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膜及其表面

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选择题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2.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A.吞噬作用B.异噬作用C.入胞作用D.吞饮作用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A. cAMPB. IP3C. DGD. AC4.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A. GiB. GsC. GpD. Gt5.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A. G S B .G i C. G P D .G T6.动物细胞中cAMP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A.蛋白激酶C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KD. Ga2+激酶7.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A. cAMPB. cGMPC. DGD. EGFR8.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称为A.细胞膜B.细胞表面C.细胞外被D.细胞外基质9. 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A.细胞核B.细胞外被C.细胞膜D.胞质溶胶10. 细胞表面中具有识别功能的部位是A.细胞膜B.细胞外被C.膜脂双层D.胞质溶胶11.衰老红细胞能被巨噬细胞吞噬,是因为其表面失去了A. 半乳糖B.唾液酸C.甘露糖D.葡萄糖12.衰老红细胞的糖链常暴露出A.半乳糖B.唾液酸C.甘露糖D.葡萄糖13.细胞膜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4.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主要是由哪种分子形成的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5.在细胞膜中对脂质的物理状态具有维持和调节作用的分子是A.磷脂B.胆固醇C.水D.蛋白质16.构成膜受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7.参与构成细胞外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8.细胞膜上能与细胞外的化学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并引起胞内特定反应的结构称为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19.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属于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20.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及颗粒状物质的转运方式为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被动转运D.膜泡运输21.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都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被动运输D.膜泡运输22.钠钾泵所进行的物质转运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运输D.膜泡运输23.膜上的载体蛋白在ATP供能的条件下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小分子物质转运为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转运D.膜泡运输24.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运输D.易化扩散25.不消耗代谢能(顺浓度梯度进行),但需要通道蛋白协助完成的是A.自由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26.广泛分布于各种管腔上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膜突起点状融合而成的封闭连接称为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27.细胞之间形成的粘着带或细胞与胞外基质形成的粘着斑属于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28.相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的连接称为A.点状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半桥粒连接29.上皮细胞与基底层之间形成的仅细胞基底面膜内侧具有胞质斑的连接装置为A.半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通讯连接30.以连接子为基本结构单位形成的细胞间连接装置称为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31.属于细胞间通讯连接方式的是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32.能封闭上皮细胞间隙,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保证组织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连接是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33.膜蛋白的分布是A.相对不对称B.不太对称C.完全对称D.绝对不对称34.生物膜的流动性不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A.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B.胆固醇的含量C.内质网的分布D.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35.下列哪一结构为高脂性膜A.线粒体膜B.高尔基复合体膜C.神经髓鞘D.内质网膜36.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组成中,效应部是A.磷脂酶cB.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C.腺苷酸环化酶D. G蛋白37.环磷酸腺苷信号系统组成中,效应部是A.磷脂酶CB.cAMPC.G蛋白D. 腺苷酸环化酶38.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相互聚集属于A.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 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39.器官移植产生排斥反应属于A.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0卵细胞结合属于A.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1.细菌感染动物,被动物的巨噬细胞吞噬属于A.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2.配体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43.电压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44.表皮生长因子(EGF)通过下述哪一个信使系统传递信息A. 环磷酸腺苷信号系统B.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C. 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号系统D. Ga2+与钙调蛋白45.关于细胞膜上Na+- K+离子泵,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Na+- K+泵具有ATP酶活性B. Na+- K+泵将Na+离子泵入细胞,将K+泵出细胞C. Na+- K+泵的本质是蛋白质D. Na+- K+泵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工作46.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第二信使是A. cAMPB.三磷酸肌醇(IP3)C.甘油二酯(DG)D. IP3和DG47.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A.膜内载体功能异常B.细胞连接数目减少C.膜内相关受体功能异常D. Na+- K+泵异常48.肾性糖尿病的发生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A.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异常改变B.细胞连接数目减少C.膜内相关受体功能异常D. Na+- K+泵异常49.遗传性高胆固醇的发生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A.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功能异常B. Na+- K+泵异常C.膜流动性增加D. 细胞膜上相关受体数量减少50.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A.糖类B.脂类C.蛋白质D.核酸51.可增大膜流动性的因素是A.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B.增加脂肪酸链的长度C.增加蛋白质含量D.增加鞘磷脂含量52.()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A、温度升高B、卵磷脂/鞘磷脂比值高C、膜蛋白D、不饱和脂肪酸53.细胞内中间纤维通过()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细胞连成一个整体A、粘合带B粘合斑C、桥粒D、半桥粒54.孔(道)蛋白的功能类型是(E )A、细胞骨架B、基因活化C、结构D、自我识别E、运输55.PKC在没有被激活时,游离于细胞质中,一旦被激活就成为膜结合蛋白,这种变化依赖于()A、磷脂和Ca2+B、IP3和Ca2+C、DG和Ca2+D、DG和磷脂56.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身磷酸化的是()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D、肌醇磷脂系统填空题: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构成膜主体的化学成分是。

