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构造措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构造措施
2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剪跨 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 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3 、 沿 柱 全 高 采 用 井 字 复 合 箍 且 箍 筋 肢 距 不 大 于 200mm 、 间 距 不 大 于 100mm 、 直 径 不 小 于 12mm , 或 沿 柱 全 高 采 用 复 合 螺 旋 箍 、 螺 旋 间 距 不 大 于 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 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 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均应按增大的轴 压比确定。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三、梁端加密箍筋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三、梁端加密箍筋 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
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 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四、通长纵筋 考虑地震作用下反弯点可能变动,一、二级不小于
7.2.3 梁柱节点构造 ⑴ 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同柱内箍筋要求。 ⑵ 配箍特征:一、二、三级框架分别不小于0.12、0.1、
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 ⑶ 柱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⑷ 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末端直线长度不宜小于10d,
箍筋无支长度不得大于350mm,否则应配置辅助拉条。 ⑸ 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得在节点中切断或搭接。 ⑹ 顶层节点附加斜筋。
十分精彩。这个故事是1 9 3 4 年的白洋淀为背景。嘎子的奶奶为了 保护八 路老钟 叔
牺牲了,嘎子所以才想加入八路军替 奶奶报 仇。到 了最后 ,嘎子 没报仇 ,反倒 陷
入了鬼子的追杀。 读了这一本书,我还是不能忘记那 个聪明 机灵, 不怕困 难
,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向困难低头 ,勇于 向权威 挑战。
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小兵张 嘎》读 后感2 0 0 字,欢迎大家
阅读。更多《小兵张嘎》读后感2 0 0 字请关注美文阅读网 小兵张 嘎读后 感栏目 。
《小兵张嘎》读后感2 0 0 字【一】 小兵张嘎这一本书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因
为它是一部战争的英雄故事。
小兵张嘎是徐光耀写的,内容丰富多 彩,故 事
0.9
0.8
四
0.5(0.6) 0.7
注意:括号内的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二、柱纵向钢筋的配置 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
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最大总配筋率为5%;一级框架短柱每侧配筋率≤1.2%。 注意防止粘结不足破坏。 当柱边尺寸大于400mm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Vb
1
RE
(0.2c
fcbh0 )
RE 0.85
当ln 2.5hb时
Vb
1
RE
(0.15c
fcbh0 )
7.1.1 框架梁及抗震墙结构的连梁截面尺寸要求
详参《抗规》6.3章节: 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中线宜
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 扁梁的截面宽度bb和高度hb应符合要求为:
7.1.2 框架柱
为避免斜压剪切破坏 ,柱截面尺寸应满足:
Vc
1
RE
(0.2c
fcbh0 )
当为短柱时,应满足:
Vc
1
RE
(0.15
fcb
h0 )
7.1.2 框架柱
柱子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截面要求,轴压比也必须满
足要求,名义轴向压应力与砼抗压强度之比 N/bchcfc
轴压比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轴压比越大,柱子的延性越差。柱子的破坏形态也随 轴压比的增大,由大偏心破坏向小偏心破坏过渡。抗震结 构要求柱子有足够的延性且为大偏心破坏,故控制轴压比 的限值。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一般应使其成为大偏心受压 破坏,以保证地震时柱有一定的延性。柱的轴压比应满足 下表规定。
7.2.4 抗震墙构造要求 (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 160mm 且不宜小于 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20,三、四级不应小于 140mm 且不宜 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 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 支长度的 1/20。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 200mm 且不 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16,三、四级不应小于 160mm 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宜 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 长度的 1/16。
bb min2bc , (bc hb
hb 16d
式中:b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倍) d——柱纵筋直径
7.1.2 框架柱截面尺寸要求
详参《抗规》6.3章节: (1)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2层以下不宜小于30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直径,四 级或2层以下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 不宜小于450mm。 (2)剪跨比宜大于2。 (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2)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 的轴压比,一级时,9 度不宜超过 0.4,7、8 度不宜大于 0.5; 二、三级不宜超过 0.6。
注:墙肢轴压比指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乘积之比值。
(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 求:
a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 率均不应小于 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不应小于 0.20%。 注:高度小于 24m 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墙,其竖向分布 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 0.15%采用。
4 、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 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轴压比增加 0.10的要求确定;
5、 柱轴压比不应大于1.05。
7.1.2 节点要求
应满足:
Vj
1
RE
(0.3 j c
fcbjhj )
式中:hj——节点约束影响系数,节点四边有梁,梁宽不 小于该侧柱宽的1/2,且正交梁高度不小于框架梁高度的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
震墙及筒体 部分框支抗震墙
一 0.65 0.75 0.6
抗震等级
二
三
0.75 0.85
四 0.90
0.85 0.7
0.90 -
0.95 -
7.1.2 框架柱
注:1 、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取无地震组合的轴力设 计值;
2f14 ,且不小于受力纵筋面积的1/4;三、四级不少于 2f12 。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四、通长纵筋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
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 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四、通长纵筋 ✓梁筋锚固:防止锚固破坏 (1)梁筋锚固方式:直线型和弯折型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四、通长纵筋 ✓梁筋锚固:防止锚固破坏 (2)反复荷载下
砼粘结强度退化率为0.75,抗震所需的锚固长度应在原 锚固长度上有所增加。
一、二级: laE=1.15la 三级: laE=1.05la 四级:laE=la 另外,对纵向钢筋的连接规范也作了规定。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二、梁端受压纵筋与受拉纵筋的比率 单筋截面的滞回性能(承受反复荷载的性能)较差,
并且适当配置受压钢筋能有效减小相对受压区高度x值,故 而规范对梁端截面提出了受压钢筋的配置要求:
一级框架:
As As 0.5
二、三级框架:
As As 0.3
7.2.1 框架梁配筋构造要求
方法:附加短纵筋、短腰筋、弯筋。 要求柱边截面比塑 性铰处受弯承载力提高25%以上。
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一、柱中箍筋 在柱端一定范围内加密箍筋。 加密箍筋的作用: 承担剪力,约束砼,提高抗压 强度,提高变形能力,防止纵向压 曲。 (1)加密范围: Hc、Hn/6,500mm中取最大值,底 层柱下端不小于Hn/3,刚性地面上 下各500mm;短柱、框支柱、一二 级框架角柱全高加密。
(6)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最小、最大配筋率要求。注意防 止粘结失效。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二、柱纵向钢筋的配置
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要求:
柱纵筋最小总配筋率见下表(百分率)
抗震等级
类别
一
二
三
中柱和边柱 0.9(1.0) 0.7(0.8) 0.6(0.7)
角柱、框支柱Biblioteka 1.1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2)箍筋的最大间距:
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3)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率:
v
v fc
f yv
一级≥0.8%,二级≥0.6%,三、四级≥0.4% (4)箍筋形式:普通箍、复合箍、螺旋箍
7.2.2 框架柱配筋构造要求
(5)肢距:加密区,一级≤200,二、三级≤250或20倍 d,四级≤300。每隔一根纵筋应有箍筋约束。非加密区的箍 筋量不少于加密区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