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胆肠吻合术的再认识

对胆肠吻合术的再认识

.450・
专家论坛
文章编号:1005—2208(2008)06—0450—03
对胆肠吻合术的再认识
梁力建,李绍强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反流性胆管炎
Keywords
hepatieojejunostomy;refluxing cholangitis
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道外科疾病、重建胆汁引流的重 要方法,是胆道外科最常应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多年的 临床实践中,胆肠吻合的术式不断改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均有其代表性术式。同样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胆肠吻合 术的优点、缺点也逐渐、客观地被肝胆外科医生认识。我们 曾对胆肠吻合术做J,论述¨“。,现结合有关研究和临床应 用情况对胆肠吻合的术式进行再分析。 1胆肠吻合术术式的衍变
组㈣。
上述实验的结果证明应用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优于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3胆肠吻合术的缺点及其在治疗肝胆结石中的作用 有关胆肠吻合术的缺点,我们曾经做了充分论述¨。1, 主要包括:(1)废用了Oddi括约肌的生理功能,胆肠吻合为 非生理性手术,使胆汁引流永久性改道,放弃了Oddi括约 肌的生理功能是胆管空肠吻合(CJ)术后胆管炎发生的一 个重要诱因;(2)胆肠吻合改变了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3)造成肠道菌群易位;(4)反流性胆管炎;(5)存在诱发胆 管癌变的风险;(6)吻合口狭窄有一定的发生率,一旦发 生,往往需再次手术。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 石发生率高,胆肠吻合被广泛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人们 期望肝内残余结石能通过胆肠吻合“自动”排出胆道,特别 是对多次胆道手术的病人,胆肠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往往被认为是最后的定型手术。胆肠吻合术出现 “滥用”的局面。然而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部分肝内残 余结石并没有按术者所想像的自动排出肠道,特别是三级 胆管分支或以上的残余结石。即使吻合口足够大,大部分 的肝内残余结石并不能自动地通过胆肠吻合口排出肠道, 而且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者,增加了术后胆道镜取 石的难度¨“。肝内结石病人即使行肝切除,联合胆肠吻合
胆囊肠管吻合术
文献报告最早的胆肠吻合术为
1882年von Winiwarter施行的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胆总 管梗阻。随后,1888年Bardenheuer施行胆囊、胃吻合术; 1892年Gersuny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胆囊、肠道吻合 术因胆囊管细小迂回,极易受肠内容物堵塞或因炎性水肿 而引流不畅,很快就被其他术式取代。由于胆囊容易显露, 目前临床上仍用于不能切除原发病变的胆总管远端梗阻的 减黄手术。 1.2且H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 1888年Riedel成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E-mail:lima#j@medmail,corn.cn
1.5以Roax.en-Y吻合为基础的各种抗反流手术
由于
Roux.en.Y吻合仍有一定的反流率,人们在Roux-・en・Y吻合 的基础上试图设计多种抗反流装置来防止反流的发生。曾 宪九等设计将近侧空肠断端沿远侧空肠的对系膜缘横形切 开半周缝合,并将此两空肠襻用数针间断缝合并拢,形成真 正的Y形,使肠内容物顺蠕动方向朝远侧空肠排空,减少 了反流的机会。Kasai也描述了与上述方法极为相似的吻 合术。此方法已成为目前Roux—ell—Y吻合的主流术式。对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IJ0uvry等报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Roux—en—Y肠 襻的Ⅲ相蠕动和餐后蠕动明显减弱,而且与十二指肠蠕动 不协调。这与临床上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有关…。1“。 我们在实验动物(兔)的胆肠吻合模型上对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和改良襻式吻合胆汁引流的电生理进行研 究,结果表明:与术前比较,Roux肠襻的慢波频率降低 23.8%,而改良吻合肠襻只降低8。4%,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改良组输入襻的慢波电位(SW)和餐后峰电位(sP)大 部分能通过结扎线往胆汁引流襻传导(MMC慢波顺行为 84.8%,SP峰电位顺行为85.3%),呈离口式扩布;而Roux 肠襻的SW与sP顺行扩布降低(MMC为52.9%,SP为 58.9%),并且出现异位起搏点,表现为sP呈离心式扩布。 实验表明结扎空肠方法对肠道电生理传导影响不大,胆汁 引流肠襻能按其自身的节律顺向蠕动。 我们另一个实验为对改良吻合肠襻进行功能研究,在 犬胆肠吻合模型研究中表明,改良襻式吻合肠襻内容物滞 留程度、肠腔内压力明显低于Roux肠襻;改良吻合肠襻内 革兰氏阴性细菌数量显著低于Roux肠襻;病理检查发现改 良吻合组肝内小胆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Roux.en-Y吻合
40%[6—71。
施行第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胆总管梗阻, 因月嗵总管与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特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此后,CD成为胆肠吻合的主 流术式。CD分为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和胆总管与 十二指肠端侧吻合,以前者多用。CD多用于不能手术切除 的壶腹周围癌的减黄治疗。20世纪50年代,国内广泛应 用CD治疗肝胆道结石,试图通过较大口径(相对于胆总管 末端出口)吻合,胆道残余结石能自动地排到肠道或能防 止结石复发。然而,对于该术式疗效的问题目前仍有争议。 争论的焦点为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高。国外资料报告 为10.9%131,周孝思H1于20世纪70年代报告胆总管十二 指肠吻合术的反流性月哩管炎发生率高达60%,主要原因 为肝内存在胆管狭窄或残余结石。另外,胆总管十二指肠 吻合术引起“盲襻综合征”导致的胆管炎不容忽视。有学 者报告胆总管(或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率高达
