 根据仪器的使用条件,要求光学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抗振性、
耐热性和耐寒性等,以保证仪器在特定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
二、光学系统设计过程概述
1、外形尺寸计算 2、初始结构的选型与计算 3、像差校正和平衡 4、像质评价
§2 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一、外形尺寸计算的任务
设计光学系统原理图,确定基本光学特性,使其满足给定的技术 要求,即确定NA或D/f′、2y或2ω、β、f′、共轭距、后工作距、 光阑位置和外形尺寸。
,
X
' T
,
X
' S
,
X
' TS
,
yZ'
象差的表示 简单表示
(A)轴上点象差(单色象差):L', SC'
L' L' l ' 实理
SC KS
A
白光:轴上点位置色差
lFC lF lC
LFC LF LC
例如:单透镜
球差
L' L' l ' 实理
正弦差
SC KS AQ
位置色差
实际:LFC LF LC 近轴:lFC lF lC( 近轴区) 即色差在近轴区也存在
一、对光学系统的要求
任何一种光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必然会对它的光学系统 提出一定的要求。
1、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NA或D/f′,2y或2ω,β,f′
2、系统的外形尺寸: 包括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在设计光学系统时,外形尺寸计
算以及各光组之间光瞳的衔接都是很重要的。 3、成像质量:
成像质量的要求和光学系统的用途有关。对于望远系统和 一般的显微镜只要求中心视场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对于照相物 镜,要求整个视场都要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4 像差校正与平衡
结构输入
二维图
光线光路计算数据
光线像差
光程差
MTF
点列图
§5.象质评价
一、概述
①评价观点
几何光学观点:方法简单 方法近似 点象的能量分布观点 物理光学观点:波差原理,方法较繁杂
②常用方法(理论分析、计算)
瑞利判断 高质量的小象差系统,一种切实 可行的评价方法
y
5%
7%
12%
y
' FC
0.001 f目' 0.0015 f目' 0.003 f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