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根据预测:
l 到2020 年,全球物和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和人 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 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l 到2035 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 个;
l 到2050 年,物联网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使 物 体 会 “ 说 话 ” 、 会 “ 思 考”、会“行动”;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l 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借助于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把各 种事物以信息化的方式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物品能 够利用RFID等传感技术彼此进行智能“交流”,而无 需人的干预;
l 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 享。
•物联网的未来
l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 机遇,
l 各行各业如何在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中占领 制高点,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引领世界信息 化的发展与建设,全面推动社会的经济振兴和社 会进步。
l 这就是物联网的核心价值。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l 互联网的未来价值在于网络末梢及其边 缘价值,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也是一种“泛在网络”,其原意是用互联网将 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主动上 网。 它是将射频识别设备(RFID)、传感设备、全球 定位系统或其他信息获取方式等各种创新的传感科 技嵌入到世界的各种物体、设施和环境中;
把信息处理能力和智能技术通过互 联网注入到世界的每一个物体里面, 令物质世界被极大程度的数据化并 赋予生命;
l 而物联网的核心就在于互联网与世界万 物的联结性。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运营商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l 运营商在未来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中将扮演至关重要 的角色。
l 海南建设中的经营模式:网络运营商和服务运营商 l 最近两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增加以及整
个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剧,整个行业开始将生产诉求 点朝更高层级延伸,因此,物联网带来的商业价值 提升受到更多关注。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产生背景
•1、 1990年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 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9年 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 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 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 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 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 联网热潮的基础。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 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3、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 十大技术之首。
l 在1999年,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提出了Internet of Things的概 念:“一种用于创建全球环境的自动ID中心,在这个 环境中计算机可以在没有人类的帮助下理解世界。”
l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正式 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教 务 支 持 服 务
•工 资 服 务
•部 门 协 同 服 务
•教 务 支 持 服 务
•工 资 服 务
•部 门 协 同 服 务
•校 务 办 公 服 务
•…
•安 全
标
维
准 体
•数据融合
护 体
系
•身份标识
•应用数据
•感知信息
•…….
系
•主机、存储、防火墙
•数据库、中间件、软件
•校园网
•Interner
l 1965年前后是以系统性为特征的大型计算机时代。 l 1980年前后是以独立性为特征的个人计算机时代。 l 1995年前后是以共同性为特征的互联网革命时代。 l 2010年前后将以拟人性为特征的物联网革命时代。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l 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就已经提及 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 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
•公共服务人士
•。。。。。。
•服务融合
•信 息
•信 息 服 务
•教 学 服 务
•思 政 文 化 服 务
•资 助 服 务
•宿 管 服 务
•财 务 服 务
•图 书 馆 服 务
•就 业 指 导 服 务
•网 上 招 聘 服 务
•信 息 填 报 服 务
•岗 位 调 配 服 务
•职 称 评 审 服 务
•网 络 服 务
l 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 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 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
l 物联网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物物相连,无需人为干预, 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带来 的不稳定性。
l 因此,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将发挥无穷的潜力。比 如,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 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 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 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彻底改变了过去对世界的传统认识:
l 传统思路认为,机场、公路、建筑物等物理基础设 施和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网络等IT基础设施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l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等物理基础 设施将与芯片、电脑、宽带网络等IT基础设施整合 为统一融合的基础设施;
l 从长远来看,物联网有望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 长的引擎。
l 物联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面对物联网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 如何把社会和公众的兴趣与需求激发出来? 如何确定公众对物联网价值链的主要需求? •思考: •物联网能够做什么?物联网需要做什么?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面向泛在综合服务的融合信息平台体系架构
•无线连接电脑 •与打印机
•接入网
•花儿 要浇水
了
•家庭 智能管
理 •智能 视频点 播
•家庭网络
•所有电器 •一个开关
•专用网
•物流管理
•传感器 •/RFID网
•智能电视电 •办公会议网
话会议
•广电网
•面向泛在综合服务的融合信息平台
•特征:1.异构网络融合;2.频谱资源共享; •3.网络环境感知;4. 综合数据管理; •5.海量信息处理;6.综合服务管理。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使物联网具备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l 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 发挥作用。 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5 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 能交通系统。
l 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 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 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在 有关互联网的报告中指出:
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 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 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 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4、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 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 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 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5、 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 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 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 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 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 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 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6、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 “ 圆 桌 会 议 ” , 作 为 仅 有 的 两 名 代 表 之 一 , IBM 首 席 执 行 官 彭 明 盛 首 次 提 出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 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物联网的未来:
l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未来是什么?
Internet of Services!
l 物联网将给我国电信业的未来15年:
带来一份新的更大的蛋糕!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南京邮电大学
•不远的将来: • 物联网推广后,连到物联网上的thing将会 是现在的1000倍以上,甚至更高。
•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 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 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 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 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 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 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