2.细胞膜中包含三种主要的脂类是、、。

它们都是分子。

3.脂类分子在构成膜脂双分子层时,其头部在,而尾部在。

4.膜脂分子运动的方式有、、、、。

5.膜蛋白可分为和两类,膜糖类可分为和两类。

6.钠钾泵每水解一个可将3分子排出细胞外,将2分子摄入细胞内。

7.细胞排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细胞摄入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摄入液体和小溶质分子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摄入固态的大分子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8.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时先与结合,可诱使未结合的受体向处移动,其内陷形成,脱掉网格蛋白并与其它囊泡融合形成。

9.细胞膜信号传导的受体可分为、和三种类型,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10.细胞膜受体的生物学特性是、、、、。

11.小肠上皮细胞借助Na+离子梯度驱动对葡萄糖进行主动运输,其运输的系统是由、和组成,运输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水解产生的能量而是来自的浓度梯度。

12.目前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可能的作用方式有、、。

13.膜的流动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当脂肪酸链短时,膜流动性,脂肪酸链中含的饱和脂肪酸增多时,膜流动性。

14.膜的流动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当脂肪酸链长时,膜流动性,脂肪酸链中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多时,膜流动性。

15.衣被小泡的衣被主要由和组成。

16.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消耗、梯度的转运方式。

17被动运输是一种不消耗、梯度的转运方式。

18.易化扩散是指物质借助于的帮助,不消耗细胞代谢能、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

19.在电镜下,生物膜均显示两暗一明的三层结构,称为,它的厚度约为。

20. Na+- K+ ATP酶又称为或。

21.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系统中,第二信使分别是和。

22.吞噬和胞饮作用的特点是不具明显的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特点是、和。

23.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有和两种形式。

24.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

25.物质穿膜运输的两大基本类型可依据是否消耗ATP而分为、。

26.被动运输包括、和。

27.主动运输包括、和。

28.和细胞膜有关的物质运输活动有两种形式,即、。

29.膜泡运输可分为、。

30.胞吞作用可分为、、。

31.吞噬作用形成的囊泡称为,胞饮作用形成的囊泡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形成的囊泡称为。

32.细胞通过的作用,认识自我和非我。

细胞识别的结果将引起不同的。

33.细胞识别所引起的细胞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34. 细胞识别是以糖蛋白上的为决定簇,由于各种细胞表面寡糖链中的不同,使糖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象“指纹”或“接受天线”一样,能识别细胞外,其中对细胞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细胞识别的基础。

35.正常红细胞表面有覆盖,因而不能被巨噬细胞识别而吞噬掉。

36.巨噬细胞只能识别衰老的红细胞,而不吞噬正常的红细胞是因为衰老红细胞表面的糖链丧失了,暴露出了,这是巨噬细胞识别的标志。

37.细胞的受体分布于上或内。

38. 是细胞的、有选择性地识别外来信号并与之结合而发生继发信号、产生相应的细胞效应的结构。

39.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号传导功能都与膜上的有密切的关系。

40. 一个完整的膜受体应包括三部分,即、、。

41. 受体的作用包括两方面,即和。

判断题1、可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来证明膜的流动性。

()2、质膜对带有电荷的分子都是高度不通透的。

相关主题