取代CD。随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很快成为重建 胆道引流的主要术式。胆管空肠Roux-Bn-Y吻合术在20 世纪80—90年代国内曾风靡一时,成为胆道外科的标志性 手术,被广泛用于肝胆结石治疗。然而在术后的长期随访 中发现,尽管广泛切开胆管行大口的盘式吻合,但肝内胆管 结石仍然不能如想象中能自然流入肠襻内,且Ro呶肠襻并 不能完全防止反流的发生。Tocehi等睁1报告,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后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为6.4%,而在 胃空肠Roux-ell'-Y吻合术后,反流的发生高达30%一
万方数据
虫垦塞题处叠苤壶!鲤!生§月笙垫鲞笠!翅 抗反流比较有代表性的术式有如下几种。(1)延长Roux 肠襻的长度:Roux肠襻最初的设计长度为25cm,Bismuth认 为将肠襻延长至70cm能防止反流,甚至有人认为延长至 100cm。事实上表明,盲目延长Roux肠襻并不能防止反 流,而且Roux肠襻越长越易发生扭曲、粘连,使肠内容物滞 留、细菌更容易定植和繁殖,更易发生反流性胆管炎”。。 另外,Roux肠襻越长,肠肠吻合I:1溃疡发生率越高,而且影 响小肠的吸收功能,现在一般认为Roux肠襻的长度为 40cm为宜。(2)间置空肠胆肠吻合术:该方法于1969年由 Grassi最先应用,手术操作复杂,术后仍有较高的胆道感染 发生率婶3。(3)Roux肠襻卜缝制人工乳头或瓣膜:我们曾 在犬实验中缝制人工乳头,并将Roux肠襻缩短至25cm,实 验结果表明,人工乳头在短期内有一定抗反流作用,但随着 时间推移,人工乳头组织出现纤维化而失去其抗反流作 用一J。(4)矩形瓣膜成型:剥离卒肠端侧吻合口上方的 Roux肠襻半周的浆肌层约5cm,使其内层黏膜成一矩形瓣 膜状,在近段空肠蠕动时,可直接压迫无浆肌层支撑的矩形 瓣膜.使胆汁单向流向肠道。该术式操作复杂、创伤大,而 且后期随着瓣膜周围瘢痕形成而逐渐失去抗反流功能。 临床大量事实表明,不论是何种抗反流手术,随着时间 的延长,抗反流装置逐渐失效,远期效果均不优于经典的 Roux—en-Y吻合。热衷一时的各种抗反流手术又逐渐被放 弃,目前重建胆道内引流仍广泛选择主流的Roux.en—Y吻 合术式。 1.6胆管空肠Werren吻合术 1965年Warren【I钆设计一
1.1
49.4%,主张应废除此术式”’。另一方面,也由于胆总管与 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决定该术式不能用于高位胆 管吻合的病人。因而,CD的应用已逐渐减少。
1.3
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广义上讲,Oddi括约肌切
开成形术是一种低位的胆肠吻合,只适用于Oddi括约肌狭 窄或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病人。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 切开、整形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鉴于开放手术创 伤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 展,多数的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均在内镜下完成。EST切 开乳头的长度宜在1.5era内,否则容易造成十二指肠漏。 1.4胆管空肠Roux."ell—Y吻合术Roux-en—Y吻合术为瑞 士外科医生C’esar Roux于1893年创立,最先用于消化道 的重建。美国外科医生Allen在20世纪加年代初首先将 Roux—en-Y吻合术用于重建胆道引流。由于空肠的游离度 较大,可随意地与高位胆管、肝门部甚至肝内胆管行无张力 吻合。当时认为顺蠕动的Roux肠襻应能很好地防止肠内 容物反流,故国外学者主张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2胆肠吻合术后肠道电生理的研究 目前认为肠道的电生理活动的起搏点位于十二指肠, 起搏点的电生理信号通过肠道的肌纤维和神经向下传递, 使肠道出现有节律的蠕动。空肠的中断阻止了此电势的传 递,使空肠的前向蠕动稀少无力。甚至发生逆蠕动。Blanc-
者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行胆肠吻合者(22.O% 对8.2%,P:0.034)[15]。
Gustavsson S,Ilstrup drome after DM,Morrison P,et a1.Roux—Y stasis syn・
少临床医生已经逐渐关注胆肠吻合的缺点,有关胆肠吻合 术的评论亦逐渐增多。认识的趋势是要严格把握胆肠吻合 的指征,避免滥用。胆肠吻合手术应有严格指征:(1)肝外 或肝门部胆管病变,包括肿瘤、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征、炎 性狭窄,病变胆管需切除后重建胆道引流者;(2)医源性胆 管损伤后不能行胆管局部修复者;(3)晚期壶腹周围癌,肿 瘤不能切除,行姑息性减黄者;(4)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 部胆管狭窄,需切除狭窄胆管或切开整形者,而且要力保吻 合口以上胆管无狭窄。无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 结石,不能因为术中结石取不干净而行胆肠吻合,最好是配 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或胆总管放置T管,备术后胆道镜取石 用。 对于胆肠吻合术式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均以经典的胆 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是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改 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比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优 越,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能是更好的胆肠吻合术式。因 此,我们主张行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 后胆道重建除外)代替传统的Roux・en—Y吻合术式。 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